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2/5/13 18:34:33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www.0594ptaf.com/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作为妇孺皆知的熟语、成语,经常被引用。这两个熟语、成语的内容,均来自中国最古老的上古书籍《山海经》。多少年来,皆因为《山海经》被看作一部神话古籍,遂使“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被演绎成神话和寓言,写进寓言文字,绘成传神图画,甚至被解读出某种“民族精神”,跟西方的“普罗米修斯”之类往一块摆。

其实,《山海经》被看成神话,是一个文化断代的渐进过程。但至少在汉代时,那些学者、大儒们,还是将《山海经》看作档案史籍来读的。像汉朝的太中大夫东方朔,谏议大夫刘向,都是读过《山海经》的,他们还把里面的内容当做引经据典的依据,随口能说出里面的一些事情。为此,西汉皇帝还指定了刘向、刘秀(歆)父子,系统性地整理、修订了《山海经》,留下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读本。

《山海经》是历代少典氏史官陆续写成的国家档案,也只有各代的少典氏史官最清楚《山海经》的写法和读法。可惜的是,也正是在汉代,随着少典氏史官在政治上失宠,集体退出统治集团,主流社会再也无人能传承讲解这部典籍。

就在刘向、刘秀(歆)父子修订《山海经》之后的年后,到了晋朝,这部古籍倒是引起了一位大学者郭璞的注意,并为之作了注。郭璞,学问之高深,超乎一般。他曾为《尔雅》《方言》《穆天子传》《葬经》作注,流传于世。然而,由于郭璞乃是道家正一派的道徒,因而经他作注的《山海经》,道教气息颇为浓重,为《山海经》成为神话,埋下了伏笔。

明清时期,虽然又出现了一股《山海经》热潮,一些学者纷纷解读、作注,出了很多的释义读本,然而,也都没有突破郭璞的眼界。

到了现代,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译注《山海经》,年出版了《山海经校注》,却没有揭开这部古籍的神秘面纱,倒是让人们更加相信《山海经》是一部神话书籍了。

直到当代,独立学者亚布,经过数十年的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拨开了笼罩在《山海经》上的层层迷雾,还原了这部书作为上古华夏国家档案的本来面目。厘清了《山海经》记录的历史范围,乃是从伏羲时代开始,直到夏朝结束,时间跨度长达年。知道了《山海经》乃是由层层加密的手法写成。至此,人们印象中长着牛角的炎帝、化作精卫鸟的女娃,喝下河水的夸父,会飞的应龙,就都还原成历史中活生生的人了。

就比如这“精卫填海”,《北山经?北次三经》的记载是:“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水。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实情应该是,早在神农氏时代,发鸠山那里发生过一个意外事件: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她特别想去看看大海,那种情怀心态就跟现代的女孩子相似。而炎帝呢,一直政务繁忙,没有抽出时间带女儿前去看一眼。有一次,女娃实在忍不住好奇心,就偷偷跑到了东海(大禹时代叫渤海)去游泳,却不慎溺水,被海浪冲走。面对着空空如也的海岸边,父亲炎帝悲痛不已。失子之痛无以补偿,他委派了一个叫精卫的巫师部族,打着鸟旗,到东海岸边住下来,日夜为逝去的女娃招魂。这些巫师都极其忠诚,招魂之时,还捡拾岸上的石头树木抛入海中,想用巫术把大海填平,以救回女娃的生命。

《山海经》史官们记载历史,都是采用极简的文笔。然而这朴实简单的记录,却因年代的久远,传承上的断裂,被后世的人们当成了神话,误认为女娃变成了一只“精卫”鸟。

再比如“夸父逐日”,《山海经》有记载,而且还不是一处,充满“矛盾”的说法更使得后人难解真相。

《海外北经》的记载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自不量力,追逐太阳。他追上了太阳,饥渴难忍,便去喝河水与渭水的水,河水与渭水两条河流全被夸父喝干,夸父仍然口渴难耐,于是转身奔向北方的大泽。走到中途便渴死在这里,他绝望地将拐杖抛向天空,拐杖落地,变成了图腾木——邓林。

而《大荒北经》的记载是“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光影,一直追到禺谷。阳光强烈,夸父饥渴难忍,便把大河里面的水喝干了,仍然不解渴,准备去“群鸟所解”的大泽去喝水,没走到地方,就渴死在这里。应龙先杀蚩尤,又杀夸父,犯下重罪,黄帝将其流放到南方。因为雨师应龙的到来,南方反而雨水充沛,不干旱了……《山海图》上画着一个穿青衣的女子,名字叫黄帝女魃。蚩尤制作兵器铠甲攻打黄帝,黄帝派雨师应龙到冀州的原野上去迎战。应龙是雨师,便作法蓄水。蚩尤一看应龙是雨师,也按照规定派风伯雨师上阵作法。双方的风伯雨师都兴风作雨,黄帝便派旱神女魃前往做法,致使黄帝雨师应龙与蚩尤雨师兴风作雨的法术失灵。风雨停止后,便杀死了蚩尤。旱魃杀死蚩尤,犯下了重罪,从此不得在朝廷上层做官,便被流放到民间,她所居之处常年大旱。

第一个版本《海外北经》说: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第二个版本《大荒北经》说: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

《山海经》是一部国家机密档案,那么一个国家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必须要对外公布,还要在对内修史时记上一笔。对外公布的是消息,对内修史用的是内参。任何国家的同一个历史事件,消息与内参,文本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夸父逐日”真正的实情就是:黄帝的大将应龙,杀了蚩尤与夸父。而在上古德治天下的时代,这属于无德之举,实情资料不能对外公布。对外发布消息的萨满巫师,只能在作法之时出巫语,婉转地传递内容,说:蚩尤狂妄自大,挑衅黄帝,黄帝召下天女魃,魃替天行道,杀蚩尤。夸父自不量力,追逐太阳,道渴而死。

夸父,是八世炎帝岁十有二(正史称榆罔)的堂兄弟,因为参加了炎黄之战,被黄帝的大将应龙杀死。

《海外北经》在紧接着夸父逐日的下一段,隐秘地记述了夸父一族的最后归宿:“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愽父国,其实就是夸父国,是夸父死后,他的残部与黄帝部族融合的国家。夸父作为炎帝后裔,图腾应该是“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以凸显青帝太昊和赤帝叔均。此文却凸显了黄帝(黄蛇),证明此时的愽父国(夸父国),已经是一个炎黄混血的氏族了。

蚩尤的祖先是大名的鼎鼎的常羲之子黑齿,以游牧为生。经过八代与炎帝家族合婚,蚩尤家族已经把炎帝淑君当作自己的祖先,过着亦牧亦耕的生活。蚩尤家族势力庞大,兄弟众多,个个骁勇善战。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蚩尤家族人心里不服,仍然在当地坚持反抗,最后被黄帝手下的应龙部族杀死。应龙部族还得到了蚩尤部族的夔牛图腾,并把图腾的皮扒下来蒙成战鼓,用夔牛图腾的骨头当作鼓槌,敲击战鼓。号称战鼓的声音如同雷声,五百里以外的人们都能听到,以此心理战术来震慑天下的悖逆之国。

注:本文引用的考据内容,源于独立学者亚布译著的《山海经鉴》一书,特此致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侯铁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