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生活环境 >> 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
近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方向导向、评论标准、阵地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要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这为推进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
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首先要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这也是落实“双百”方针的基本要求。精神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作为精神重要载体的文艺,理应拥有最丰富的内容、形式、色彩、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马克思也曾说,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精神的太阳应该同样如此。文艺评论要探索这每一个启迪、每一抹色彩,通过理性关怀来呈现感性的丰富和深厚。
通过对“什么是优秀作品”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什么才是百花齐放和艺术民主:“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讲百花齐放和艺术民主,绝不是说作品可以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文艺作品虽不拘于一格,但一定要有格、要够格。这个格就是作品一定要发挥向善向美的效应——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一定要有以文化人的美育价值——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一定要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传得开、留得下,一定要在审美上有人民立场和人民趣味——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够格却不拘于一格、有态却不形于一态、为尊却不定于一尊,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百花齐放与艺术民主。
文艺评论要做到百家争鸣、学术民主,首先要坚持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与艺术民主。以文艺评论的方式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实际上,文艺评论的学术民主精神,也是人的认识和思维的有限性或受限性所决定的。恩格斯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按人的思维及其认识能力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因此,发扬学术民主,也是克服评论家思维和认识的局限,进行科学、全面、建设性的文艺评论的必然要求。
尊重艺术规律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懂得并尊重艺术规律,是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的基础和关键。科学、全面的、建设性的文艺评论,往往是遵循艺术规律观照文艺作品构建起来的。马克思指出,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把看得见的、只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文艺评论的任务也是如此,它往往从作品的、人的、社会的内部的运动或联系中去把握、阐释和评价作品。人们探求艺术规律,大体有三个基本路径:从艺术本身的属性去探求,从人的情感、心灵去探求,从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去探求。只有在把握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文艺评论,才有利于从创作活动内部的联系中去阐释和引领文艺创作,从而达到如庖丁解牛、扁鹊施治般的评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对艺术规律有着全面总结和阐发:“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这些艺术规律,不仅对创作具有深刻、长远的指导意义,对于建设性开展文艺评论也至关重要,它们既是评论家披文入情进入作品的视角和方法,也是评论把握、分析作品的重要方向引领和理论支撑。应当说,习近平总书记把握艺术规律的方法跟马克思一样,比较多的是从宏观出发的。整个人类的文艺运动,宛如一幅巨大的壁画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站在一定的距离来全面观察,注意掌握其全部结构和脉络,而不是像某些评论家那样,拿着放大镜就近观赏,陷入片面和庸俗经验的迷宫,结果除了看到一堆乱七八糟的线条和斑点以外,什么也没发现。当然,这不是说可以轻视对某些艺术规律做局部、微观的探讨,而是强调,只有高屋建瓴、综观全局,才能势如破竹、深入本质,从而展开更富有建设性的文艺评论。
尊重审美差异
古人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是讲对古籍的理解不可过于拘泥和教条;如果推广到文艺评论,则可以理解为读者对于作品的审美差异,针对的是审美判断上的教条主义和僵化主义。西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节制地(不滑向相对主义)去理解,这也是讲审美差异现象。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审美差异是一种客观、普遍存在的审美现象,也是文艺作品丰富性、蕴藉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在解读作品时,就应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审美差异,积极吸纳区别性观点,这样既可以使评论更为全面,也可避免作品的丰富蕴含在评论过程中流失。
实际上,即便同一位文艺家,也往往存在审美差异情形。鲁迅主张:“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尊重审美差异就是要讲全面性。鲁迅当年对有论者奉陶潜为“静穆”境界的典范不满。他指出,即便陶潜的诗,除“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证明他并非整天整夜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可见,评论家顾及评论对象之全篇、全人,在差异中去全面把握和阐释,是对审美差异的尊重,也是实现建设性评论的一个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人民中的单个人,无论是作为作品的表现对象,还是作为作品的评判者,他们除了有共同的审美表象或审美判断外,也会有差异化的审美表象或审美判断。这些差异在于他们的民族、阶层、时代、境遇差异,在于他们的修养、专业、倾向、趣味差异,甚至在于他们的性格、气质、性别、年龄差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的色彩有多么斑斓,文艺作品的色彩就应该有多么斑斓;社会的情境有多么丰富,文艺作品的情境就应该有多么丰富。从马克思观点看,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这就要求探讨的方式应随着对象的改变而改变。可以说,不搞专断和独尊,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以差异为基础不断凝聚新的审美共识、提炼新的美学原则,是文艺评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其获取人民观点的一条重要路径,当然也是其实现建设性的一条重要路径。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