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病人不断朝她脸上吐口水,她却说最清楚他们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王丽通讯员张毓徐乐斌
杭州下城区朝晖街道塘南社区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简单朴素的桌子,桌面干净整洁,只有一盏台灯、厚厚一叠病人档案和定期走访记录,每一页都详细标注了病人姓名、病情治疗进展、病人服药情况等,记录工整、一丝不苟。这,就是章梅珍的办公场所。
74岁的章梅珍不是社工,她的身份有些特殊,在塘南社区,所有的精卫病人都是她关照的对象,是的,她是一位精卫医生。
从医40多年,几乎每天都和精卫病人接触,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个中的不易与艰辛。很多病人控制不住情绪,会对医生恶言相向,甚至会动手、吐口水。
面对这样的病患,章梅珍却日复一日地坚持了下来。她说,很多人对精卫病人谈之色变,如果连医生都不去管,那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图:章梅珍)
●发病的病人不断朝她脸上吐口水,她说最清楚这群病人的就是我,我不去谁去?
74岁的章梅珍头发有些花白,和蔼可亲的她总是戴一副老花镜,若在小区里与她擦肩而过,会把她当做一位普通的邻家老奶奶,很难将她同精卫病人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医生生涯联系起来。
其实,20多岁刚出头那会儿,章梅珍便是医院的精卫护士。年,退休后的章梅珍被安排到朝晖街道从事管理精卫病人工作,年来到塘南社区。住在德胜新村附近的她每天要坐半小时公交来到社区。塘南社区是个老社区,人口基数大,精卫病人也较多。在章梅珍的病人档案里,共记录着50多位精卫病人的病情。
每天章梅珍都要挨个给病人打电话,询问他们服药情况、身体状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遇上情况不是特别稳定的以及需要详细了解病情进展的,她就会亲自上门走访。也有一些病人不愿意透露个人隐私,拒绝她上门的,章梅珍就会耐心沟通,打消疑虑。
“我知道的,精卫病人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异类,其实这是偏见。精卫病人同样需要尊重,尤其是来自家人的关爱和社会各界的善意。”章梅珍淡淡地说着,可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一路的艰辛和不易。
社区里有位精卫病人,刚开始接受治疗时,对医生很抵触。面对章梅珍,情绪失控的她不断朝章梅吐口水,甚至恶语相向。章梅珍没有轻易放弃,一直耐心劝说,最医院就诊。路上,外表坚强的章梅珍偷偷地抹了眼泪。“有时候我也会想,我就是一个普通退休老人,我究竟图个啥,可是想到病人,不管程度怎么样,家人朋友总会谈之色变,躲开离得远远的。其实只要多加关怀,按时服药,正常生活都没有问题。病人本就可怜,如果连医生都不去管,那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章梅珍一路坚持到了现在。每当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和发作的危险时,她都冲在第一线,她总是说:“最清楚这群病人的就是我,我不去谁去?”
●她是病人的医生,更是他们的亲人
50多位精卫病人,章梅珍都会尽可能地上门走访了解更多情况。在塘南社区的社工们看来,章梅珍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有时候她更像是亲人,对病患们给予无私的关爱。
社区里有一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付女士,她就是章梅珍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