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潮说六十八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澎湃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8 20:52:56   
治癜风一般多久能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616/7220829.html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的话题。

海洋文化,真的能成为引领沿海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吗?

地球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地球;资源不属于人类,资源属于地球。

纵观近代之后位居世界前列的大都市,我们无法否认一个事实:这些大都市几乎都崛起在世界各国沿海地区的入海河口与海湾交汇地带。既然如此,在世界视野下领略中国海洋文明,传承上古至今中国特有的海洋文明智慧、灵性与科学,弘扬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民族传统,用文化理念引领和促进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则属必然。我国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大、中、小城市。时间回朔到年前甚至再长一些,回望某一个城市兴起及发展到今天的事实,如果我们把其放在世界视野下讨论这座沿海城市的海洋文化,便不难发现文化这一“软件”的重要意义。

如黄海之滨的某城,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海滩、荒芜人烟的盐碱地,这里曾演绎了“精卫填海”的古老传说。2万年间,“沧海桑田”在这里交替十余次,如今一座国际化现代滨海新城即将在这里崛起。

这里古为海州之地,回首她的“前世今生”,无法否认它与海洋有着的无法割舍的文化渊源。古海州地区,春秋时属郯子国,战国时为楚地,自公元前年秦代首设“朐县”,立“秦东门”;三国时期朐县隶属东海国(魏国境内);晋时朐县亦属东海郡;南北朝时期(公元470年)设置青、冀二州;梁时改东海郡为北海郡;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治所在龙苴(今江苏灌云龙苴),辖六郡十九县。海州的诞生,标志着本区域从此有了独立的州级行政中心。唐代以后,除元代一度称海宁州外,其余各代基本上延称海州至今。

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向人们证实,年前~年前的古海州周围是一片海湾,这片海湾就是《山海经》中记述的“东海之外之大壑”。由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历史上黄河的多次夺淮入海、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的地壳抬升等原因,造成古海州地区海陆变迁活动频繁。

古海州沧海桑田的变迁从秦代以来沿岸港口的频繁迁移可见一斑。秦代时古海州是“秦东门”,为自然避风良港,称为古朐港。两汉时期海港迁至灌云县的龙苴。南北朝时期,龙苴为海道要津,一度作为海州州治,领6郡19县。唐宋时期,海州南面的岗嘴夹山口为重要军事要塞,至今留有镇官运亨通海防的古炮台,岳飞部将李宝水师就镇守于此。明代时新坝港逐步崛起,朝廷在此派有巡检司,以征收船工税。清末年间,青口港开始兴起,而地处临洪口的大浦自行开放,并得到朝廷的首肯。从这里向南的滨海之地便是黄河古入海口。民国间大浦港日渐繁荣,终于在年成为陇海铁路东端的第一个出海港口。

这座城市就是江苏连云港。

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也是沿海地区飞速发展的时期。一轮轮竞争、一次次排名昭示出残酷的现实。占尽天时地利的连云港,曾几何时落后了。“己追者渐远,追己者渐少”的窘境,将港城人从“得天独厚”的陈梦中惊醒。梦醒的事实告诉他们:无论你愿意与否,从海洋文化的缺失到提升海洋经济的内涵,用海洋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已迫在眉睫。

有历史学家这样评价:秦代的连云港海州地区与欧亚、西亚大陆往来密切,使连云港成为陆海文化的交汇点。在上古时代,连云港就已经产生了海洋文明。但是中华民族4多年来的农业文明强势,淡化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今天应该扭转其对海洋文明的冲击与淡化,使它们并驾齐驱,相得益彰。放大到世界视角,连云港如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壮大,首先要注重对古海文明原生态的保护;二是要有政策和机制保障,注重从文物的保护技术、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古海文明教育入手,从而使海洋文化成为引领城市发展与品牌的动力。

在文化学者的眼中,世界视野下的连云港的海洋文化”显然应该从一个更宽的视角来研究,不能再局限以往地域空间研究,而是要放在世界范畴探索其海洋文化发展问题。这种研究视野的放大,主要目的在于文化视角、文化价值、文化功能的扩大,不是简单的地理范围扩大。这是其海洋文化的创新和前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座城市的海洋文化建设及文化价值便会具有世界意义。同时也将表明:未来的海洋文化发展与繁荣,要在更加广泛的空间和领域,寻求其滨海名城文化力、影响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区域海洋文化与其城市海洋文化的联运及合作。

打造一座城市海洋文化品牌,是推动海洋管理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而作为城市品牌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更需要先进的海洋文化智力支撑,这对其他沿海城市不失为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明春,《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国土资源作协会员。

年入伍北海舰队,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华师大结业。撰有新闻、科普、散文、评论、传记、科幻等作品数百万字。

出版《海权论衡》《海洋龙脉》《纵横中国海》《海洋强国梦》专著,传记《一代宗师——赫崇本》,纪实文学《中国深蓝梦》,长篇报告文学《闯海的男人》,长篇小说《红海滩》《混沌》等30余部。央视纪录片《中国向阳红——向阳红09》《蛟龙潜深洋》撰稿,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撰稿人之一。

原标题:《潮说六十八|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0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