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习性 >> 中国文学史连载3古代神话传说
第二章古代神话传说
第一节几个古代神话传说
一、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
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曰精卫。故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博物志》)
炎帝之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述异记》)
君山,洞庭之山是也。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帝女遣精卫至王母,取西山之玉印,印东海北山。(《太平御览》引博物志语)
愚公志、精卫情,锲不舍、持以恒。(《三字经》)
以蠡测海,喻人之见小;精卫衔石,比人之徒劳。(《幼学琼林》)
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一只小鸟,衔西山之木石,想那木石也不过是一粒粒的小石子和一段段的小树枝罢了,要想将东海填平,就如同痴人说梦,何况从西山飞至东海,投下一粒石子,再飞回西山。如此反复,其过程又是何等的艰辛。小石子、小鸟、路途遥远,面对的却是茫茫无尽的大海,这一幅画面,构成了弱小与强大的明显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完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基石之一——那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精卫填海的传说被后代不断的演化,从而形成了两种态度,一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韧性,亦即整个华夏民族的精神。精卫填海和《列子》中的愚公移山进入了我们的教材,成为了孩子们精神教育的范本,在弱小的心灵世界逐渐扎根、发芽,成为了努力不懈的代名词。而另一方面,在成人的世界中,却出现了对精卫填海最终徒劳无功的一种悲观消极的心态,这种心态也时常会出现在对儿童的教育中,告诉他们不要做傻事,不要做无用功,这就是“精卫衔石,比人之徒劳”出现在《幼学琼林》中的原因。我们成年人面对同一事物时都会自相矛盾,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正确教育孩子们呢?
就精卫填海本身的神话传说而言,有三点值得引起后人的注视。一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持之以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体现;二是弱小者面对强大者时应该具有的心态,亦即不畏强敌;三是精卫的“冤禽”,溺而不返的冤屈需要得到某种发泄和申诉。这三种情况混合交织在一起,为后代文人的诗歌在抒情方面提供了诸多的典故素材和寓意寄托。
陶渊明有《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中有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在于将精卫和刑天并举,不仅仅描绘了其志气常在的精神,而且将这种精神与自身相关联,从而达到精神共鸣与情感认同。
而齐梁时期的诗人范云更是将精卫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起来,用以抒发爱情的悲剧。
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望织女》)
到了唐代,先有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将精卫的故事运用到边塞诗作中: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精卫》)
借此来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情怀。
而后有韩愈写《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对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到了宋末,元好问将精卫悲冤的意象与战乱的民族精神对接,抒发了苍凉悲壮的气氛与报国无力的遗恨:
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真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杰今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而后,元初的张昱作《感事》,将精卫填海的悲冤化作自身的伤感与无奈来抒发自己的悲痛情感: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精卫填海的传说在中华民族代代流传,主要是依托于我们这个民族自身的某种个性、精神的不断延续,即锲而不舍、坚韧不拔、不畏强敌。至于在文学作品中,将此种情结不断扩充、移位,从而赋予新的内涵,完成文学作品所代表的新意象、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