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形状 >> 清明小议狱中诗以纪念先贤
狱中诗近代最有名的非谭嗣同《狱中题壁》莫属: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首联两典,诗人所寄与读者各解未必相同。张杜皆劫后余生,诗人愿康梁王等作继续完成未竟事业之“去”者,自身愿“留”以成中国变法留血之始者,此间去留,真如昆仑巍巍。
同为六君子之杨深秀,有狱中诗:
久拼生死一毛轻,臣罪偏由积毁成。
自晓龙逢非俊物,何尝虎会敢徒行。
圣人岂有胸中气,下士空思身后名。
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
额联亦两典,以退为进,盖诗贵曲也。其中所重与谭诗不同。末联忧国之心真可谓是死而未已,是真国士。
谭杨稍后亦有狱中人物名重一时,其诗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兆铭刺杀摄政王未成被逮,自忖必死,狱中作绝命诗豪气干云。其后所为为千载不耻,上海《大美晚报》主编朱惺公改其诗为“曾经慷慨歌燕市,当年从容作楚囚。恨未饮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所添八字如刃,虽是讽刺,何尝未有一丝惋惜。
谭杨前六百年,文天祥抗元战败,狱中所作皆是绝杰之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照烁今古。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所列之人传承的正是华夏正气。宋以后的律绝言志用典渐多,可见榜样的力量,数千年华夏不乏道德文字更不乏穷时笃行之的仁人志士,诗中皆是明证。
比文天祥更早有名的狱中诗当数骆宾王的《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宋以前托物言志更多,骆诗虽有典,但重在物我一体。“饮高秋之堕露,清畏人知。”这是华夏传统诗人独特的高格。此后诗人言行一致,随徐敬业起兵。传闻武皇读骆宾王起草的檄文后竟以此责丞相有用人之失。当权者此类举动政治作秀的成份居多,但惜才之心亦有。武皇外,善耆帮汪精卫说情,刺杀对象载沣也同意了。忽必烈欲以丞相位招降文天祥,其间当确有惜才之心。
既入狱中,必是磨难,更甚者须直面生死,当时言语,多见初心。文山先生狱中诗云“谁知真患难,忽悟(一作遇)大光明。”大光明者,即是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狱中不忘,困境中不忘,一切境中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