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小学语文精卫填海逐句解析,我们从这里

发布时间:2022/8/5 18:33:30   

这一小节,我们以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为文本,展示课文背后的知识点和考点,带着大家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课文《精卫填海》

故事背后的知识

“精卫”是一种鸟的名字,传说中是炎帝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因其叫声近似“精卫”才以此为名。起名出自《山海经》,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下面的诗句。大致意思是“精卫用嘴叼小的木块,并用它来填东海。”这其实就是对我们这篇课文内容的一个精简和概括。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

关于精卫的其他问题也没有必要再做进一步的解释了,因为文章中也有解释。要注意,《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就可以了。

精卫

文本分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是上古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又唤“神农氏”,后来与黄帝大战,败后和黄帝部落融合,为炎黄子孙的先祖;“少女”在这里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和如今的少女还是有区别的,指的是“小女儿”;“曰”是“叫”的意思。同学们要注意,这个“少”有两个读音,读第三声的时候一般表示“数量不多”的含义,读四声的时候一般表示“年轻”的含义。所以这句话连起来就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保留了很多上古神话故事的《山海经》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游”这里一般理解为“游玩”,“于”在这里表示“在”,“溺”指的是“溺水,淹没”,“返”是“返回”,“故”表示“因此”,“为”是“成为”,连起来就是“(有一天)女娃去东海游玩,结果溺水而死,没能返回,所以就成了精卫鸟。”“由于东海,溺而不返”其实是交代了“精卫填海”的原因。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衔”是“用嘴含、叼”的意思,“以”是“用来”的意思,“堙”是“填塞”的意思,连起来就是“(精卫)常常用嘴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这其实就是“精卫填海”的经过。

油画——精卫填海

结尾带给我们的思考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一定会有疑问,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没有结尾呢?其实没有结尾也是一种结尾。我们可以猜测,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故事就两个结局,一是东海被填平,而是精卫精疲力尽而死。如果有结局,我们就会感慨于结局,而忽视了精卫填海本身,换言之,对于这一则神话来说,最重要的是“填海”这一经过,以及这一经过向我们展现出的精卫的精神品质。我们相信她会成功,正如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就能成功一样。马未都先生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之我见

说到这一则故事的主题,自然是表现精卫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精神,向我们传达的自然也是一种期望和鼓舞,希望我们能够坚持,不放弃,已取得成功。但实际上,我认为这种教育观念其实也是片面的,难道坚持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吗?其实不然。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坚持。方向也很重要。如果方向不正确,越坚持,有的时候也许就会离我们的目的地越远,大有“南辕北辙”之感,从这个角度上说,方向可能比坚持更为重要。所以,我认为不能一味地给孩子们灌输“鸡汤”,让我们坚持,不放弃,加油,让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再努力,可能有的时候会事半功倍的。

画有“精卫填海”的罐子

好了,这就是这一小节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7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