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发条原则还在大包大揽掌握这个原则,让
前几年王健林一张一天的行程单引起热议,从行程单上来看,王健林早上4时起床,一天之内飞了两个国家三座城市。
再对比王健林,李彦宏每天五点多就“被机会叫醒”,连90岁才退休的李嘉诚,每天也竟然要工作16、17个小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富啊,大佬们都这么卷了么?我们普通打工人该何去何从?
然后想想,比你有钱的人还比你拼命,你又打了鸡血似地投入下一步的工作,无休无止。
这些年,不论是朝阳企业,还是夕阳企业,他们的口号都是“再努力一点”。
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老板,每一个一流员工,每一个挣扎着不想落后的人,他们的口号也都是“再努力一点”。
我们希望能比所有人都工作得更久、更快、更努力,并对此抱有病态的自豪感。这已经在各行各业内形成了风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卷来卷去,好像你不加班,不打个卡健身,不做点副业都应该自惭形秽。
而对于创业者来说,不知不觉中,原来自己创立公司时候骄傲地写下的点子,创业计划,好像都变成了模糊的记忆,遥不可及。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回头想,是不是该停下来反思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发条原则》这本书中,作者认为这时候,就要停止大包大揽,精简企业流程,把企业交给一个符合你目标和价值观的高效团队去运营,让企业像上了发条一样运转。
作者,迈克·米夏洛维奇连续创业,曾创立并成功卖出两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出版了《绝对利润》《南瓜计划》等百万级畅销书,帮助了众多创业者打破困局。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研究和企业咨询经验,以“4D混合”模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套企业自动运营7步方法论,这本书将告诉企业领导者,怎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怎么规避不重要的工作,以及怎么拥有区分二者的智慧。
这本书起源来于作者收到一个求救信,对方开了一家幼儿园,但挣不到钱,被折腾得焦头烂额,求助人的话说,他不仅债务破产,灵魂也要破产了。原来他得了双侧肺炎,幼儿园连清洁工都请不起了,自己在拖地擦枪,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工作和企业,但却陷入了困境。
明明已经倾尽全力,却仍然身心俱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
加班加点回来,就想葛优瘫,感觉身体被掏空。
高强度,重复循环的超负荷工作挤占了所有的生活空间,踹息的机会都没有了。感觉工作就是一种慢性自杀。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毒鸡汤,大肆炒作企业大佬们的奋斗史,好似努力跟成功划上了等号。
他们说,不懂演讲的作家,不是一个好学者;不懂文案的设计,不是一个好的策划师;不懂产品的运营,不是一个好编辑。经常得同时处理多件事,时间、角色、精力被不断切割,自己就像是一台电脑——CPU都快烧了。
哪怕休假途中,还抱着笔记本不放,根本没办法安静地享受假期。
为什么明明已经很努力,却仍然身心俱疲?
其实不止“打工人”,很多企业创业者也一样,一天到晚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企业领导者忙着给员工收拾烂摊子,擦屁股。
其实,大多数企业家都属于强势型领导,喜欢包揽所有事情,即使雇佣了了员工,仍然要花很多时间去教他们怎么做。经常性收拾烂摊子的结果是,团队没有自己的决策和抗风险能力,陷入领导者越做越忙的怪圈。
这个怪圈又叫做“生存陷阱”。
它是指企业为了处理紧急工作,无视重要的工作,形成了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掉入生存陷阱后,你将不断地应付日常突发状况,以维持企业生存。
而发条型企业将助你逃离生存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科的创始人王石,也曾一度陷入这样的怪圈,个人与企业深度捆绑,外界盛传离了王石,万科将不复原来的万科。
直到王石检查出血管瘤,那年他才44岁。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医生的话让王石的脑子里有一瞬间的空白。缓过来时候,他开始着手规划给自己放长假——他想要给自己一段空闲时光,去西藏旅游,去爬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不容易。但他仍然下决心,在年,还不到50岁的时候,就把万科CEO退了,
年,52岁的王石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除了等山外,飞滑翔伞、皮划艇等多项户外运动都被他玩了个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他成了企业家中运动爱好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将时间分成三份:三分之一在工作,三分之一在登山,三分之一在国外。
“放着公司不管,我跑去登山、划赛艇、学英语,那公司不是也搞得挺好的。应该学会休息,不是单纯的度假、放假。其实发呆有它的道理。”
对于个企业来说,只是休息就可以么?当然不是。
那么,要怎样摆脱这个生存陷阱呢?
建立4D模型,摆脱事无巨细
作为全世界最勤劳的民族之一,不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祖传教诲,我们国民历来将“吃苦耐劳,死磕”奉为圭臬。
但作者认为,作为企业来说,不懂经营,你就只能干到死!
王石也说,“我们的民族不会休息。创新来自于休息,不会休息不可能会创新的,也不可能对生活有持续的热爱。”
书中说到,不是更努力地的工作,是更聪明地工作,以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目标,即提高组织效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是指企业中所有的齿轮咬合在一起,提高组织效率就是通过规划实现公司资源协同工作,最大化产出。意味着把团队中最有天赋的员工分配到最重要的工作上,统筹资源,完成最重要的的工作,而不是最紧急的工作。
提高组织效率,是建立发条型企业很重要的一环。
怎么提高组织效率呢?
《发条原则》中给我们提炼了一套时间管理的4D模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个人的工作,按照工作四个不同阶段,可以分为4个D:员工要么在执行(Doing),要么为他人做决策(Decisions)要么把工作赋权(Delegating),要么在规划(Design)。
将这些时间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分配,就可以得到独属于每个人的4D模型。把每一个人的4D模型集合起来,就组成了企业的4D模型。
对于企业来说,最理想的4D模型为80%执行、2%决策、8%赋权以及10%规划。
如果把企业规划成自主运转的模式,就需要掌握4D模型,你得搞清楚公司的4D模型是什么,并通过发条原则,不断地优化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七步优化组织效率,实现企业自主运转
找出模型以后呢,作者又总结了7个步骤,优化组织效率,实现企业自主运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步:搭建4D模型
前面说了,对于企业来说,最理想的4D模型为80%执行、2%决策、8%赋权以及10%规划。
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企业当前在执行、决策、赋权及规划上的时间分配设定标准线。作者认为大量的时间用于执行,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剩下的时间需要被分配在管理和引导企业方面。
我们就可以参照这个模型,对企业时间重新分配。
第二步:宣告企业的蜂后职能每家企业都存在着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核心部分,它被称为蜂后职能(QueenBeeRole,简称QBR)。
蜂后是蜂群扩张的关键,每个蜂巢只有一个蜂后,她的任务是产卵,如果产卵顺利,蜂巢就能轻松地扩张,反之就会陷入危机。怎样明确QBR?书中说到用六张便利贴,把自己工作中最重要的六件事情写下来。然后一个一个排除,那么最终剩下的那一张便利贴,就是必须完成的关键工作。
第三步:保障并履行QBR明确QBR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优先保障QBR,让QBR得到充分履行。
如果一家企业困于繁杂的事务,这虽然不会使企业突然倒闭,但是公司员工承受的无情压力确实会导致慢性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录制工作方法为了确保企业的4D模型和QBR顺利运转,管理者应该将工作体系化,建立标准作业程序sop是个好方法。
它可以把你使用过的最佳方法以最简单的方式传达给团队成员。不过这个程序需要不断修补和完善。
第五步:平衡团队
企业就像生物体,会生长,会收缩,会变化。为了达到最好的运转状态,就需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去。
最佳的公司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更像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节点,发挥做大的强项。
第六步:明确服务对象你已经知道了企业的最佳4D模型和QBR,也平衡了团队去运行它们。那么现在,我们就该想想瞄准哪些受众了。
要辨别出哪一类客户是最佳服务对象,确定最少数量的产品和服务,最高质量的呈现。
第七步:监控企业
发条原则的最后一步是,以正确的指标考察企业。如此一来,当企业需要调整时,你才能从企业外部发现问题。
可以给予给自己四周的假期,让企业在一个周期内发展变化来综合考量。
写在最后
生命不在于活了多长时间,而在于创造了多大的影响力。
临终时,我将问问自己,是否完成了生活的目标;作为独立个体是否有所成长;是否真的帮助到了其他人;以及是否曾深深地、积极地去爱家人和朋友。或许你会问同样的问题。
如果你也疲于奔命,也被忙碌的工作搞得晕头转向,亦或是为企业的持续运转焦头烂额,建议你读一读这本《发条原则》,相信有更多收获。
摆脱事无巨细,重新规划,找到内在驱动力,说不定就能像发条一样自主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