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女娲遗石,三个神话经典人物,填满了无数人

发布时间:2025/4/4 14:59:01   
神话传说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中国历史悠久,流传了不少的神话故事。比如老少皆知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都出现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可见她的深入人心。传说她是远古时代创世女神。课本里总结文章大义都是赞扬女娲的美丽、勇敢、善良,是她解救了人类。我国的神话故事好多是关于上古时代的,因为人类对天地充满敬畏,又不明白人类的起源,于是神话故事应运而生。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我所看过的不下四五种版本。其一,关与女娲的炼石地方,有的说是云台山,有的说是天台山。其二,女娲炼石的时间,有的说是五天五夜,有的说是九天九夜。其三,关于补天的石头用了多少块,有的说是块,有的说是块。其四,关于补天后剩下几块石头,有的说是仅剩一块,就是七情六欲石,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有的说是留下三块。还有的说是四块,被女娲分置在东西南北四个地方,共孕育出四只神猴,其中一只就是《西游记》的孙猴子。不过,其中流传比较广泛的是剩下三块。故事大致梗概是这样的,当然这也是版本之一。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这时天地间有两个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为了权力的争夺,他们在不周山展开了激烈的战争。这一场战争打的天昏地暗,结果共工氏大败,他羞愧难当,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致使天地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人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为了炼石补天,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炼石用的五色土。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五色分别为红、黄、蓝、白、青五种颜色。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三万六千余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五彩石将天补好。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娲遗石”。在连年泛滥成灾的淮河入海口,有一座被康熙誉称为能“遥镇洪流”的云台山,那山上的青峰顶,顶上就有一块上部被夹、下部完全悬空的娲遗石。诗人汪枚在他的《云台山赋》里唱道:娲遗石“维女娲之炼石,化五云而补天,遗瑶台之一片,忽吹堕于海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寻觅小说主人公孙悟空的原型时,想到了那块被治水女神所弃置的奇异而迷离的娲遗石。《西游记》在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中就描绘了这块石头变成石猴既而成为美猴王的情状:“一日,迸裂产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四肢皆备,五官皆全。”吴承恩的生花妙笔让这个石猴成为一个经典神话人物——孙悟空。他就是女娲遗石而变,吸收天地精华灵气,孕育而成灵猴。那其余两块呢?一块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原文如下:“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这块留在青埂峰下的仙石经过自我修炼,幻化为人形。后来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命他做了赤霞宫神瑛侍者,后来神瑛侍者因动了凡心被一僧一道带入凡尘,化为了贾宝玉。哈哈,终于搞明白了。贾宝玉就是那个女娲补天时遗弃在“青梗峰”下的“无材补天”的娲遗石。“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据说第三块女娲遗石在《哪吒传奇》里,她就是石矶娘娘,又是一个神话故事。石矶娘娘在《哪吒传奇》中,石矶娘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反派角色。石矶娘娘听名字也知道她与石头渊源极深。她的本体也是石头,她同孙悟空一样,吸收了成千上万年的天地精华后,修出了灵智,后来她化身为妖拜入了通天教主门下。通天教主是天地间的顶级大能之一,石矶娘娘在他的门下修为人形,并且开创了自己的洞府,她专门与哪吒作对。最后姜子牙封神时,她被封为月游星。但是相较于贾宝玉和孙悟空而言,石矶的结局更是惨淡,最后连本体都被打碎。现在我们是不是很佩服古人的想象力。一个神话故事,三块石头孕育了神话中的这三个人,毕竟,女娲补天的故事也是虚构的,它们之间本来就有共通性,那么将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也是无可厚非的。女娲,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难怪她的故事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喜欢文章,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9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