精卫

山河之书探寻文化追根之旅,感受风物人

发布时间:2024/12/28 14:04:41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5/content_20140087.htm

看万里山河,如烟往事消散在无际的岁月长河中。

山河辽阔,风物人间,物是人非转头空,今月曾将古人照,古人不见今时月,叹时光流转,唯有文化传千年。

初识余秋雨先生,是拜读他的大作《文化苦旅》。余先生是行者无疆,让我们在文字的海洋中,感受他贯穿山川美景的背影。

《山河之书》是他在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最深刻感悟,知行合一,路即是书。

1.人间清醒不过如此

行走在人间路,我们不期然会思索浩瀚宇宙间人类的渺小。

相比较无边无际的宇宙,银河系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地球又何其渺小,仅是银河系之中众多恒星中的一个。银河系的恒星数量不止三千亿颗。

地球诞生于四十多亿年之前,人类出现于三百万年之前,而人类的文明也就一万年。

弹指一挥间,沧海一粟。历史也是轮回,非洲发现疑是二十亿年之前的核反应堆;土耳其的古代地图,绘制于宇航之后;三星堆的考古,让我们了解《山海经》并非只是传说。

史前文明的陨落,更能证明人类并不能够永存于世,所以世间浮华功利,又有什么看不破的呢?如果能坦然接受“悲观”中的悲,那么悲喜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更要悲喜自渡,人生自洽。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我们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再渺小,也算拥有了生命,生命的本性是生存。

生存的意义在于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如果把人生比喻成在汪洋大海中漂浮,那么能让人们产生安全感的岛屿就是文化。这也是文化传承的意义,寻根之路,岁序更迭,家国情怀,尽在文化之根。

文化的引领作用往往在于为处于彷徨中的人们,以达观的智慧,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求索,窥见人类生存的真实面貌。

2.在“生存底线”中品悟花开花落

人生天地间,敬畏于大自然的雷霆之怒,地震、火山、洪水……而人类为了生存,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就在历史长河中散发出生命生存的意义和状态。也就是文本文化走向生态文化,具体而言就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在余秋雨先生看来,他的生态文化可称之为山河文化。

汶川大地震之后,余先生赶赴现场,感受灾难来临之际,所有人都在互助互救,延续生命,保存文明。在每一次面临灭顶之灾之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

正是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中华文化基因,才让华夏民族成为唯一没有湮没的古文明。

中华文化“生存底线”中的善良互助本性,泯灭于平常,却在天灾来临之际觉醒,这也是文化的觉醒。

3.植根于疆域辽阔的文明之花

中国被称为神州大地,东临大海太平洋,西临高原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山不可越,海不可渡。这块陆地就是山隔海围的所在。

人们在这片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偏安一隅,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生存状态。在疆域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因为战争或气候迁移,开疆拓土,升起新的炊烟。

生态气候影响往往也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之一,黄帝打败蚩尤,诸葛亮借东风等。

孟子云:天时地利人和。这也就是把人从自我封闭系统中,与天地连接起来。天地是我们生存的基座,也是文化基座。

中华文化三大天地线,分别是黄河、长江和长城。

黄河与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黄河流域是黄帝轩辕氏出生地,也是华夏民族的起源,长江流域上游的三星堆有一股神秘力量的加持,长江流经的三峡有“天问”屈原。

秦始皇的万里长城,为城外的游牧民族和城里的农耕文明画下了一条线,长城内外的冲突和交融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多民族融合发展,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让汉文化拥有了马背上的雄风,奠定了走向大唐的地基。

天地辽阔,亘古长河,天下万物,做人不易,短短人生百年,不妨丢掉忧虑和烦恼,只观山河。

文字存于世,漫游在历史铸造的山河中,探寻文化名人载体,传世诗篇。

文化之旅,更是精神之旅,满足于风物人间的美好与安宁。

¥30山河之书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笔墨童年借我一生散文集现当代文学山河之书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