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生活环境 >> 山海经神兽精卫鸟,炎帝小女儿,溺水后所化
精卫,又称为“精卫鸟”,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精卫原是上古的一个部落,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女娃部落遭到灭顶之灾,后化作精卫。
精卫的形象被描述为鸟身、人身、龙尾三者的结合,象征着其强大的生命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部分人都知道,在上古神话传说里,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后溺水而亡,化作精卫鸟。
根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再向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发鸠山,山上有很多柘树。山中有一种鸟,形状似乌鸦,长着带有花纹的脑袋、白色的嘴、红色的足爪,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
精卫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不慎溺入海里,再也没有返回,所以她(死后)化身为精卫鸟,常常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想把东海填平。漳水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入黄河。
精卫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悲壮的传说,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勇往直前。
这个故事反映了精卫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发鸠山是精卫的故乡,也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发生地。每年农历三月十八,长子县和长治县两县百姓,会共同祭拜三圣公主,即女娲或精卫女神,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数百年。人们相信,通过祭拜三圣公主,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平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