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天敌 >> 精卫填海发祥地,发鸠山下灵湫庙二
灵湫庙
浊漳河南源井亭
灵湫庙大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灵湫庙改为发鸠山林场时被拆解改建为砖木结构的办公楼。此次灵湫庙重修,根据碑刻记载与当地见过大殿原貌的村民的回忆描述,古建专家推想复原了灵湫庙大殿。重建后的大殿为仿宋建筑,重檐歇山顶,灰陶脊饰,灰板筒瓦覆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身四周围廊(宋式建筑中称为“副阶周匝”)。上檐斗拱五铺作计心造,下檐斗拱四铺作计心造,红砂石抹角檐柱。明间设板门,次间设直棂窗。
献殿(前,宋碑中称舞楼,清碑中称香亭)与大殿(后)
大殿后视图
献殿
明代琉璃垂脊兽残件
清道光二十年琉璃残件
残碑
大殿内宋式彩画
“
大殿彩塑造像
大殿内彩塑造像根据清代乾隆五年《重金圣像碑》等史料推想复原重塑。
推想复原的听訞娘娘像
灵湫庙大殿三位主神。清代乾隆五年二月《重金圣像碑》记载,大殿有“正神三尊”,但没有记载正神具体名讳。明代朱载堉《羊头山新记》说,“庙中塑如神女者三人……俗传三圣公主”。从现有碑刻与相关文字史料来看,只能证明灵湫庙大殿主神是以女娃为主的三位女神。那么,另外两位主神是谁呢?在当地一个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里说,一位是精卫神女娃娘娘的母亲听訞娘娘,另一位是她的姐姐爱情之神瑶姬娘娘。
复原中的大殿塑像
后墙凸字型青砖神坛上供主神三尊,明间正中供主神——三圣公主女娃娘娘坐像,像前左右两侧分别为立像擎鸠侍女与托瓶侍女,半跪供养像托螺侍女、托钵侍女。北次间主神——圣母听訞娘娘坐像,像前左右两侧立像分别为持宝葫芦侍女与托仙果盘侍女。南次间主神——二圣公主瑶姬娘娘,像前左右两侧立像分别为捧珊瑚侍女与捧宝匣侍女。主神坛前左右两侧为手捧笏板的宦官像。
大殿彩塑全景图
主神三圣公主是著名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的主人公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化作精卫后衔石填海的地方涌出了一股泉水,这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漳水出焉”的发鸠山东麓漳河源头,后来的浊漳河南源。再后来女娃精卫就成了漳河源头的泉神。泉水一路向东灌溉了上党地区万顷良田,泉神女娃便又成了上党地区重要的农业神之一。北宋政和元年,长子县令王大定祷雨有应,徽宗赐额“灵湫庙”,自此,《山海经》里的“炎帝之少女女娃”——后来的三圣公主正式列入官方祀典,灵湫庙因此逐步演化为宋以后县域内最重要的官方祈雨地之一,三圣公主女娃也因此而成为当地最主要的雨神。
三圣公主女娃娘娘像
听訞娘娘是女娃精卫神的母亲。《山海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这是先秦古籍中有关炎帝神农配偶的最早信息。聽(听),古意通聖;訞,古意是智慧而貌美。顾名思义,听訞——有圣德的聪慧女子。在当地民间传说中听訞不仅是泉神、雨神女娃娘娘的母亲,也是女娃娘娘的主要辅助神。因晚于女娃成神,所以位居次位。相传听訞娘娘协助炎帝细分五谷,发明了采摘工具以及舂米的石臼,是农业神之一。炎帝教大家日中为市,互通有无,听訞娘娘则发明了尺、枰、盘、斗,保证了交易公平,是商业神之一。不过在当地民间的祭祀体系里,她是作为主管婚姻生育的媒神受而到广泛崇拜的。
听訞娘娘塑像
瑶姬娘娘是女娃精卫神的姐姐。瑶姬娘娘不仅是辅助女娃娘娘行云布雨的神,而且还是著名的爱情之神。相传她成神后化作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此而来的成语“巫山云雨”是形容男女欢好的著名典故,千古传诵。那句著名的歌颂爱情忠贞的诗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也是她。所以瑶姬娘娘是古代著名的爱情之神。
瑶姬娘娘
擎鸠侍女神。明代著名音乐家朱载堉在《乐律全书·羊头山新记》中说:“发鸠山,山下有泉,泉上有庙。宋政和间,祷雨辄应,赐额曰灵湫,盖浊漳水之源也。庙中塑如神女者三人,旁有女侍,手擎白鸠。俗传三圣公主,乃羊头山神之女,为漳水之神,漳水欲涨则白鸠先见,使民觉而防之,不致暴溺。”由此可知,擎鸠侍女为预报洪水的神。
擎鸠侍女神
托瓶侍女神。瓶子作为精卫神女娃娘娘的法器,在这里具有两层含义,1、收纳,《西游记》里观音菩萨的净瓶能收纳的下四海三江,在这里寓意收纳洪水,救民于倒悬。2、平安,瓶与平安的平谐音,寓意平安。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收纳洪水,保民平安。
托瓶侍女神
持宝葫芦侍女神。宝葫芦作为听訞娘娘的法器,在这里具有这么几层含义。1、送子,葫芦多子,有多子多福的含义。2、福禄,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合起来就是“三多”,即多子、多福、多禄。3、葫芦是中医的标志,中医行医称作“悬壶济世”,悬壶济世中的“壶”指的就是葫芦。所以以葫芦作为听訞娘娘的法器,表示她在古代曾经是送子神,医药神之一。
持宝葫芦侍女神
托仙果盘侍女神。仙果在仙界虽很少作为法器使用,但却是由凡入圣,修真成仙时的重要媒介之一。神山仙境必有奇花异卉。《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蟠桃与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水浒传》中九天玄女的仙枣,《封神演义》中雷震子的师父云中子的仙杏,《白蛇传》中白娘子的的灵芝草都具有非同凡响的效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很多果蔬不仅在民俗文化中具有诸般吉祥的含义,同时也是不少仙人度化信徒时手中必不可少的宝物。
托仙果盘侍女神
捧珊瑚侍女神。在清代,珊瑚珠是朝廷二品大员官帽上的顶戴,因此在古代,珊瑚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身份的象征。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佛教和道教的“七宝之一”,具有非凡的宗教含义。《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中所言,:“人身中有七宝事,为富国安民,精炁血满也。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球璨,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
捧珊瑚侍女神
捧宝匣侍女神。先秦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在《神女赋》中有一句描写“巫山神女”话叫“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既然“爱情女神”瑶姬行走时身上的环佩鸣响,如同凤鸣,那她就应该有盛放玉佩首饰的宝匣和掌管这宝匣的侍女神。能被“爱情女神”瑶姬看中的化妆师,一定有点石成金的化妆术。所以这位捧宝匣的侍女神不仅仅是女仙界的妆容师,更应该是能赐给女孩子美丽容颜的女神仙。
捧宝匣侍女神像
宦官像
捧钵侍女神像
托海螺侍女神像
“
大殿壁画
北壁山墙壁画《精卫填海图》。整幅画面由一主七辅八部分组成。中心位置为主画面《精卫填海图》,女娃的精魂顺着一缕云气飞向画面中心,顺着云气的升腾移动,云气中的女娃背生双翼渐渐化作了填海的精卫鸟。精卫鸟周围是受其精神感召飞翔而至共同填海的群鸟。壁面的左上角是《教民稼穑图》与《圣女诞生图》,描绘的是炎帝教民稼穑的场景与女娃诞生时的画面。《圣女诞生图》右侧是《炎帝教女图》,描绘的是炎帝一边采制潞麻,一边引导幼年女娃了解潞麻的画面。《炎帝教女图》右侧,也就是中心画面上部居中的位置是《炎帝制陶图》,描绘的是炎帝教女娃制陶的画面。壁面的右上角是《出游东海图》,描绘的是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的画面。壁面右侧中部是《炎帝思女图》,描绘的是炎帝出巡遇到了女娃所化的精卫鸟的画面(炎帝出巡时,有一只“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的鸟在他的头顶盘旋悲鸣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巫师告诉他这是女娃的化身,炎帝伤心的跟着精卫鸟往前走,精卫飞了一段就消失不见了,炎帝于是在精卫鸟隐没的地方为女儿修造了一座衣冠冢,这就是“皇姑坟”)。壁面的右下角是《漳水图》。
南壁山墙壁画《祷雨灵湫图》。整幅画面由一主四辅五部分组成。中心位置为主画面《祷雨灵湫图》,描绘长子县令率众来灵湫庙祷雨的场景。整个场景采用传统寺观壁画常见的的“金三角式”构图,“金三角”的顶端为神农炎帝,炎帝像之下画面的核心部位为灵湫庙的三位主神——女娃娘娘、听訞娘娘、瑶姬娘娘。主神两侧由内而外呈扇面式依次排列有侍女、女官、侍吏、文臣、武将,崔府君及李能与王文秀诸像,二仙奶奶——冲惠真人与冲淑真人诸像,发鸠山山神、树神(老槐树神、柏树神、松树神)、花神(桃花仙子、杏花仙子、荷花仙子)、药神(党参娃娃神,连翘姐姐神,酸枣姑姑神)、黑虎仙、土地公公、童子神、童女神、虫王神、五道将军,黄龙泉神、红龙泉神、白龙泉神、青龙泉神、黑龙泉神、蚕神娘娘、送子娘娘诸像。主神前下方为祈雨官员。“金三角”下部为《乡民庆典图》,描绘的是久旱降甘霖之后,乡民载歌载舞在灵湫庙前酬谢精卫神的画面。整个壁面的左上角是《行雨图》,描绘的是风雨雷电诸神行云布雨的画面。整个壁面的左上角是《赐封灵湫图》,描绘的是宋徽宗敕封精卫女娃为“灵湫”神的画面。《赐封灵湫图》下方是《建庙庆典图》,描绘的是北宋政和年间县令王大定与乡民扩建灵湫庙后,酬神庆典的画面。
东壁水墨山水壁画绘于门窗上部,由南至北依次为:《枕上听泉》、《泽被千里》、《漳源泻碧》。
*文中图片由崔明、史延春、张勇等朋友提供
推荐阅读
山西传统佛教雕塑
崇庆寺大士殿十八罗汉
(扫描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