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桃花源记复习清单

发布时间:2023/10/20 13:51:06   
《桃花源记》复习清单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01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有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临走时)村里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通往桃源的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02知识积累

陶公独爱菊一、作者及文体: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记,一种文体,即记叙事物的文章。二、名言: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3.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5.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6.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7.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8.不为五斗米折腰。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0.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11.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3.福不虚至,祸不易来。14.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三、代表作(初中涉及到的,一定要把作家的诗文归到一起,使学生对作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四、词语成语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完全领悟。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自得其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课本注释1.缘:沿着,顺着。2.鲜美:新鲜美好。3.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4.缤纷:繁多的样子。5.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6.穷,尽。7.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8.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9.俨然:整齐的样子。10.属:类。11.阡陌:田间小路。12.悉:全,都。1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14.乃:于是,就。15.具,详细。16.要:同“邀”,邀请。17.咸:全,都,18.妻子:妻子儿女。19.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0.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21.乃:竟然,居然。2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23.叹惋:感叹惋惜。24.延:邀请。24.语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25.不足:不值得,不必。26.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27.志:做记号。28.及,到。郡,指武陵郡。29.诣:拜访。30.规:打算,计划。31.未果:没有实现。32.寻:随即,不久。33.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五、写作特点:1.层层设疑,激发兴趣。文中虽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桃花源入口及其中场景,但并未确切指出桃花源的踪迹,使人无从考查。渔人出而复寻,做好的标记却全都消失,使得桃花源更像一个虚幻的世界。最后写一笔,刘子骥“欣然规往”,最终“未果”“寻病终”,这样一来,桃花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变成“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激发读者兴趣,使文章更加丰富。2.虚景实写,实中有虚。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真实的感人力量。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虚虚实实,惝恍迷离。3.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六、文章主旨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桃源世界,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愿望。

03阅读思考

1.第一段告诉我们那些信息?时间、地点、人物、职业、起因。2.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却“忘路之远近”,暗示了什么?暗示将有奇异的事情发生。3.开头描写桃花林的句子有什么作用?(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渲染了神秘的气氛,暗示将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花源做铺垫。4.最能体现桃人与外人心情不同的词语是什么?这样的根源是什么?恰然自乐。桃花源人与世隔绝,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没有战乱的困扰。5.“此人为具言所间,皆叹一句中,花源人为什么“叹”?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设说本文留白的写法)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百姓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等;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写世上的战乱,另外桃花源外面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写出。6.如何理解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7.为什么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宁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8.渔人离开桃花源,“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面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桃花源写得亦真亦幻,可望而不可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社会,实际是不存在的,也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9.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使人觉得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10.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演准备去寻访却“未果,寻病终”。11.渔人穿过山洞,眼前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样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民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12.作者在文中奇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桃花源是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的要求,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有正面意义。但是,也表现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心理和复古倾向。13.与当今社会和比有欢花式的社会还是喜欢现代社会呢?示例一:喜欢桃花源式的社会,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浮朴;这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定。示例二:喜欢现代社会,“桃花源”带有原始共耕的特点,生产力落后,而现代社会高度文明,极度繁荣。

04思维拓展

(设计此题的目的: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成绩,所以很多语文教师采取将阅读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么做对那些学习吃力的同学的确有用,但这样做的害处很明显,思维僵化,失去思考,特别是优秀学生,设计此题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阅读下面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桃花源记》主题另解《桃花源记》一文,历来都是一篇“重点课文”。《桃花源记》传统主题揭示的结论都是“课文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文章是作者对其政治理想的寄托”。笔者却认为《桃花源记》并不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而是对其政治理想的一种绝望与放弃。一、困苦经历打碎了陶渊明虚幻的理想陶渊明起初并不是弃世之人,而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想努力挤进仕途。经“努力”,果然谋得官职,官虽然做得不高,但一直在做。直到41岁左右时,陶渊明因个人性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厌恶,才弃官不做,归隐山林。我们可以把陶渊明的41岁看作他的人生分水岭。41岁之前的陶渊明置身世俗,41岁之后,他开始体验“世外桃源”的生活。但是“桃源”的田耕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悠然,而是非常艰辛的,陶测明的“桃源生活”仅仅过了三年,家中就遭遇大火,烧了个精光。从此,身处“桃源之境”的陶渊明渐渐困苦起来生活陷入绝境,吃饱都成了问题。义熙十三年,即公元年,极度困苦的陶渊明举笔写下《桃花源记》一文。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梦碎之文,与其空梦“桃源”,不如觉醒面世。他写《桃花源记意在梳理一下自己曾经的痴想,然后“打包”丢弃,决不是想在文章中寄托不切实际的理想。二、文中最后一句话透露出放弃是其真实的想法《桃花源记》中记载了几个寻“桃花源”的人物,按照他们出场的先后次序分别是:武陵人、太守、刘子骥、后来人。这些人可以象征不同时期的陶渊明。武陵人偶然而入桃花源,象征年轻时的陶渊明。年轻的陶渊明心怀追寻桃花源的“梦想”,武陵人就是这种梦想的代言者一一代言陶渊明曾经梦入桃花源。第二个人物是太守,可以象征为官时期的陶渊明。此时的陶渊明身处官位,有着营造“桃源”的政治理想,可是文章中偏偏是太守寻桃花源而不得,借此象征陶渊明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接下来寻桃花源的刘子膜,此人可象征归隐后的陶渊明。归隐后的陶测明虽然继续追求桃源生活,却没有得到桃源之乐,相反却是困苦不堪,从精神上和生活上都陷入绝境。刘子骥这位“高尚士”寻桃花源不得,暗示陶渊明已经认识到桃源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悠然。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后遂无问津者”,这后来者,其实就是“觉醒”了的陶渊明,道出了陶测明最后的心思:世上无桃源,万不可再问津。这句话含有梦想破天后的无奈,也有放弃痴梦后的释然。“后逐无问津者”,说明陶渊明已经从心底放弃了桃源梦想,也就无须在文章中“寄托”理想了。三、“世外桃源”就有曲指“放弃”的含义陶渊明写《桃花源记》,后人据此创造了一个成语叫“世外桃源”,它有三层含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最后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这三层含义也代表了陶渊明思想和政治理想的三个阶段。首先,陶渊明是带着为民营造美好生活环境的政治理想出仕的,所以他的脑海里在最初阶段有改造现实、营造桃源的政治理想。之后,陶渊明做官失败,归隐山野,他认为找到了一处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于是想享受短暂的安逸,这是“世外桃源的第二层意思。最终,现实给了陶渊明沉重的打击,让他看到了“世外桃源”是不可实现的虚幻。为了“嘲讽自己的空想,他写下《桃花源记》,也带出第三层意思,就是“世外桃源是一种空想,是脱离现实无法实现的漂缈幻觉”。陶渊明在劝说自己放弃空想的同时,也想给后人留下不要空想的警示一不要迷恋“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只能是个“传说”,写《桃花源记》不是寄托,而是觉醒后的放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0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