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古诗诵读鉴赏精卫词唐王建初

发布时间:2022/5/19 19:37:13   
白癜风专家百姓放心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630/4416622.html

作品:精卫词

作者:王建

朗读:晨光

《精卫词》一诗,咏赞了精卫填海的诚意、坚忍不拔的壮志和奋斗到底的毅力。

精卫词

王建

精卫①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②。

但得③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④?

口穿⑤岂为空⑥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①精卫:精卫鸟。相传它原是上古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她在游东海时,被海水淹死,变成精卫鸟,从此她不断衔来西山的木石发誓填平东海。精卫填海的精神为历代诗人所咏赞。

②磊磊:山石众多而委积的样子。

③但得:只要。

④何所为:做什么。

⑤穿:破。

⑥空:仅仅。

(?全国卷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小题。(9分)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1.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注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把握诗歌的内容,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开篇只是用设问引出话题。

A

2.此题考查把握诗歌中词句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两种观点都可以,要从诗中找到依据。比如“同意”,诗中的“我”解释为精卫,“子”可解释为子孙后代。如“不同意”,“我”解释为作者,“子”解释为精卫。

这里介绍两种观点:

观点一:同意。原因有:⑴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精神的一种自我抒发;⑵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继承遗志,生命不息,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原因有:⑴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⑵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自我之身,成全精卫之志。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诗歌中词句的作用:

1.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

2.从结构看,在诗歌的不同位置上句子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开头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埋设伏笔、作铺垫、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等作用;在中间: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结尾:有总结全诗、照应开头、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3.从表达效果看:起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4.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作用。

(散译)

精卫,谁叫你来填海,海边青黑色的石子堆积了那么多!

如果大海被你填平变成枯池,那么海中的鱼龙该怎么办?

你的嘴磨破难道因为仅仅是衔石头,山中的草木已经没有完整的丫枝!

你早晚在树头海里来回奔波,羽翼受到摧残时时堕落在海里。

高山未尽海未填平,真希望当初是我淹死你还活着!

(韵译)

精卫啊精卫,是谁让你来填平这苍茫浩阔的大海?看那海边苍青的石子木块累累堆积!

你誓要茫茫沧海变成干涸的池塘啊,海中的鱼龙水族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你口喙伤痕累累皆因衔取坚硬木石?看那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

一大早就开始在山中林间忙碌不停啊,到日暮天黑仍奔赴这辽远无边的大海。你不辞辛苦劳碌,奋飞穿行不息止啊,以至羽翼折损,被这汹涌的波涛吞没。

只要峻岭高山的木石没有搬完衔尽啊,只要凶狠噬人的大海一天没有填平啊,我精卫一天也不会停歇!

宁愿我一人身死赴难啊,还有我的子孙活着继续完成我的事业!

(散译)

精卫啊,是谁让你来干填平苍茫大海这件事情的呢?

看那海边苍青的石子累累堆积!

你只想着让茫茫沧海变成干涸的池塘啊,

(那么)海中的鱼龙到底能到哪里去呢?

你的嘴伤痕累累,岂只为衔取坚硬的石头?

你看那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

从早到晚就在山林与大海间忙碌奔波啊,以至羽翼折损,被汹涌的波涛卷走。

只要峻岭高山的木石没有搬完衔尽啊,只要凶噬的大海一天没有填平啊,我精卫就一天也不会停歇!

宁愿我一人身死赴难啊,也不愿百姓子民再葬身鱼腹!

相较其他诗人写精卫的诗歌,本诗视角新颖,不是对精卫本身进行评价,而是就其填海这一行为做理性思考,其中有对精卫因为填海而奔波劳累、伤痕累累的同情,又有对精卫填海这一伤及无辜、毁坏草木的行为提出质疑,同时流露出作者无限悲悯的博大情怀。

诗歌首句“精卫谁教尔填海”,表面看是提问,实则是质疑,明知故问,因为谁都知道精卫填海是为了复仇,报“溺亡”之仇。但这一问,更能引起读者对填海这一行为的思考。接下来,作者就围绕着“填海”为读者呈现四幅画面:

第一幅:“海边石子青磊磊”。这是实景描绘,海边,石子堆积如山。这是精卫填海的凭借,石子之多,足见精卫填海的决心。

第二幅:“海中鱼龙何所为”。这是虚景假设,写填海后果。海被填平后,海中鱼龙如涸辙之鲋般陷入困境,无处求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一己之私仇而可能殃及无辜的鱼龙,作者明知故问的缘由逐渐显现。

第三幅:“山中草木无全枝”。先来一句过渡。第五句“口穿岂为空衔石”照应第二句“海边石子青磊磊”,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作者的视角从海边转向山上,然后又是一幅实景描绘,再写填海后果,山中的草木七零八落。填海殃及的不仅是鱼龙,还有山中草木!作者明知故问的缘由进一步显现。

第四幅:“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这幅图景是虚实结合,再写填海后果。虚写精卫因填海而奔波劳累、遍体鳞伤。“朝”“暮”多为想象,互文见义,但虚中有实,突出精卫奔波劳累;“口穿”“羽折”“堕水”为实写之词,实中有虚,写精卫的遍体鳞伤。对精卫填海的行为,作者是理解的,毕竟大海是造成悲剧的元凶;对精卫填海时所遭受的苦痛,作者是饱含悲悯之情的,毕竟精卫有仇报仇的血性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问题在于,这种悲悯,用在“鱼龙”“草木”身上,同样适用。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在开篇发出明知故问的话来。

这四幅画面,写填海后果,也是作者悲悯之情的蓄积过程,从伤及无辜到自伤,填海的伤害达到极点,诗人的悲悯之情也达到极点。

一个饱含悲悯之情的人常怀不忍之心和好生之德。

于是便逼出全篇警策之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这是直抒胸臆。前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高山未尽”则草木未尽,“海未平”则鱼龙有望,对草木、鱼龙、精卫皆有悲悯之情的作者在后一句提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我被淹死,精卫活着。当然,只能是希望。一切皆由溺亡而生,问题要从根本解决。我被淹死则心忧鱼龙草木而不会复仇,精卫也不会填海从而受伤。之所以是警策,在于它突出了作者无尽的悲悯和不忍,因超越了恩仇生死而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是从小我到大我的跨越,提升了本诗的思想境界。

关于这两句诗,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我”是指精卫,“子”指子孙。诗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还有一种理解是:“我”指作者,“子”指精卫。认为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这两种理解都带有“愚公移山”的影子。如果剥离诗歌断章取义,无可厚非。但如果是置于全诗之中则似有不妥,有文理不通之嫌,诗中三、四句就很费解,第六句“山中草木无全枝”虽然是解释“口穿”原因的,但多情的读者又怎能不因山上“草木无全枝”而心生凉意?可见,作者似乎更愿意引领我们去思考山尽海平后惨不忍睹的景象。

本诗语言质朴,但意蕴深远。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精卫的执着而悲苦的形象特点,又能通过画面描绘认知到填海后的悲惨荒凉景象,同时深切感受到作者饱满而沉郁的悲悯情怀。

王建(约-约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

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王建是大历进士。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

贞元十三年(年),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

元和八年(年)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

长庆元年(年),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

约在大和三年(年),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9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