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蒋唐战争始末为什么1929年流行反蒋

发布时间:2023/3/25 3:56:25   

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归顺南京国民政府,东北各地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为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集团彻底灭亡,也意味着南京国民政府表面上一统天下。

东北易帜报道

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后的第一年。新朝建立,万象更新。一切本应该呈上升趋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一年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动乱年代,全国各地以反蒋为中心的暴力冲突,层出不穷,先后爆发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张桂联军(张发奎与桂系)反蒋、蒋唐战争、石友三反蒋等事件。

此外,远离内战旋涡的东北,又和苏联爆发了战争(中东路事件),日本关东军也蠢蠢欲动。

苏军展示缴获的旗帜

放眼世界,年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全球主要国家出现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战争与动乱逐渐成为时代主题。

总之,对南京国民政府而言,它的开局十分不利。

开局不利,一个很重要的内因就是北伐战争太顺利了(原因很多,这只是一个原因)。

一般而言,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北伐战争呢,仅仅打了两年。

时间短,意味着国民政府根基不稳,进展神速,导致很多矛盾被胜利掩盖,新占领的地方,无法纳入中央控制,大量归附、投诚的军队,也来不及消化改造,北伐变成了新军阀取代老军阀。

李宗仁、唐生智、冯玉祥、阎锡山等巨头,都属于带艺拜师,他们的加入,加速了战争进程,却也造成了尾大不掉。

不管是解决内部矛盾,巩固基础,还是解决各个山头,统一军政,这都需要时间,但北洋集团垮得太快,没给蒋介石时间——从后来的历史看,即使北洋集团给蒋介石时间,日苏两个邻居也不会给他时间。

结果,本该在北伐战争中解决的问题,留到了北伐战争之后。

蒋介石召开编遣会议,着手削藩,各军头武力抗拒削藩,由此造成了~年连绵起伏的反蒋战争,以及不死不休的派系斗争。

此前,本号已经写过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今天说说蒋唐战争的主线。

01

蒋唐战争,顾名思义,是蒋介石和唐生智之间的战争。

北伐战争期间,宁汉分裂,当时的武汉国民政府一哥唐生智,与南京国民政府一哥蒋介石,就曾发生过严重对峙。

后来,蒋介石下野,李宗仁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一哥,继续与唐生智较量,两人爆发了桂唐战争,结果,唐生智兵败下野,其地盘被桂系收割,其军队被桂系收编。

白崇禧率领收编的唐生智军,参加北伐,一路杀到了河北,解决直鲁联军残部后,常驻冀东。

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为解决白崇禧所部,请桂系的死敌唐生智出山。

唐生智的旧部以湖南人为主,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被桂系收编的,只是迫于形势而已。而且,南方人常驻北方,各种不习惯,时刻盼望回到南方。

年轻时的唐生智

唐生智带着蒋介石提供的巨款来到天津后,唐的旧部们纷纷派人来联络,随即掀起了驱白迎唐运动,“打倒桂系回湖南去”、“欢迎东山再起的唐总司令”等口号贴的到处都是。

白崇禧无法控制军队,只得化装潜逃,在廖磊的护送下,从塘沽乘船而去。

唐生智顺利接管旧部,被蒋介石任命为“讨逆军”第五路军总指挥,设总指挥部于北平。

唐生智并不愿意留在北平,他想率军回湖南,但蒋介石担心他回湖南后,与旧部何键联手反蒋,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河北、平津一带是阎锡山的地盘,蒋介石把唐生智放在北平,一是防止唐生智坐大了反蒋,二是在阎锡山的地盘埋上钉子,牵制阎锡山。

阎锡山一直想把唐生智搞走

对此,唐生智心知肚明,深感不安。

唐与蒋本来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蒋介石利用唐搞垮桂系,唐生智利用蒋东山再起。

相互利用完之后,蒋介石必定会打压唐生智,唐生智必定会伺机反蒋。

当初,蒋介石请唐生智出山时,唐生智也在接触另一股势力——改组派。

年冬,汪精卫派的陈公博、顾孟余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他们以“改组国民党”为号召,从政治上和军事上策划反蒋活动,被称作改组派。

各地方实力派不满蒋介石削藩,纷纷派出代表常驻上海,与改组派进行联络。

在改组派未成气候之前,唐生智只好将反蒋之心深藏,一边帮蒋介石做事,一边扩充实力。

陈公博

02

年5月,蒋桂战争还未结束,蒋冯战争密云不雨。

阎锡山为了拔掉唐生智这颗钉子,向蒋介石建议:让唐生智率军南下对付冯玉祥。

转过头来,阎锡山又向唐生智许诺:一旦唐军开赴河南,他将以巨款相资助。

考虑到冯玉祥实力强大,唐生智又极欲南下,蒋介石决定调第五路军去河南,对付冯玉祥部。

5月26日,唐生智、李品仙等第五路军将领联名通电,历数冯玉祥十大罪状,说他“反复无常、阴险成性”,“当着士兵的面吃粗食,背地里吃肉吃精细的食物,外面穿着布衣,里面穿的狐裘”······总之,把冯骂了个一无是处,声称要出师讨冯。

此时,冯玉祥的部将韩复榘、石友三,倒向了蒋介石,蒋介石担心二人不稳,把韩部调到了鲁西,把石部调到了皖北。这样,韩复榘在豫中的防地空了下来,由唐生智部填防。

韩复榘、石友三

唐生智将第五路军总指挥设在了郑州,其前锋部队抵达新安,与渑池的孙良诚军对峙。

蒋冯战争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年5月底,因韩复榘、石友三倒戈,没打起来,第二次是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真刀真枪地打。

两次高潮之间相隔了近5个月,期间,蒋冯两军,一直在对峙,蒋、冯、阎锡山三人,一直在玩套路与反套路。

趁着这个空档,改组派加快了反蒋步伐。

6月,在法国的汪精卫,指使改组派策划反蒋行动,唐生智、张发奎、俞作柏等人加紧串联。

9月,张发奎在宜昌通电反蒋,要求汪精卫回国主政。接着,俞作柏、李明瑞在广西起兵,呼应张发奎。

10月,汪精卫由法国回香港,亲自指挥反蒋军事行动,改组派的反蒋活动迎来了高潮。

汪派干将张发奎

汪精卫委任张发奎、唐生智、石友三、胡宗铎、何键、李宗仁等为护党救国军第三路至第八路总司令,第一、第二路总司令预留给了阎锡山和冯玉祥。

10月10日,第二次蒋冯战争爆发。

此时,唐生智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是助蒋打冯,还是助冯反蒋?

唐的部将们都主张反蒋,他们认为蒋介石对杂牌军不信任,蒋介石收拾西北军后,下一个就会轮到他们。但唐生智力排众议,决定打冯。

北伐期间,河南是唐生智与冯玉祥联手打下的,但后来唐生智班师对付蒋介石,冯玉祥独吞了河南;桂唐战争期间,冯玉祥又配合桂系出兵攻唐。这些举动深深伤害了唐生智。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前排左起:孙科,于右任,冯玉祥,谭延恺,汪精卫,唐生智

除了旧恨之外,唐生智认为冯玉祥这个人很难合作,迟早是劲敌、大患,他想利用蒋介石的军火和物资,先削弱冯玉祥,然后再联合各路反蒋大军,与蒋介石争夺天下。

03

在蒋冯战争中,唐生智所部,是蒋军四路大军(方鼎英、刘峙、唐生智、刘镇华)之一,其主力在登封一线作战。

唐军打得很猛,在最激烈的西村和黑石关之战中,唐军顶住了冯军的多次猛攻,而后反杀冯军,为蒋介石立下了大功。

蒋介石对唐生智大加赞赏,命令前线各军统归唐生智指挥,还与唐生智一同乘车赴前线视察、督师。表面上看,两人关系好得不得了。

蒋冯战争接近尾声时,改组派策动张发奎、李宗仁联合反蒋,向广东进军,计划消灭陈济棠(陈支持蒋介石),重建两广根据地,与蒋介石周旋。

蒋介石、冯玉祥

蒋介石要回去对付张发奎和李宗仁,便让唐生智代行总司令职权,处理河南军事及善后事宜。他还下了一道手令,要求所有参战部队都归唐指挥,声称“听他的指挥,就等于听我的指挥一样”。

西北军战败,逃到了潼关以西,蒋介石也离开了,唐生智成了河南老大,开始着手反蒋。

对内,他派人联络河南境内形形色色的杂牌军,怂恿他们反蒋。

对外,他与改组派联络,拉拢韩复榘、石友三为应援,还与阎锡山达成了协议:推阎锡山为首领,阎锡山提供50万元军费,唐在郑州起兵后,阎在太原通电响应。

除此之外,唐生智还与西北军宋哲元、湖北的夏斗寅、湖南的何键、河南的杨虎城、四川的刘文辉等地方实力派接通了关系,相约共同反蒋。

反得好,省的一个一个收拾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反蒋呢?

因为年8月,蒋介石又召开了编遣会议。此时桂系已经覆灭,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西北军陷入困境,阎锡山首鼠两端,蒋介石自认为天下已无对手,强势通过了新的编遣决议。

新的编遣决议,对地方实力派很不利,杂牌军将领人心惶惶,对蒋介石敢怒而不敢言。

唐生智挑头反蒋,他们私下纷纷响应。

但如果让他们真刀真枪地干,却没几个人有胆量——大部分人都在骑墙望风,指望别人冲在前面,自己捡现成。

如果反蒋势头不妙,他们还会果断调转枪头,反过来帮助蒋介石讨逆。

唐生智联络的这些人中,只有石友三真的起兵了,但却有始无终。

石友三

石友三叛冯投蒋后,蒋介石任命其为安徽省主席,还亲自出席了他的就职典礼。

这个时候,张发奎、李宗仁正在向广东进攻,陈济棠有点顶不住,蒋介石想派一支比较能打的部队南下支援广东,熊式辉建议派石友三的军队去。石友三也同意了。

根据计划,石友三所部应集结于浦口,然后乘木船先到上海,再乘坐海船赴广东。

改组派趁机离间,对石友三说,你在安徽屁股都没坐热,就被蒋介石调走,明显是蒋想反悔,让你的部队坐木船去上海,就是想趁你们失去抵抗能力时,派海军缴你们的械。

正当石友三将信将疑之际,广东军情紧急,蒋介石鉴于来电催促石部迅速登船。

石友三据此认为蒋介石真的要解决他,更加惶恐,决定起兵反蒋。

他和唐生智秘密约定:唐从郑州进攻武汉,石从浦口进攻南京。

04

年12月2日,石友三在浦口起兵,通电反蒋,声称要“率十万健卒直取南京”。然后,他命令在长江北岸架设大炮,隔江炮击南京。

浦口炮声让唐生智兴奋不已,第二天,唐生智领衔53名将领发表联名通电,表示拥汪(精卫)联张(发奎),呼应石友三。

不久,韩复榘通电声援石友三、唐生智,表示要有所行动。

一时间,两广、中原、南京、山东等地,警报四起。

放眼全局,冯玉祥大军实力尚存,阎锡山摇摆不动,张学良鞭长莫及,蒋介石陷入了巨大困境之中。

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操作,最考验斗争水平。

不能自乱阵脚,要冷静分析,分清轻重缓急,有针对性的接——化——发。

接-化-发

最重要的事,显然是对付唐生智,但最紧急的事,却是对付石友三。

蒋军精锐都调到了各个战线,南京只有一个警备师,十分空虚,石友三炮击南京,城内一片慌乱。

石友三的几万虎狼之师,如果猛冲猛打,南京大概率保不住。

南京一丢,反蒋派气焰大涨,那些骑墙望风的人,会加入到反蒋大军中来,蒋介石更悲催。

然而,关键时刻,石友三却怂了,他在浦口大肆掠夺后,率领全军向北撤退到了蚌埠。

蒋介石缓过一口气,急调驻上海的熊式辉所部进驻浦口,调驻山东的陈调元所部南下,对石友三形成南北夹击。然后派驻徐州的马福祥,以结拜兄弟的身份,做石友三的思想工作。

石友三反蒋,一没有周密计划,二没有坚定决心,只是担心蒋介石暗算他,才一时头脑发热。

蒋介石大军进逼,马福祥耐心解释,石友三什么人,变色龙啊,瞬间原地变色,托中间人向蒋介石请求赦免。

蒋介石承诺不撤石友三的职,石友三表示愿意讨伐唐生智赎罪。

韩复榘虽然口头支持石友三、唐生智,却没有什么实质行动,蒋介石对韩复榘摸得很透,一大堆银弹扔过去,韩复榘被砸傻了,也愿意讨伐唐生智赎罪。

韩复榘、石友三,本没什么政治原则,他们只认钱。

当初,蒋介石能用钱把他们从冯玉祥那里挖过来,现在,也能用钱把他们从反蒋阵营里挖过来。

在对付石友三、韩复榘的同时,蒋介石派赵戴文回山西,做阎锡山的工作,派吴铁成去东北,做张学良的工作。

赵戴文

毕竟,阎、张二人都是一线军阀,他们的态度至关重要,只要他们挺蒋,改组派便翻不了天。

赵戴文是阎锡山最重要的文臣,当时在南京任职(蒋曾要求阎锡山、冯玉祥到中央任职,但二人不想挪窝,派二把手代替自己到中央任职,阎锡山派的是赵戴文,冯玉祥派的是鹿钟麟)。

赵戴文信奉儒学,视蒋介石为中央,认为反蒋各派都是“称兵作乱”,回去后,他痛斥山西反蒋派,力劝阎锡山拥蒋讨唐。

阎锡山和唐生智有密约,但唐生智在通电中拥护的是汪精卫,并没有推阎锡山为首领,阎锡山很不爽,遂听从赵戴文的建议,收回了准备给唐生智的50万元支票,通电讨唐。

东北方面,吴铁城曾三次出使东北,以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劝说张学良易帜。

这一次,他轻车熟路,成功搞定了张学良(后来中原大战,还是吴铁城出关,搞定了张学良)

吴铁城

05

蒋介石玩的是多线操作,对付石友三、韩复榘,拉拢阎锡山、张学良,以及调兵遣将讨伐唐生智,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唐生智麾下有刘兴、龚浩、门炳岳、安俊才等部,总兵力约10万人。此外,他还拉拢了一些驻河南的杂牌军将领,如魏益三(原奉军)、徐源泉(原直鲁联军)、杨虎城(陕军)、王金钰(原五省联军)、王均(原驻粤滇军)等,委以军长职务。

唐军主力集结在许昌、郾城之间,先头部队抵达确山、驻马店,其战略是沿平汉铁路南下,直取武汉。

当时的形势的是:冯玉祥大军在潼关以西,蒋军主力一部分在洛阳一线,另一部分在鄂北,武汉只有刘峙的一个师,唐军主力在豫中。

这意味着蒋军一部分主力,被西北军和唐生智大军夹在了中间,另一部分主力在鄂北远水救不了近火。

蒋唐战争形势(手绘图,不准确,看个大概即可)

对唐生智而言,不管是沿陇海路西进,进攻蒋军主力,还是沿平汉线南下,进攻空虚的武汉,都会给蒋军造成灾难性打击。

然而,一向用兵果敢、神速的唐生智,这一次却一反常态,停在豫中逡巡不前,这给了蒋介石调兵遣将和分化瓦解的时间。

唐生智起兵时,几十名将领联名,声势很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唐生智无所作为,而石友三、韩复榘、阎锡山、张学良先后被蒋介石搞定,那些附和唐生智反蒋的杂牌军将领,见势头不秒,纷纷和唐生智划清界限。

当蒋介石挨个询问列名通电一事时,这些人都说自己躺枪、被诬陷,不知情。

为了证明自己,他们反戈相向,宣布拥蒋讨唐。

唐生智瞬间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晚年唐生智,唐生智是著名的佛教将军,笃信佛教

唐生智为什么不行动,有两种解释,一是他比较迷信,高人给他算的黄道吉日是12月27日(2日起兵,27日出兵,坐等25天,不是等死?),但这个说法后来被唐本人否认。二是唐生智不想孤军南下,想等其他反蒋军响应后,一起出兵。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反正他坐失了时机。

趁这个空档,蒋介石恩威并施,搞定了那些不稳的杂牌军,还从鄂北急调陈诚所部日夜兼程赶赴确山,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唐军南下武汉的道路。

紧接着,阎锡山派孙楚率军南下郑州,刘峙指挥夏斗寅、蒋鼎文进逼驻马店。

唐生智大军面临晋军、蒋军南北夹击。

更悲催的是,这一年河南下了一场数十年不遇的大雪,平地积雪二尺深。

大风雪

唐生智的湘军不耐寒,天寒地冻,行军极为艰难,给养供不上,无宿营处,士兵挨冻受饿,战力狂降。

深入前线搜集情报的戴笠,将唐军情况汇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命令刘峙各部向唐军猛攻,包围圈越收越小。

年元旦,驻南阳的杨虎城部冯钦哉旅,吞风吻雪,偷袭了驻马店,上演了近代版的“雪夜袭蔡州”。(杨虎城曾归附冯玉祥,蒋冯战争后,脱离冯,没有撤往潼关以西)

唐军的军火、粮秣都贮存在驻马店,驻马店一失,唐军危矣。

唐生智组织兵力反攻,但进攻数次,均未得逞。至此,唐军大势已去,全线动摇。

1月9日,唐生智通电下野,将残部交给刘兴,自己化装溜了。

残部随即被缴械,蒋唐战争结束。

杨虎城

06

十年后,当年的改组派干将陈公博在回忆录——《苦笑录》中,总结反蒋失败教训时,是这样说的:

“倘若冯焕章(冯玉祥)、阎百川(阎锡山)、唐孟潇(唐生智)一齐动作,我们逆料立刻可以成功;但阎百川是不愿冯唐发动的,因为冯唐胜利,他便失去了百雄之长的地位。唐孟潇也不愿意冯单独成功的,因为冯据有中原,唐便不能作为军人的新兴领袖。

因此冯起而唐击之,唐起而阎又蹑之,结果使蒋先生逐个击破。这并不是蒋先生有什么神机妙算,其实坐于军人之间的矛盾太多。”

《中华民国史:第七卷》

《唐生智评传》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

《蒋唐战争中陈诚第十一师作战经过》

《苦笑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7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