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对学生主要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故而写好议论文显得尤其重要。再者,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60分,写好作文,对将来的高考大有助益。笔者在批阅高中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写议论文往往只顾说理,忽视了对所说的“理”的证明。也就是缺乏“证据”,这样,你的道理说得再好,也是不充分的。那么,怎样寻找“证据”呢?怎样使“证据”能够证明我们所说的道理呢?请看下面这个故事:传说上古炎帝之女到海中游玩,不幸溺水身亡,遂化身为鸟,名曰精卫。精卫为了报前世之仇,每日不辞劳苦,衔着石块投入大海。发誓要将大海填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矢志不移,被世人奉为持之以恒的楷模。这一天,精卫正在忙碌,忽然望见一只乌鸦从身边飞过,口里也衔着一颗石子。“难道乌鸦也要学我填海吗?”精卫心里纳闷,就尾随着乌鸦,只见乌鸦落在一处悬崖上,那儿立着一个装着半瓶水的玻璃瓶,乌鸦留意地将石子丢进瓶子里,瓶中的水上升到了瓶口,乌鸦高兴地喝了一口水,精卫不由得哑然失笑,鄙夷地说:“哼,但是是雕虫小技罢了!”乌鸦瞅了一眼精卫,悠然地又喝了一口水,“啧啧”嘴说:“尊敬的精卫鸟,我的目标的确很普通,但它是实实在在的,您整天奔波,却可曾想过这样一个事实吗?就是在这个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是地球面积的2.5倍,海洋容积也是陆地容积的10倍,也就是说,即使您能够把陆地全部都扔到海里去,地球上也只会是一片汪洋……您远大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精卫听完后当即晕倒。这个故事将“精卫填海”与“乌鸦喝水”融合起来,表现了精卫填海的不切实际和对他人行为的鄙薄。故事的重点是乌鸦说的话:设立目标应当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联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脱离自身实际设立目标,却没有想过这样的目标能否实现。所以,在写关于“目标”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写:精卫目标远大,且能持之以恒,精神固然让人感动。可乌鸦设立目标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不好高骛远,更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和工作中,乌鸦这种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作风更该得到赏识。或者从精卫对乌鸦的嘲讽入手,写关于“尊重”的话题时,可这样运用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对此尽管不苟同,但也不可冷嘲热讽。精卫对乌鸦的嘲讽,显示出她教养上的短板,是与她古炎帝之女的身份极不匹配的。由此可看出,尊重无关身份地位,而关乎品格。上述两段话,既用这个故事引出了“目标”“尊重”的话题,又用该故事证明了“设立目标应脚踏实地”“尊重无关身份地位,而关乎品格的观点”,很有说服力。高中生在写说理文的过程中,应当多多运用实例,名人名人、社会新闻等来证明或引出自己的观点。如此,既可吸引阅卷老师注意力,也可使文章添彩。多得15分,不在话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