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鲁迅爱不释手的山海经是谁写的是人是

发布时间:2022/12/29 17:55:36   
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鲁迅爱不释手的《山海经》是谁写的?是人、是神还是外星人?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山海经》

如果问我,最喜欢的“古代神书”是哪一本,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山海经》。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说,他最爱的宝书是《山海经》:但那是我最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贾平凹在创作《老生》时,反复翻看《山海经》,他说:“如果你读进去,它就特别有意思,你详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时候,就发现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文化的源头,都在《山海经》里。”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约字。其中《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其中记载了一百多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

对于扰攘喧嚣的现代社会,《山海经》的世界仿佛一片净土。透过那些诡异文字和绘画,我们依稀可以想象那些或已绝迹的远古生命,了解我们祖先几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神、鸟、兽的无穷奥妙。

读《山海经》的第一层收获,是学了很多生字,更理解了一些文字的来由。

比如说“虹”这个字,以前我有过疑问,为什么彩虹的“虹”字,是“虫”字边的呢?在《山海经》里面,我找到了答案。“虹”的古字,字形像是一个双头的动物,古人认为“虹”是一条双首大口吸水的长虫,横跨于山水之上。这便是古人对彩虹这种现象的理解,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呢?

《山海经》中介绍的各种山水、动物、植物、宝物,有很多的生僻字,读起来非常吃力且难以理解。不过读过之后,对于再读先秦时期的其他作品会非常有帮助。举些小例子,“鳣鮪发发,葭菼揭揭”(《诗经·卫风·硕人》)、“溱与洧,方涣涣兮”(《诗经·郑风·溱洧》),以前我总也记不住的奇怪字眼儿,读过《山海经》中介绍的鳣鱼和鮪鱼,溱水与洧水,现在终于能理解了。

第二层收获,是读到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

这其中有我们都很熟悉的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娲补天,仓颉造字,大禹治水等等,也有一些不那么熟悉的故事。

比如四方及四季的神祇。东方青帝太昊伏羲,佐神句芒,掌管春天;南方赤帝神农,佐神祝融,掌管夏天;西方白帝少昊,佐神蓐收,掌管秋天;北方黑帝颛顼,佐神玄冥(一说禹疆),掌管冬天。

比如西王母。与通常印象中的王母娘娘不同,《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是对西王母的最初记载,形貌与人很像,但长着豹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绳,西王母为半人半兽形象,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集结成形。它既是司灾厉刑罚的天神,又是玉山与昆仑山的山神,三青鸟和三足乌是它的使者。

再如巫山神女。《山海经》中记载的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化为(瑶)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姑媱山,其地与巫山相同。

这便是巫山神女的原型,她是赤帝之女或谓天帝之女,死后变成了草,它的叶子互相重叠,它的花朵是黄色的,它的果实像菟丘的果实,吃了它便被人所喜爱。

原本就是这棵吃了可以为人所喜爱的草,成为了楚国宋玉《高唐赋》中向楚怀王倾诉爱情的瑶姬,成为了巫山神女这个美艳绝伦的化身:“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第三层收获,是加深了对一些古典文化的理解。

比如说,风。我们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是什么呢?关于“风”,历来有多种解释。最早就是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太子长琴,始作乐风”。太子长琴是祝融的儿子,居住在榣山上,喜爱创作乐曲,成为后世音乐的先驱。风者,曲也。上古时期,《大荒西经》中记载的巴蜀地区,就已经将民歌称之为“风”。

再比如,关于玉的文化。《山海经》记载的物产中,有非常多的玉石的种类,如瑾、瑜、瑶玉、碧玉、璇玉、白玉、玄玉、玉荣、琈玉……《西次三经》中记载,峚山产玉膏,“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天地鬼神来服食享用,君子佩戴它来避免灾殃。《山海经》中的玉石,多是用于祭祀神灵,《周礼》中也有“以苍璧礼天”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玉文化由来已久。玉,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影响着历代王朝的仪典制度,也影响着一大批的文学著作,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层收获,则是感受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山经》中的各种动物、植物,《海经》中的各种人物、邦国,实在让人赞叹称奇。

青丘之山的九尾狐,西王母座下的三青鸟,兴云布雨的神龙,百鸟之王的凤凰;赤水岸边生长着三珠树,外形与普通的柏树相似,叶子都是珍珠,外观华美脱俗,所以后世把豪杰才俊比作三珠树,如对唐初王勔、王勮、王勃兄弟三人的称美;

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山上栖息着一种形如牛的独角兽,名夔,是雷泽之神;非遗是涸水之精,之后古人常常将它的形象画在墓室墙壁或棺椁上,以达到保持墓室干燥、保护墓主的目的;天神英招长着马的身子和人的面孔,身上的斑纹和老虎的类似,还长着鸟才有的翅膀,它巡行四海而传布天帝的旨命,发出的声音如同用辘轳抽水……

羽民国人背生翅膀,毛民国人浑身长毛,氐人国人人面鱼身,厌火国的人口中会吐火;贯胸国人自前胸到后背有一个贯穿的大洞,清人所画的贯胸国富人出行,用一根木棍穿胸而过,两人抬之;奇肱国人一臂三目,眼睛有阴有阳,阳眼用于白天,阴眼用于夜间;聂耳国人耳朵大到可以用一只耳朵做褥子垫在身下,一只耳朵当被子盖在身上,出门非常方便,甚至不用住店……

这些故事起始于《山海经》,经后人进一步演绎,变得越来越丰富。让人在佩服赞叹古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甚至不由得怀疑,或许,它们(他们)真的曾经存在过?

《山海经》如同中国文化一场遥远而神秘的旧梦。

如果你正值书荒,又想读一点有深度的书增长自己的见识,又希望所读的书籍可以带来畅快感的话,那我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山海经》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带你走进《山海经》,感受那光怪陆离的神奇生灵,那古老而质朴的原始崇拜,那与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那添加了神话色彩的部族战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6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