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繁衍 >> 綦江老故事传统文化淬炼出光芒和炽热
綦江山川同名,江城同姓,风光旖旎。綦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就必定蕴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綦江老故事》口口相传,经久不衰,是綦江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01/民间老故事传递先人智慧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听妈妈讲故事的经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牛郎织女、神笔马良等故事从妈妈嘴里讲出来,是那样的出神入化,荡气回肠,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生出许多美好的想象和向往,故事里的真善美在我成长的路上盛开出绚丽花朵。
这些故事我们记忆犹新,现在也能讲出许多故事情节。其实,最初启迪我们人生智慧的就是这些蕴含了真善美的故事,最初开启我们认识世界的也是这些形象生动的故事。
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中国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既有神话故事,动物故事,又有生活故事,寓言故事和笑话故事。民间故事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传说,不同的情节和不一样的寓意,但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某个事实出发,或假借事物,或寄寓动物,或摘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进行演绎加工,加入幻想,最终寄托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民间故事的流传形式是口耳相传,既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又是传播正能量的生动教材,在日常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听者在不知不觉中启迪了智慧,明白了人生道理。
近日,綦江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綦江老故事》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3册,分为历史卷、民间卷、地名卷。收录了自古以来,流传在綦江境内的各种故事。这些故事,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綦江历史,丰富了历史文化内涵,展示了綦江人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该书装潢精美,让人爱不释手。该书行文流畅,故事生动有趣,每个故事都有厚重的年代感,读故事就如穿越时空,就如和古人对话一般。该书就如一幅历史长卷画,读故事就如泛舟在綦江历史长河,就如“挥戈跃马踏云飞,壮士豪情万里泪沾衣”……
02/品读《綦江老故事·历史卷》
綦江地处川黔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一个是非之地。翻阅历史资料我们就能发现,元朝末年(公元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大夏国,年号天统,是年为大夏天统元年。大夏国是第一个在重庆建立首都的政权。这一年,南平綦江长官司改为綦江县。明玉珍起义,“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反主转战,白莲教广招信徒,活动日盛;清代同治元年(公元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转战綦江,曾三次攻打綦江县城,战斗非常激烈;清代贵州土司争权占地,直到近代的军阀混战,土匪猖狂……
綦江已有多年州县建制史,以綦江为县名有多年的历史。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一幕幕壮举闹剧悲喜剧,都在这里上演,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高唱《大风歌》,“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赵揆大战扶欢坝》《蜀将马忠过綦江》《孙构平定三族蛮》《明玉珍设綦江县》《石达开三攻綦江》《自号军围攻綦城》等故事,讲述的就是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豪杰,他们肩负着使命,在綦江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希望在这里建功立业,他们虽然都是綦江的过客,但他们的足迹已深深扎进了綦江历史,他们的故事为后人传颂。
《綦江故事·历史卷》收录的多个故事中,大部分都是人物故事,既有雁过留声的英雄豪杰、人文墨客,又有生于斯长于斯的綦江人,不管是轰轰烈烈的辉煌,还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水滴”,正是这些“水滴”才汇集了綦江历史的长河。谁说叱咤风云的才是英雄?孝老爱幼、相夫教子、乐善好施的平民同样是英雄,他们的故事同样感天动地。
据编者介绍,《綦江故事·历史卷》中的故事,主要来源于清代道光《綦江县志》《四川綦江县续志》里的内容,编者在安排故事时,以时间为序,重点展现了綦江境内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一篇故事,就是一段历史,读这本书就像在观一部电视连续剧,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构成了这部历史剧中可歌可泣、悲欢离合、自强不息、催人泪下的情节。由生动的文字构成的感人画面,是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读不到的,这部《綦江故事·历史卷》比历史教科书更生动。
03/品读《綦江老故事·民间卷》
《綦江故事·民间卷》以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为主。民间故事来自于民间,是人们口口相传,茶余饭后摆谈的故事。包括神话、传说、俚俗生活等故事。
神话传说是讲神仙的故事,张角老、铁拐李等神仙,与綦江有难解之缘。神仙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神,神仙人物是民间传说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古时候,由于科学水平的低下,人们往往把一些弄不明白的自然现象归结于神仙的功劳。神仙同时也是美好的化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神仙的地方必定是一个“风水宝地”,因此,像古剑山、老瀛山、太公山、大罗山等名山,理所当然会留下神仙的足迹。其实在民间故事中,神话故事应该是重头戏,但遗憾的是,书中只收录了7个神话故事。
幻想故事展示着綦江先民对生活的热爱,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山羊报恩》《虎大哥》等讲的是动物报恩故事,表达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綦江人的幻想故事与地域特征相关,綦江地处大山中,人在绿水青山中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因此綦江人的幻想故事更高远,更神奇。
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美德故事在民间故事中大放光彩。故事把爱心、孝心讲述得生动活泼,感天动地。读故事就会经受一场心灵的洗礼。孝心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心不仅仅体现在满足父母物质层次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心灵上的沟通。民间故事中的孝心故事,就是人们教育子女的最原始的教材。
04/品读《綦江老故事·地名卷》
《綦江故事·地名卷》是这套丛书中最厚重的一本。全书页,个故事。地名卷讲述的是綦江地名的由来以及变迁的故事。
地名是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活动的产物,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予以的语言文字代号。而社会的发展,地质的变迁,民族的迁徙等又会使地名不断地演变。因此,有的地名往往会出现多个不同的名称,这种变化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写照,也正是我们要探索的历史文化密码。
綦江地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数地名都有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比如《綦江独石沱》,它既是一个自然天成的景观,又是綦江河边的一个地名,因为它的独特性,人们才赋予了它神奇的传说,又比如《棋盘石》《棺材石》《碑桠口》等等,这些地名都来源于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景观的背后有一段神奇的故事。景观自然天成,故事由人类编撰,二者有机结合,这个地名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就有了美好的寄托。
读綦江地名故事就能粗略知晓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就能感受到它曾经的沧海桑田。綦江地名,带有浓浓的綦江方言,比如鸡公嘴、莽渡河、石幺姑、梭米洞等等,这些地名具有綦江特色。綦江方言入声重,很形象,也很有感染力,“嘎嘎”“朒朒”“雀雀”等古入声调随处可见,“恁、奓、二天、麻粉粉、名堂、叫唤”等口语表达,使綦江方言更具有古朴、粗犷的特点。用綦江方言讲綦江故事,形象生动又有趣,那种巴适的味道就不摆了。
05/搜集整理传承綦江老故事
綦江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典籍文献中莹莹闪光。宋人王明清的笔记小说、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有记载“毕斩赵谂”故事,说南平(綦江)人赵谂考中榜眼那年,状元为毕渐,由于印刷水平问题,渐字三点水模糊不清,所以最初快报出来被传为毕斩,连念前三名时,就成为“必斩赵谂”。后来赵谂谋反,兄弟被诛,徽宗为此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改年号“隆兴”为“乾道”,这真是“一语成谶”,一句无心的话,竟然得到了应验。这个故事是现在收录到的,最早讲述綦江故事的记载。
綦江民间故事搜集整理成文的,最早见于清道光年间编纂的《綦江县志》卷之十“杂识”部分,收录了《补锅匠绉眉柑诗》《尹县宰遇贼》《铁脚和尚》《城隍司北京救火城》《何老八义犬》《水驴》等21个故事。
上世纪80年代,綦江民间故事得到重视。《綦江文史资料》从年至年编印了18辑,其中就搜集整理了民间故事、掌故等20多篇。同一时期,綦江县三江镇文化站搜集整理编印了《民间故事》《三江掌故》两本油印书,收录11篇民间故事,19篇三江掌故。
年4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綦江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从年7月起,历时两年,收录民间故事个,共计76万字。年由綦江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委员会编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重庆市綦江县卷》,这是綦江大规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第一本民间故事书。全书实际收录神话、传说、故事篇。年选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重庆卷》,收录綦江故事《双魂坡》《送礼》等多篇。
进入年以后,为了配合旅游产业发展,一批文化工作者开始改编整理民间故事成书。年陈昌建、胡世博主编出版《黑山谷历史传说故事》,雪燃整理出版了《古剑山传说故事》等等。
-年綦江区政协编纂并出版了一套共20册多万字的《綦江街镇历史文化丛书》,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各街镇的民间传说故事。年綦江区委宣传部编辑出版了《綦江红色故事》,收录红色故事共46个。
06/传统文化淬炼出光和热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绚丽花朵,綦江老故事是綦江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老故事来自于民间,故事情节有着夸张浪漫的特点,但故事本身来源于生活中,来源于社会实践,它是神话,它是哲学,它是生活,更是历史的缩影或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世代相传,是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人类最瑰丽的想象和最美好的愿望。
近年来,綦江在保护传承綦江老故事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年“东溪故事”列为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年“邓小伙系列传说”“白云观系列传说”列为第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年、年“扶欢民间文学”“东溪故事”分别列为第二、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今天,这套历时两年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綦江老故事》丛书,更加全面地收录了綦江老故事,这套书为非遗綦江、文史綦江敞开了一道时空大门,跨进“大门”,时空交错,美丽綦江绚丽多彩,欣欣向荣。整理綦江老故事,有助于讲好綦江新故事。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套《綦江老故事》就是传统文化淬炼出的光芒和炽热。
其实,民间故事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它们一直潜伏在
我们灵魂深处,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这些古老的传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传说故事中的真善美,就是人类永远崇敬的美德。
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綦江老故事,充分尊重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
张学成◇图
尹强
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