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五二九教育漫谈所谓努力就是坚持

发布时间:2025/2/10 16:14:05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会强调孩子的努力。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孩子只要他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这是一个真理,尤其是在中小学,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一般意义上孩子的成绩是和孩子的努力程度成正比的,尤其是时间投入。而当孩子成绩不好或者成绩有所下降时,我们的第一感觉一定是孩子这一段时间没有努力或者不够努力。努力似乎很重要,但是我们好像很少会直接地告诉孩子努力是什么。当这个概念不明确的时候,可能很多东西都是努力,早起、晚睡、吃苦等等,不一而足。结果你会发现,要么孩子越来越不努力,越来越叛逆;要么孩子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知所措。进一步发展下去就是矛盾的爆发和矛盾的不可调和。

其实努力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东西,说起来它还相当的简单。努力是什么?努力就是坚持,不断地坚持,仅此而已。我们看到的什么“闻鸡起舞”啊,“头悬梁锥刺股”啊,甚至说“凿壁偷光”啊,都是努力的表象而已。换句话说,一次的闻鸡起舞不叫努力,偶尔的头悬梁锥刺股也不叫努力。努力就是他能够长时间的坚持或者叫阶段性的坚持。在目标期内能够坚持下去那才叫努力。所以,努力就是坚持,不是其他的,也没有更多其他的。

如果非要再进一步的话,我们可以问一下,坚持是什么?其实坚持首先就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及其外在化。孔子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这种品质外在形象化。包括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梅、竹、菊等都内涵着一种坚韧一种不屈,都是一种坚持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坚持就是坚韧不拔,就是威武不屈的外在行为化。其实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坚持就是一种人身所具有的高尚的精神品质。

而如果回到个体行为层面来,坚持其实就是个体的自律,就是古人所说的“慎独”,“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没有自律努力根本谈不上,更不用说取得什么成就了。而自律的基本面就是在你不受外在约束时你在或者你将要做什么。很明确,每个人在群体中都会受到外在的约束,个体行为就会趋向于大众化和自我完美。换成荀子的话就是“化性起伪”,“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而“伪”就是人为,就是个体对于真实自我地掩饰。人什么时候才是真实的,你独自一人时,所以你面对自由的诱惑时,你能够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就是坚持,就是努力。

不过,能够做到“慎独”其实更是个体的自我强大的表现。而坚持从其本质来说其实就是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坚持的最佳表述。当坚持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时,那就是一种德,作为一个不断努力奋斗的人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贤者。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坚持本质上是一种自强,它更来自于自强。

总之,正如《论语》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努力不是说说而已的东西,努力就是你对于目标不懈追求,就是你执着的坚持。这种坚持生于个体内在的高尚品质,成于严格要求自我的自律,最终内化为个体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在现实中,我们要告诉孩子努力就是坚持。当你开始追求就不要停下追寻的脚步,要学“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至成方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4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