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我在故宫讲文物做一个故宫志愿者有多美
不同的展览,每周相同的周四上午,遇到不同的游客,再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向他们介绍宫中的文物。与每位故宫志愿者老师一样,我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凝集溪流,汇聚成河,在故宫,每一位志愿者的点滴奉献都将汇聚成文化的洪流,引领更多国人重拾中国之骨气,再振中华之文明。
从小就与故宫结缘
北京故宫也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座皇家宫殿。年恰好是紫禁城建成年。
每次走在宫中,秩序井然的宫殿布局以及雄伟壮观的木结构建筑群总能使我感受到庄严肃穆的皇家气派。偶尔我也会寻觅宁静的地方,仔仔细细地观察宫中并不引人注意的古代文物:一棵古树、一座桥、一个铜缸、一尊小雕像、一口小枯井……看到这些,我内心中总会懊恼为什么小的时候没能早些就看到它们。
因为父亲是故宫人,跟着父亲便可以随时出入故宫。大约三四岁时,我就跟着他在宫中看各种展览,上学后的每个寒暑假,故宫也是一定会去的。回忆童年,我的印象中却只有酷热的天气和拥挤的人群。那时候我父亲工作的部门叫陈列部美工组,他的本职就是做展览的说明书写工作。那个年代不用电脑,所有的展板、题目、文字说明都是要用毛笔书写。在几年前我带总公司的美国人游览故宫,在“石鼓馆”中看到了父亲写的说明文字。前阵子的故宫“郑振铎捐献文物展”游览时也看到了当年父亲的字。
石鼓馆(上)和“郑振铎捐献文物展”(下)中本文作者父亲王中平书写的说明文字
现在,故宫内依然可以看到父亲写的字。在珍宝馆出口附近有一口很有名的井,就是“珍妃井”,当年年仅25岁的珍妃殒落于此。她的姐姐瑾妃为了纪念她,写了“精卫通诚”四个字,还立了一个“珍贵妃之神位”。到了民国初年,珍妃井北边的穿堂东间,仍供设着珍妃牌位。在修复珍妃井的时候,我父亲重新书写了珍妃的牌位。我每次走到珍妃井,都会感叹:这位性格刚强,秉性耿直,在动荡年代顽强支持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女子,她在世的时候一定也曾拥有过阳光一般的笑容,温暖着年轻的光绪帝。然而“戊戌变法”没能挽救清王朝的没落,“百日维新”之后,珍妃香消玉殒,投井身亡,被押赴菜市口刑场的变法“君子”们也成了刀下之鬼。如今,戊戌变法已经过去年了,往事早已变为尘封的历史,但每一位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奋斗的勇士,都值得我们敬佩。
修复珍妃井时期,本文作者父亲王中平重新书写的珍妃牌位
故宫志愿者考试,第一次我没有考过
求知的路上来不得半点儿虚伪与浮躁,否则就会跌跟头。小时候我有机会在故宫中任意学习,可当初显然没有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两年前上网浏览,发现故宫正在招募志愿者,我眼前顿时一亮,决定要成为一名故宫志愿者。我从小就泡在故宫里,自以为很多知识、典故早已烂熟于心,一定能胜任志愿者工作。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报了名,随后又顺利地经过了培训、分馆等流程,到了最后考试阶段。我被分在了陶瓷馆,当时的陶瓷馆按照陶瓷发展史陈列,我便从距今~0年的陶瓮学起,按照陶瓷发展的脉络梳理至民国时期。历朝历代的每一件陶瓷精品,无不体现了当时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由陶到瓷制作工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瓷器发展的潮流也反映了各个时代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演变:青釉羊彰显魏晋人清风道骨,北方的白瓷与南方的青瓷争相展现隋唐人民的开放包容,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则体现宋时清雅与世俗共存,元代青花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明清时代各色釉彩的发展体现登峰造极的瓷文化。
最初我以为志愿者考试并不困难,再加上自己从小在故宫内耳濡目染,一定能轻松通过,所以简单学习了一些陶瓷基本知识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没有通过。我的主考官是故宫宣教部的孙晓晔老师和资深志愿者张甡老师,张甡老师就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期《国家宝藏》中为大家讲解乾隆朝各种釉彩大瓶——“瓷母”的故宫志愿者。考试过程中他提出了很多问题:烧造的温度,釉水组成成分,烧造的次数,釉水中何种金属充当呈色剂、助熔剂?为什么红陶是红的,灰陶是灰的?很多问题都把我难住了,这时我才意识到以前掌握的知识连入门级都算不上。
故宫志愿者登上央视节目《国家宝藏》的舞台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我便开始跟随张甡等多位志愿者老师学习陶瓷知识,备战第二次考试。随着接触的志愿者老师越来越多,我发现故宫志愿者团队简直是卧虎藏龙。每位老师都知识渊博、乐于助人。他们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慨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比如一个小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可能一些人只知道它拍出了2.38亿元的天价,但它体现的帝王家子嗣绵延的愿望与成化皇帝的心境却鲜有人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考试我顺利通过,正式加入故宫志愿者行列。回望自己挑灯夜读的日子,我不禁感叹于故宫人工作作风的严谨,提醒自己也要时刻学习,用更加专业的知识服务来往的游客。
见缝插针,讲解故宫瓷器之美
等真正开始志愿者工作,我才发现实际的讲解工作与预期大不相同。开开心心去上岗,却看到大部分游客进陶瓷馆转一圈儿就出去了。有时我主动上前去介绍一些有故事、又有“颜值”的瓷器给经过的游客,有的游客却躲着我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之后便选择悄悄跟在游客身后,听他们议论,“这些假的吧……”“这有啥可看的,瓶瓶罐罐的……”“这都坏了,缺一块儿还摆着……”“这大盘子大碗的,干嘛用的?”“吃牛肉面用的吧,哈哈……”我一边听就一边找机会,见缝插针向游客们解释,“故宫展出的文物除了标明的复制品外,在此展览的都是真品,故宫光陶瓷类文物就有36万件,因此实在没有必要把复制品展出给大家”、“每件展品都有它的故事,想了解,我给您细细道来……”、“我们看到已损坏的陶器,有的被石膏修复,但有的部位有缺损,缺损部位不好判定原器物最初的形态,不能贸然修复”、“瓷器有陈设器和使用器,有些大形器物也可用作祭祀使用”……听了这些解答,有一部分游客开始愿意听我讲解,还有一部分游客笑一笑,说声“谢谢”就走了,当然也有游客依然面无表情,直接走开。时间长了,各种状况我都习惯了,一如既往见缝插针地主动讲解,尽量让游客不枉此行。
在各类游客当中,寒暑假的学生们是很喜欢听讲解的。这令我感到十分开心,可遗憾的是他们能够停留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在讲解过程中,我还幸运地遇到过很多专家学者。在延禧宫的哥窑展,我遇到了各地有名的瓷器收藏家、鉴赏家、研究学者,还有杭州叶氏哥窑两兄弟。那年,延禧宫很火,只可惜人来人往缘于电视剧《延禧攻略》——蜂拥而至的游客希望在延禧宫看到电视剧里“魏璎珞”的影子,而不是哥窑瓷器。我不禁感慨,中国文化中真正美的东西呀,你要沉睡多久才能让炎黄子孙认识你呢?难道你就只愿这样静静地守候着,只为懂你的人展示美丽吗?
延禧宫展出的哥窑瓷器
外国朋友的疑问,曾让我无言以对
从正式上岗至今,我讲解了延禧宫的《五大名窑——哥窑》、《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景仁宫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瓷器》,除陶瓷外还讲解了《清初四王山水》、《几暇怡情——乾隆与词臣书画展》以及《清明上河图3.0动态展》等。从瓷器馆到延禧宫,再到景仁宫,从陶瓷专类讲解员到能够服务书画展,我的故宫志愿者之旅还在继续。
前些日子,一位今年新加入志愿者团队的杨老师高兴地拉着我说,正是因为在哥窑展听了我的讲解,带着对瓷器的热爱,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加入了故宫志愿者团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正是故宫志愿者的写照!
几年前,我曾教授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学习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他们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在一次书法课上,一位外国朋友问我是否每个中国人都会用毛笔写字或者画画。我说不是,只是感兴趣和喜欢传统文化的人会学习。外国友人追问这些学习书法与绘画的人占比是多少。我估计了一下,回答说大约有20%-30%。他表示,“那按照这个比例,能够传承的人还是很少啊,你们中国自己的文化,中国的年轻人自己都不学习,那指望谁给你们传承呢?”面对这样的疑问,我竟感到无言以对。
王佳丽教外国朋友中国书画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总能吸引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我的一位巴西朋友迷恋中国书法,特别是行书。他阅读过很多中国书法方面的书籍,观看行书作品时还会揣摩书法家的心情。我带他去故宫游览,他对各种碑帖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可见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现在,我从志愿者活动中找到了能够回答外国友人的答案。随着国家的号召,博物馆热已经到来,以中国年轻一代为首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启了传承中国文化之路。那将是更广阔的路线,打通历史与现在,连接着每一个中国人,也将中国和世界紧紧连系在一起。
再回到故宫,熟悉的断虹桥边上是一棵即将迎来自己岁生日的明代古树。元代的桥,明代的树,古树吐新芽,彰显着无限的生命力。古树的精神不也正是中国人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