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国家文化细数古代文学著作,一定有你不知

发布时间:2023/3/4 15:19:2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浩瀚的五千年文明长河里,有无数闪烁着耀眼光辉的文化经典、文学著作。它们记录了整个朝代的兴衰存亡,或者帝王将相的行为举止,或者清廉之官的治世之风,亦或者将军将士的英勇顽强。本文将带你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去了解那些流传于世又惊世骇俗的史诗巨作。

《山海经》:《山海经》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奇的一本著作,《山海经》原22篇,但是现在仅存18篇,其中,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山海经之所以被称为奇书,不仅仅是因为它神秘的出生,更加因为它荒诞又富有神秘色彩的内容,其中包含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传唱千年的神话故事,还有关于地理、医药、物产、民族甚至祭祀和巫术等的记载。相传《山海经》是战国后期或者汉朝中期的作品,没有人知道这本书诞生的具体时间,也没有人知道这本书到底是谁写的。虽然里面的内容荒诞出奇,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任然能从这本书里面看到我们生活得世界的影子。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包罗万象,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所以这本书在现代也是很多史学家、民俗研究者、药理、矿产等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

《周易》:即《易经,》《周易》这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本奇书,为什么说它是奇书呢,因为它的思想理论几乎贯穿了我们祖祖辈辈乃至我们生活得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周易》主讲道,《周易》里面的思想几乎是古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标准。不管是后来的孔子、老子、孟子甚至是法家兵家学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周易》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周易》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活水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有评价说《周易》是群经之首。而同时,《周易》一书的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争议也非常大,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周文王姬昌所写,也有人认为是孔子所写,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本书成于西汉时期。若是在古代,这本书必定是风水大师们的必看书籍,熟读这本书并参透其中道理,不仅民间行走无妨,就是去战场行兵布阵估计也是行的。

《黄帝内经》:想必《黄帝内经》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中国古代四本医学经典之一,也是成书最古老的一部。这本书讲解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可以说在我们认识的中医里面,《黄帝内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医疗手段和病因病理。在没有现代医疗设施和医药药理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能够健康的生存几千年时间,《黄帝内经》的功劳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代这就是一计普世良方,救民水火流芳百世也非不可能。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不是一本书,而是特指先秦时期的一个时代,那时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巅峰时期,诸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你叫得上名字的和交不上名字的子,在这个时期,人才涌动,随便大街上一抓,你都可能抓到一个儒家或者墨家或者道家子弟。据说,诸子百家里面叫得上名字的都有家,而有古人记载,诸子百家实际上有上千家。而这些我们已经无从考证,而且时光流逝,经历了始皇帝焚书坑儒、经历了隋朝战火洗礼,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朝代更迭战火纷飞,能够流传至今已经是实属不易了。而这些珍贵的文字,正是指引了我们中华文化前进两千多年的思想精髓。

《史记》《资治通鉴》:将《史记》和《资治通鉴》放在一起是有原因的。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巨作,一个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司马迁,而另一本想来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为大家都知道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而资治通鉴的作者正是司马光。他们两人一个在西汉,一个在北宋,而他们又被称为“史学两司马”。史记是记载了从皇帝时期到汉武帝期间的多年历史的纪传体通史,而资治通鉴是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期间的年历史的编年体通史。这两本书在史学界的分量自不用我多说,我们仅来讲讲两本书类别的差别。史记作为纪传体通史,是用纪或传的方式,讲解帝王将相的生平事迹。而资治通鉴则是直接以时间为媒介,顺序讲解历史。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史记只讲人物事件,而资治通鉴则是以朝代时间为线索,不仅讲解人物,而且还搜罗人物的文学创作等的影响。

最后一本《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全书卷,作为一本嘉靖皇帝下令编纂的书籍,可以说它本身的价值就超过想想,然而永乐大典远不止它本身价值那么简单。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纂完成的书籍,是一本古典文学书籍集大成于一身的旷世大典。它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对文人骚客的吸引力有多大,当年嘉靖皇帝曾想誊抄一份永乐大典,可是没等到书抄完,他人却死了,而为了等誊抄完成,嘉靖皇帝的葬礼足足等了三个月。据称,这本旷世巨作被当成了嘉靖皇帝的陪葬品。后来郭沫若老先生一直在打嘉靖皇帝陵墓的主义,为的就是这本《永乐大典》。

中华古籍还有很多很多,诸如《诗经》、二十五史、《天工开物》、《四库全书》等等等等。你喜欢的古籍还有哪些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