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品和瑰宝,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山西自古地灵人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各色人物层出不穷,由他们的经历衍生出的成语数不胜数,想到这个人,就会想到关于他的成语;想到一个成语,就会想到这个人。
表里山河表里山河:意思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表里的意思是内外。而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最早用于形容晋国(今山西)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太行山八泉峡景区
五台山风景区
北岳恒山
乾坤湾景区
老牛湾
女娲补天女娲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女娲补天的相关传说,在上古奇书《列子·汤问》、《淮南子·览冥训》、《山海经》上均有记载。早期的女娲补天,与共工大战并无交集,不但没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关键字,对于天塌地陷、发生灾难的原因,没有明言记载,语焉不详。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谈天篇》利用“共工怒触不周山”为背景原因,完善情节解释了“女娲炼石补苍天”中缘何天塌地陷、发生灭世灾难的理由,至此,女娲与共工,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
长治天台山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用来比喻一个人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山海经》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发鸠山位于长子县城西25公里,是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山峦之一。
长治发鸠山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形容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书中记载:“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故事以北山愚公作为主人公,而山西阳城正好处于太行、王屋二山的北面,河南济源却在两山的南面,所以北山愚公要走出大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非移山就没有出路。济源到豫南不需移山,故此,愚公的故里就必须是在阳城。
王屋山风景区
尧天舜日尧天舜日:尧舜都是上古时代著名帝王,在它们的治理下国泰民安,百姓和乐。尧天舜日原用以称颂帝王的盛德。后来比喻因为帝王的英明统治让国家呈现盛世。
尧(前一前年),祁姓,陶唐氏,名放勋,起初被封于陶,后迁徙到唐今山西临汾和襄汾),所以又称唐尧,中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
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因为人贤德,孝敬父母,勤劳躬耕,被尧选拔为继承人。都城在蒲坂(今山西永济)。《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临汾尧庙
君无戏言君无戏言:意思言而有信,不会说了却做不到,说到就一定做到。
据说,西周初年,周成王还小的时候,与弟弟叔虞玩耍。他摘了片梧桐叶剪成圭状,送给弟弟叔虞说:“我把这块地封给你。”大臣就开始张罗着给叔虞挑个日子,搞个封国仪式。周称王说:“我就是说着玩的,你们不用当真。”大臣说:“天子无戏言。”然后就把叔虞封在唐国。叔虞的儿子改唐为晋。这就是晋国的起源。
晋祠
秦晋之好秦晋之好:比喻两家结为婚姻关系
这个故事源自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多次联姻,互相嫁娶。第一次,晋文公的姐姐伯姬,嫁给了秦穆公;第二次,秦穆公的女儿怀赢嫁给了晋文公的侄子公子;第三次,秦穆公为帮助重耳复国,把女儿怀赢嫁给了晋文公重耳。段时间内高频次的婚姻往来,将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紧紧地拉在了一起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就听不到。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唇亡齿寒唇亡齿寒:意思是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就给虞国国君送了大量的美女珍宝,请求虞国借了一条道给晋国。晋献公派兵经过虞国灭了虢国后,班师回朝的路上,顺便就又把虞国也灭了。在晋献公请求借道的同时,虞国的大臣宫之奇对虞国国君说:“虢,虞之唇也,唇亡齿寒,晋今日取虢,而虞明日从而亡也。”意思是说,虢国与虞国,好比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嘴唇没了,牙齿就感到寒冷。晋国今天灭了虢国,明天可能灭的就是虞国了。但是宫之奇的话,虞国国君没有听。最后果然应验了他的推断。
病入膏肓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医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而晋景公在刚送走医生后没多久,去上厕所,结果不幸掉茅坑了,死了。
不食周粟不食周粟:不吃周朝的粮食。形容气节高尚,誓死也不愿与非正义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周武王伐纣时,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河东狮吼河东狮吼:比喻妇人妒悍。
河东,即为山西运城一带。这里有个女人,姓柳。性格强、嗓门大。嫁给了一个湖北人陈季常。陈季常平常为人比较洒脱,经常邀请朋友来家,还招些歌姬唱个小曲啥的。有一次,好友苏东坡来他家,见到这位柳氏正在大喊大骂,把个陈季常吓得手一哆嗦,手杖也抓不住了。苏东坡就开玩笑地写了首诗: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运城盐池
楚材晋用楚材晋用: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割股奉君割股奉君:形容对君主忠心耿耿。
晋文公重耳在国外流亡长达19年。在最困苦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饥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的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这才问从哪儿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介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得泪如雨下。
但是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后,封赏功臣竟然把介子推给忘了。等他想起来的时候,介子推已经隐居绵山不出了。重耳为逼介子推出来,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肯被火烧死,也不出来邀功。
介休绵山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原指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山西高平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鹿死谁手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东晋时代,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高祖(刘邦),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太祖(曹操),从三王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决雌雄,较量高下,未知‘鹿死谁手’?”
数典忘祖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左传·昭公十五年》载:周景王十八年(鲁昭公十五年),晋大夫籍谈出使周王室。宴席间,周景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谈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周景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说列举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职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