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繁衍 >> 从四个方面,展现奇幻电影的文化探源,总结
发现自年到年的十年间仅有5部国产奇幻电影热映,往后年有三部、年一部、13年一部、14年4部,直到15年出现井喷式增长,同年《捉妖记》创造了中国票房史上破20亿的票房成绩,自此国产奇幻电影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人们越来越期待奇幻电影给我们带来审美体验,而这与我们数字技术的精进以及自古以来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不论是从其拍摄的内容或者是技术手段较以往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因此,笔者在梳理了年至今院线上映的国产奇幻电影及其国内票房和豆瓣评分后,试图总结为何国产奇幻电影能够在此后盛行的内在缘由。
1.中国农耕文化与巫术思维
国产奇幻电影是以巫术思维和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一切情节的发展均是在“万物有灵”的思维下建构的。
我国自古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对于土地有着天然的信奉情结,认为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任何自然之物,无论有无生命体征都存在着自己的一个灵,虽然这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旧,但这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想象和心灵寄托,这便是“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
我国古代人们经常会祭拜山神、土地公来保卫一方的平安,祈求风调雨顺,是他们对于天地的崇拜与想象;对于动植物也有崇拜,例如将千年古树化成树神保佑水土,深林中的狐狸会修炼幻化成仙。
除了对自然生物的原始崇拜,原始思维中还有对鬼神的崇拜,我国的丧葬文化就是对鬼神崇拜的最直接表现。
泛神现象正是在“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之下产生,而随着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些非人的生物逐渐拟人化拥有人的形象,人们利用自己的想象给他们创造了人化的表像,其中国产奇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创造与我们的原始巫术思维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其次,由于我们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导致我们不像西方人一样热衷于对外贸易,因此会长时间驻足于自己建立的家园,对于外面疆域的认知与了解甚少,就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传统的天下观中,我们对周边地区的审美认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将四夷之外的地区视为荒蛮地区,带有特别强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第二种是凭借想象,将遥远不可及的地区视为神界,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正是这些对四夷想象的多样性,为艺术的创造提供了神秘、完美之境。
在国产奇幻电影中常有对于仙境、魔界、四海八荒、西域等场景的设定正是基于我国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观,以华夏中原作为一个中心,通过想象、幻想向四夷发散,越往外认知能力越低,想象性也越大,越容易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异域世界。
2.中国奇幻艺术的文学积淀
国产奇幻电影是中国奇幻艺术的传承,是中国传统神话、小说的影像化呈现。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想象力创造,神话传说由来已久。
从古老的上古神话《山海经》、《楚辞》等记录,到六朝时期的志怪、唐代传奇、明朝的神魔小说和清朝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再到今天的网络玄幻、盗墓题材小说,中国独有东方神秘元素组合下的异世界构建,脑洞大开引人入胜。
这些瑰丽的文学宝库是我们当代国产奇幻电影中最常借用的素材,众所周知《山海经》是留存中国古神话最为丰富,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它创建了原始中国神话的框架与面貌,构建了东方独特的神话意象。
《山海经》一书记载的内容广泛、涉猎范围很广,涉及到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着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均在书中有所记述。并且书中还描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奇珍异兽,图腾神话。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獉獉虎、玄狐蓬尾。”(《山海经·海内经》)这些神话故事及图腾形象构建了一个架空的世界,展现着我们自古以来所追求的坚毅品质,阐释了丰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及文化财富。
明清时期由于经济的繁盛,人们物质上的满足带来了精神性需求的提升,大众文化娱乐多样性敦促着小说的发展,志怪小说、神魔小说从而诞生出来。
迄今为止,明代最有名且经典的莫过于吴承恩的《西游记》和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清代则有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西游记》以玄奘取经为基础背景,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求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终成正果的故事;《封神演义》则讲述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其中有哪吒、姜子牙、妲己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合集,全书共记载篇,其中包含了《聂小倩》、《婴宁》、《胭脂》、《粉蝶》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虽记录、讲述的是志怪故事但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映射了统治者的昏庸。
现当代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评价《聊斋志异》这本书时称:“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先生也曾评价此书: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这些超现实的志怪文学小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进行国产奇幻电影创造的重要题材,不论是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还是其所描述的异人异物形象,亦或是仙、魔、妖等异界体系的构建,都有这些作品的延伸和拓展,并在这些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编,这些文学作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3.魏晋玄学与道法禅宗的影响
国产奇幻电影中的异世界的世界观的建构和生命观的认识深受魏晋之后各家思想对彼岸世界及认识论的影响。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的奇幻艺术发展就是人们对生命本质灵魂的一个探索与想象的路径,奇幻艺术由于其荒诞飘渺的本质特征和有悖于儒家文学和史学精神而受到排挤,直至魏晋之后,奇幻艺术的发展才有了新的转机。
魏晋时期时局动荡不堪、民不聊生,在这生死无常的乱世,文人雅士深感社会制度的腐朽与政治统治的黑暗,因而不再追求功名仕途,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晋书·阮藉传》载:“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余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彼时儒学式微,玄学盛行,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错综复杂的文化思潮、活跃多元的理念思想以及宗教文化之下,促成了当时的奇幻文学的盛行。
战争纷乱的时代,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绝望和逃避也激发了对死亡及死后世界的探索欲望,从文学作品中创建一个寄托灵魂的超验世界。纵观我国自古以来的奇幻文学作品,无一不和鬼怪元素相联系,而这正源于我们传统的生命观和玄学思想。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以老庄思想理论为基础,又参杂了民间巫术思想与神仙法术。汉末以来,道教徒们通过“符文”、“咒法”等术式与鬼怪进行斗法、降妖除魔,并用此类志怪奇幻文学来宣扬其教义,编造了大量鬼神志怪故事来促进奇幻文学的发展。
以地狱轮回为核心神学体系的佛教,在传入我国之前就具有完整的体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更深入发展,佛教主要宣扬其地狱观念、善恶有报和因果轮回等教义,为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人们心灵带来许多寄托和抚慰。
在此传播过程中,佛教的这些鬼神观念为我国奇幻文学系统的发展填充了新的领域与内容。此后,我国奇幻艺术对鬼神的形象、性情及与人的关系都做了文学化的处理。
鬼妖精怪也逐渐从有了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放到今天的奇幻电影中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呈现之上,使欣赏者对此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感受。自魏晋之后,我国的奇幻文学体系开始庞博壮大,形成了逐渐多元复杂的一个异世界。
4.数字技术升级与电影商业消费观念转型
国产奇幻电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依靠科技创造的艺术,深受时代的影响。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电影由传统光学物理的制作技术转变为由数字仿真虚拟技术制作。
由比特组成的虚拟画面达到了超真实的视觉呈现效果,实现了传统电影拍摄手段无法完成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展现。
数字技术对于电影艺术的渗透影响最大的便是奇幻电影类型,电影本就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其依托技术手段达到艺术效果与艺术体验,随着数字技术的产生与进步,奇幻电影类型也应运而生,充分满足了大众的想象力的表现,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视觉认知力和空间想象力。
从传统文学主导转向图像再到数字影像化,技术的变革使我们的艺术的构成以及艺术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新的艺术形式也不断拓展着人们的艺术接受新范畴。
数字技术使传统的奇幻文学中的各种奇观景象以及人物形象经由各种算法的编写形成肉眼可见的超现实的真实可感的具体形象,并产生惊异的审美体验,而这也就是奇幻电影带给观众的艺术体验过程。
电影创作者们采用CG技术、虚拟建模技术创造着似真非真、似幻非幻的超现实场景与世界,使人们的想象力具有可视化的条件。在国产奇幻电影最早开始风靡之际主要是对3D场景的搭建与制作,陈凯歌的《无极》是公认最早开启国产奇幻类型电影之作,其宏大壮观的世界的构建,为之后的国产奇幻电影的拍摄提供了一个模版。
之后的《画皮》、《西游降魔篇》等电影都延续了这种宏大的世界观构建的制作表现。观众对于技术带来的视觉奇观带来感官的持续刺激下,对于电影不再仅仅满足于故事情节上的饱满,还有表层视听的形式美感体验。
当我们观看奇幻电影时,双眼会不自觉地随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画面沉浸到审美的幻像当中,将超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自动合理化,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束缚,寄托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从而国产奇幻电影更多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展现超越人类身体极限的情节及内容表现。
随着技术变革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对于精神需求的要求也逐步扩大,电影也成为大众娱乐与消遣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在本世纪随着商业电影类型的逐渐丰富,人们对于商业大片的期待越来越高,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之下,电影的画面表现也越来越逼真与精美。
消费者们越来越喜欢将电影作为文化精神类商品进行消费,而类型电影正是商业电影的发展产物,“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业化电影样式,具有重复的情节动机、循环的类型形象、标准化的叙事模式和特定的表达内涵,‘追求的主要还是娱乐性’,因而能够给观众提供‘有保证的快感’。”
而奇幻类型电影最能通过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因此备受观众的追求。在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现实中,我们沉醉于超现实幻境的场景体验中,我们可以置身于虚拟的未来、过去或是一个架空的世界之中,体验我们现实中难以实现的“超能力”,电影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想象力与梦境的实现。
北大教授陈旭光认为:“现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引进,并催生了一代人想象与消费,就是完全无中生有的,跟现实没有任何关联的,要转很多弯的这种影像,这种想象空前强大的消费力,与以前我们所说的艺术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消费,是不一样的,完全可以说超越了。这是一种想象力的消费。”
国产奇幻电影更是中国式想象的探索与展现,饱含广大观众在集体无意识下对国产奇幻文学的想象及影像化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