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先贤的伟大智慧是有目共睹的,这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若说描绘上古时期中华大地最为全面也最具形象力的作品,我想非《山海经》莫属。这部书的作者以及成书时间目前都不可考,该书共18卷,分为5卷山经和13卷海经,第一次为世人全方位的展现了上古中华大地,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巨大。《山海经》中的世界观根据学者研究发现,《山海经》中的18卷内容应该是分别成书于不同的年代,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西汉初期。其中的内容之丰富可谓从未有之,不仅介绍了中国地形的变化,山川河流的分布,民族的梗概,还记载了大量的物产、礼仪以及传说。比如“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后世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古人绘制的《山海经》地图要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事件中的主角精卫本来是炎帝神农氏的女儿之一,因为在东海之滨嬉戏玩耍时不幸溺亡,死后怨气难消逐渐演化成了一种长相奇怪的大鸟,它长着一个花脑袋、白色的嘴巴、红色的爪子。《山海经·北山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它对于自己溺亡这件事耿耿于怀,于是想要报复东海,手段就是每天从陆地上寻找草木岩石丢入海中,希望有一天能够将大海填平。这种鸟本来是没有特定名字的,因为每次向海中投石之后口中都会发出一种类似“精卫”的声音,因此被称为了精卫鸟。“精卫填海”是著名的神话故事在《山海经》中关于精卫最后有没有把大海填平并没有记载,但从正常的角度来分析是几乎不能完成的。首先精卫和凤凰等神鸟不同,身体非常的小,填海的时候每次也只能衔来不大的石头或者树枝。其次,当时的东海面积远超于现在我们对东海的认知,想一下一波海浪带回海中的砂石也会比精卫的多吧。传说中的精卫鸟想象图精卫填海自然是古人们想象杜撰出来的神话传说,或许精卫鸟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原型,也或许会有衔物丢入海中的独特习惯,但想要填平大海肯定是不现实的。其实古人向来喜欢通过一个平常的故事告诉世人一些哲理,精卫填海也是如此。参考文献:《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评论分享转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