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天敌 >> 第一章底色湿地之色连载之3
《湿地之色》(连载之3)
第一章底色(《湿地之色》连载之3)
5
在我的记忆里,关于这方从大海里“长”出来的陆地,人们一直把它当作神奇的象征和神秘的所在,且始终抱着一种十分敬畏的心情。不仅先民们常常用民间的美好传说来不断演绎,而且后人也乐于以远古神话来继续渲染。
“因后羿射日而得名,因精卫填海而成陆。”两句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一下子就穿越到远古时期的尧时代和炎岁月。神话传说中的后羿这位大英雄,在发现天上同时出现10个太阳,导致地球上所有生物无法生存之际,他奉尧之命用神箭一举射落9日,为民除了大害,立了大功,受了大赏。就是这么一个众所皆知的故事,被人们一改编,就成了后羿射落的9个太阳中有一个落到了黄海,将一大片海水烧干,后来便成了一块新陆地。
至于“精卫填海”,说的则是管太阳的神——炎帝最小的女儿精卫,因打抱不平得罪了东海龙王之子,最后被龙王之子兴风作浪淹没在大海之中,由此变成了一只小鸟,自此她发誓要把大海填平,日复一日地从发鸠山上衔石填海,后与海燕结成夫妻后,又生下更多儿女,不知多少代、不知多少鸟每天成群结队填海不止,从不停歇,终于渐渐地填成了这一片陆地。
当然,还有许多的民间传说和文字演绎,北自响水灌河口的二郎神,南至东台西溪口的七仙女,都曾经与这方大海里长出的土地发生过联系,一些传说无不充满着丰富的想象的曲折的故事,虽然空间可以容纳,但时间却不可随意穿越。
对此,我曾仔细梳理过,之所以有如此成陆之说,前提在于这里有海,而且是位于东部的黄海,后羿射日落下的一颗太阳可以坠落在此地,精卫填海的地点也可以联想于此地。原因无它,就是由于这里不仅有大海,而且亦有曾经的大海演化成陆地的这一现实。
6
其实,要弄清这块土地成陆的历史和奥秘并不难,唯一靠谱的做法,前者求教于地方史志,后者求解于地质专家。
7
打开斑驳的史籍,沿时光之河逆流而上,从时间维度看,公元年是一条历史的分界线。它以黄河第四次大改道的重大历史事件,将盐城沿海湿地成陆前后的史实形成一个分水岭。
作为千年古城的盐城,在这之前,它早就是一个既有历史尘烟、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现有的史料表明,大约在年以前,扬州以东还是辽阔的大海。苏北一带,南临长江,北有淮河、古黄河,构成了东西走向直接入海的水系。有着充沛水源的盐城,为逐水而居的先民们带来了很大的吸引力。
早在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秦汉时期,人们除了渔猎之外,便开始“煮海兴利”,始见繁荣。这个煮海,乃是利用海水含盐量高的资源,煮海煎盐之谓也。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年),这里首次置县曰盐渎,属广陵郡;东晋义安帝七年(公元年),更名为盐城县;唐宝应年间,全国盐务管理共设“四场十监”,盐城境内就有海陵、盐城二监。它说明这时候的盐城,已经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如果选择有代表性的词汇,公元年前的盐城,有三个主题词必不可少:一是“淮盐出,天下咸。”这六个字,足见盐城当时盐业发展在全国的地位之重;二是“瓢城”。俗话说:“一个葫芦两只瓢”。那时的盐城城池,傍水而筑呈西狭东阔之势,宛若浮于众多盐河之上的葫芦,缘葫成瓢,因瓢成城,以此作为城之名号,既寓含永不沉没之意思,又表达水网密布之特征,可算准确、生动、形象;三是“范公堤”。这是一个历史标志、地理标识和文化标笺,自南宋建炎二年黄河夺淮后,成陆速度加快,海岸线东移70余公里,范公堤以东,形成了十分广阔的滨海平原,以西呢,则形成了既低且平的里下河平原。
注:《湿地之色》长篇散文,构思达5年之久,然写作起来十分困难,主要基于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相关方面资料缺失。为自加压力,故从今日起,边写边发,或许很不成熟,但可逼出一个理想的进度来。错谬之处,敬请指正。
(图片来自朋友圈)
作者简介:张锋,男,射阳县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著有《长短集》、《经纬集》、《张锋诗草》、《蓝天下的绿荫》、《秋天有点甜》、《思考者》、《大家碧玉》、《美在射阳(与他人合著)》、《零的突破》等作品集。
喜欢作者记得点击左上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