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陶渊明隐居并非本愿实际满含无奈,这两首诗

发布时间:2022/9/12 15:35:18   

自接触陶渊明的诗词开始,我们就认定他是一位伟大的隐士,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让我们彻底失去认知他的机会和想法,只是单纯地将“隐居”“名士”这样的标签贴在陶渊明的身上,毕竟他入选教材的诗文过于“田园化”,比如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桃花源”,再如披星戴月的耕种生活,远处良田桑竹,近处炊烟袅袅、狗吠鸡鸣,读之眼前不自觉就浮现出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只会用“田园诗人”“归隐”这样的词来形容他。

但对于陶渊明来说,他并非只是一个隐士,还是一个充满矛盾、个性饱满的人,绝不能单独用“隐士”“田园诗人”来轻易定义他的一生。熟悉他的人一定了解他多次做官、辞官的经历,先是游宦各地,出任州祭酒,后不堪吏职,辞官回乡;后因家族关系投靠桓玄,本想着可以实现仕途抱负,却因母亲去世不得已再次辞官。

待到三年丁忧期满,他隐约听说桓玄威打算逼晋安帝禅位,所以转投镇军将军刘裕,虽然顺利有了一官半职,但此时他越发矛盾,既想建功立业,匡扶东晋王朝,又想摆脱官场束缚,回归山林。同时,我猜他也有羞愧心理,毕竟现东家刘裕和老东家桓玄是敌对势力,陶渊明夹在其中一定左右为难,便更迫切放弃仕途,去过归隐生活。

纵观这些经历,陶渊明心理经历了试探、失望、希望、被动、主动、再次失望的反复过程,这要是常人定会发疯,但陶渊明还有最后“一张牌”,那就是不问世事,在现实中找不到归宿,那就去寻找理想中的“乌托邦”吧!所以,大笔一挥为无数后人创造了一个美好静谧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没有战斗,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官场险恶,也无需阿谀奉承曲意迎合,自给自足,无问西东。这里,我们大概能看出陶渊明最后归隐的曲折过程,他不想建功立业吗?他不想在东晋王朝发光发热吗?当然想!这点我们从他的《读山海经·其十》中便能参透一二: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虽小,却可以拼命衔石填海;刑天即使被砍去头颅仍怀揣“猛志”,不停地舞动着盾斧,完全诠释了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志向。“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想要实现,就要不忘“昔心”,敢于拼搏奋斗,因为时不待我。整首诗在歌颂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悲壮却又不失希望,倘若不告诉你作者,你或许怎么猜也猜不出它出自“田园诗人”陶渊明之手吧!精卫和刑天就是他崇拜的英雄,战乱年代,更迫切需要这种辅助君王、安邦兴民的英雄,这首诗正是陶渊明出仕理想的真实写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实力派书法可定制淘宝¥购买

除了这首诗,陶渊明在晋朝被刘裕彻底摧毁之后,心痛不已,却又不敢多言,悲痛之时写下《拟古九首》,其中一首和《读山海经·其十》一样饱含出仕之志,读之让人更加明白其苦衷和无奈。原诗如下: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这四句豪言壮志,让人想到仗剑走天涯的诗仙太白。在晋朝灭亡之前陶渊明已隐居多年,当得知晋朝最终覆灭的现实之后,他还是忍不住悲痛不已。想到昔日豪情万丈,云游四方,抱着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如今彻底化为泡影。既然不能在朝廷和晋朝同生死、同存亡,那就学学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学学易水边刺杀秦王的荆轲。

但是现实残酷,知音难遇,并不是所有仁人志士都能像伯牙和庄周一样遇到懂自己的“知音”。贤士知音难再得,“我”又何必伤心于没能大展抱负呢?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能重新认识陶渊明。他和所有有志之士一样渴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但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何其多?想要获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2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