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说说义南村底蕴之美新湖南
说说义南村底蕴之美
文/胡祥权
全国文明村屈原管理区营田镇义南村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如锦上添花,其颜值之美搏得了岳阳市内外的瞻目。近期,来村参观学习的人群接踵而至,我在为此惊讶的同时,也由衷深刻地感到,现在的义南不仅只是颜值美,更有内在、气质之美,有内外兼美的共同密码——丰厚的文化底蕴。
据鄙人所见,此底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元素丰富;二是文化内涵厚重;三是精神传承发力。
先说一,物质元素丰富。
这里地方神奇。原地东南高、西北低,略呈倾斜状。土丘多、水塘多、沟圳多、屋场多、地名多,有六塅、一垅、一坪、一山、二塘、一湖(坝)之谓。
刘家山。居村之东,面积约亩,海拔高30-40米,与屈原区北洞庭湖磊石山遥遥相对,站在山高处,可一览全区风貌。此山整体呈平展状,由光伯园、酒勘塅、田家园、黄獭园、黄瓜园五大园20多个山名构成。山中建有庙宇、祠堂、民宅、战壕。洪秀全率太平军路经过此山,营田抗战在此发生过激战,是一处独特的神往之地和战略要地。
万家坝。处村之西,面积约亩,是湘江“赐予”的历经年的一段港岔。这是一方美丽富饶的水土,周边建有多处风格各异古色古香的亭、楼、石桥、石板路。这里也是义南确保全村水旱无忧的福地。
眼睛塘。处村之南,系两塘相连酷似一双眼睛得名。两塘相距五十公分,面积约三分。塘周无杂草繁生,塘园如旧,塘基未溶,塘边未崩,塘水常年清沏见底。有风水先生认为,这里是双珠合璧格,故清道光十五年,本村旺名绅士石献臣安葬在此。年农田建设培塘,这里发现有碗盏之类残片,据析明清时期有人在此居住。这里是外地鱼苗挑夫护鱼必换水的地方,是抗日时期日军用地图上的标志地(现存塘一口)。
濠埠头。处村之中,原义南水源主要靠村之南的湘阴坞塘引入。以前坞塘春水漫过坝口,鱼随水经义南一长圳流经陈家屋段,人们在这里排桩起埠,挂濠捕鱼,呈现义南陆地产鱼之奇。
这里遗址遗迹众多。义南是面积只有二平方公里的中型村。村内拥有一定文史价值、分布四周的遗址遗迹二十多处。主要是大义塘、庄义塘、眼睛塘、三门吴、濠埠头;古民宅、古道、古桥(三处);太白庙、遇仙亭、牌楼(二处);战壕、炮台、窑址等。且还有村东南湘阴岳云村岳飞驻兵的“营盘山”,村西千年古镇“营田老街”,村北尚林村的“显灵庙”(现无存)相抱。
这里遗存内含丰富。
大义塘。处村北。明永乐19年,大义塘南坡住着一户人家,户主蔡春和,靠种菜起家(住址现名菜园里)。此人颇有家资,较为殷实,且仗义疏财、积善好施,地方称之蔡恩公。有一年地方遭大旱,田中龟裂、禾苗枯死。年冬,他毅然将屋后良田十多石改成水塘,请人筑坝蓄水防旱,周边百姓车水荫禾、分文不取。四方百姓为感恩戴德,将此塘取名为大义塘(后塘面扩大,并将塘南边屋场所在地冠名“义南村”,北边为“义北村”)。
太白庙。处村东,明永乐13年,营田地域瘟疫流行,百姓惶恐不安,病人求医用药不见好转。一日太白真神云游四海来到营田上空,见此地瘴气重重,断定有妖孽作怪。夜间便托梦给当地刘姓三爷,要民众到附近青山寺庙内炳烛焚香,沐浴全身,吃斋一天,求菩萨赐神水一担洒于塘中、水池井内、屋前屋后。另去百仑山拔青蒿草药煎服洗澡,方可病愈无事。刘三爷醒来,把夜梦之事转告众人。百姓便全身斋戒、洗手焚香,在青山寺赐神水一担消毒。数日后,全体患者康复。后四方百姓为感神恩,集资募捐修建庙宇一座,庙内供奉太白真神塑像一尊,并将此庙命名为太白庙。太白庙前后两次修建。旧庙建在刘家山东南枚家屋处,洪秀全太平军路经此山时烧毁。新庙建于明永乐13年间,地址在刘家山西坡(先生园西墈)。座东朝西,依山傍田,占地约10亩,上、中、下三进,门前有一“门首塘”。庙周古木参天,修竹青翠,庙内香火不断,烟雾缭绕。39年抗日时烧毁(现存遗址)。
三门吴。处村东南。传说是清乾隆五年,官至礼部尚书的吴官保,因年事已高,告老还乡,皇帝赐黄金数百两,回家兴建的一组分东、南、西三门,外有深沟高垒,四方围墙的住宅群(史料不祥)。后人们习惯将此地吴姓称之为“三门吴”。
古民宅。处村中。为濠埠头农耕大户陈富海家寓所,抗战时国军团部设立在此。建于民国二十七年,分上、中、下三进,充亭子,两边厢房,中有火巷,设天井、封火墙、万宇窗户、扳脚爪、斗檐堆画,栋宇轩昂、高大美观,在营田地域堪称一景(后被日军烧毁大部)。三十七年其子陈少纯、陈义山兄弟,又建小巧玲珑的小楼房五间,坐北朝南,彩色琉璃瓦镶嵌四周,前屋面建有一对菩画图案的“扳脚爪”,前廊木柱石墩、麻石阶基,前墙木格花窗,室内楼层全木结构,堪称本地古村落的建筑翘楚(年遗存三间,年拆除)。
古道。处村西南。此地原有一条从营田老街东门跨万家坝,路宽1.5米,长0米至义南村三门吴的麻石小道,这是一条营田古镇通往湘阴、平江方向的唯一通道。道路旁建有一座“遇仙亭”,两个贞节“牌楼”,三座石拱桥(均存遗址),傍有天然“眼睛”古塘。
遇仙亭。由万家坝北岸塅里屋场易八爷所建。易八爷乐善好施在当地有口皆碑,他做到“上半年煮稀饭,下半年供衣裳”于困苦民众;凡要借谷者,他都要借谷人自己去仓库担(不过秤);他家庄园的围墙上,盖有较宽的盖顶,专用于“叫化子”躲雨歇息。他的善行,感动天地。一冬天中午,八爷家正在吃午饭,门前来了一个“叫化子”,要借八爷身上的长袍。八爷满口答应,并说:“我身上的一件穿旧了,我到房间给你拿新的。”叫化子说:“我就是要你身上的一件。”八爷立即将身上的一件脱下来,走出门时“叫化子”突然不见了,他边喊边追,未见此人才停下来,心想,可能是神仙下凡试探他。不久,他在站立的地方建了一座四柱漂亮的亭子,取名“遇仙亭”,以示纪念,启迪后人(现存遗址)。
牌楼。共两座,一座建在万家坝北朱家桥处,一座建在万家坝东乐家园上。易姓有一位官宦人家,其夫殉职。为显家庭声望,立名树德,姑嫂商议,各建牌楼一座。咸丰年间,嫂嫂一座建在万家坝北朱家桥处;姑姑一座建在万家坝东乐家园上。牌楼四柱呈八字型,上方有月坎拱照、园顶、飞檐斗阁,八面玲珑,雕龙画凤,虎贲貔貅。左边画有梅兰菊竹,右边画起朱雀玄武。两座牌楼矗立前后,雄伟壮观。
石拱桥。共有三座,即葛公桥、朱家桥、陈家桥。旧时,营田至湘阴坞塘,以万家坝为中心的大片地域,涨水时一片汪洋,退水时,万家坝及其河港沟岔亦水满为患,两岸人出行只能一靠渡船,二靠绕北十华里步行。眼看着老百姓的困苦,当地有钱人或无钱民众,举义施善,积德为民,修路架桥。万家坝北岸塅里屋场的易八爷,道光年间出资在万家坝西北一条河岔上,建一座长5米,宽4米,高3米的石头桥,取名葛公桥(以葛公塘取名)。与塅里屋相邻的朱家屋场,在葛公桥东部的沟岔上建一座长4米,宽1.5米,高2米的石桥,取名“朱家桥”[均在抗战时国军拆毁大部,将石头丢到外河堵日本军船,所剩建农场初期拆建磊石电排(含前文牌楼)]。万家坝北沟处,近义南村陈家屋场建有一座长3米、宽1.5米、高2米的麻石桥,义南人叫“陈家桥”。此桥因义南陈家屋场楚林大爷在易八爷家当管家,他对主人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不图报酬。易家为报恩德,讲情义而出资修建(易家还将朱家桥的麻石路经陈家桥延修至楚林大爷住处;一年楚林大爷乔迁新居,八爷家又特赠长2米、宽1.5米,书有大“忠”字的木匾一块)。
战壕。刘家山作为营田抗战的第二道防线,国军年在此山东南部丘陵地带修建了一条沿山形走向的始起湘阴坞塘(本村三门屋),途经吴家山、太白庙、鹅形山、陀背山、刘家山腹地、下屋、官家巷、猫形祠堂园全长2米的战壕。战壕上又建工作洞7个(每个山头1-2个),沟洞串连相通。现保存较好的工作洞(沟)一处,圆形、直径约80米、深2米、宽1.8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角炮台。地处三门吴,这里是营田通往湘阴坞塘大路上的、由平地到高丘的要冲之地,战略地位显要。国军为加强刘家山、坞塘一带的防攻能力,在此建筑起按五方布局的五处炮台。炮台上面堆土形成一个整体的外形山包。山包周边配建有战壕,山包上建一个瞭望哨棚,哨棚内将楠竹打通节巴连架各炮台作为传送信息和喊话指挥之用。山包内通道纵横交织,两边用木头固架,顶端用木板盖面。通道相距直径约米,深2米,宽1.8米,内可供一个连兵力驻扎,现存遗址。
这里爆发过一场血与火的战争。
年9月日军第一次犯湘,9月23日突袭营田,导致发生震惊湖南的《营田惨案》。作为营田江防二道防线的刘家山、大义塘也相应发生一场激战。
战斗打响前,国军一个团布局在大义塘和刘家山。团部设在壕埠头陈富海家,一个营约人、一个通讯排约40人、一个通讯班约10人,分别设在刘家山田文科、田以来、周教民家,总共不到人兵力。
8月12日(农历)日军进犯大义塘,一夜间,整个大义塘(义南村)一片狼籍,到处火光冲天,人头落地。据不完全统计,被枪杀、刀杀致死的无辜百姓60余人,被強奸的妇女28人,其中强暴致死的4人。烧毀房屋37栋多间,抢走耕牛27头,牲猪30多头。村民吴再进一家,不仅房屋被烧,而且全家12人被日寇活活打死11人,有五人用晒塾裹尸埋在大冂口前的一个坑里。刘冬生、刘华生兄弟也惨遭敌手。刘冬生,当年50多岁,日军又一次进村扫荡,他全家人慌忙逃跑,而刘冬生认为自己在长,家里的东西需人照看,决定留在家里守屋。上午,七、八个鬼子扛着长枪,拿着大刀到了刘冬生家,见刘一人在家,二话没说,便将他用绳子五花大绑。鬼子为了取乐,寻来一张扮桶,几个人抬起刘冬生,扔在屋前地坪里,用扮桶将他盖住,再在桶上及四周堆放稻草,将火点燃。一会儿,火光冲天,刘冬生在扮桶内疼痛致极,嚎啕大哭,不停地咒骂万恶的鬼子兵。而几个鬼子兵却在四周拍手大笑。这样,刘冬生被活活地烧死了,最后仅剩一个肚子。这天,刘冬生的三弟刘华生在逃跑的路上也被鬼子一枪毙命。
大义塘东南是刘家山,山上有一古庙,名叫太白庙。早在年国军95师团在山上修筑了长约0多米的战壕,壕沟与太白庙相接。国军在这里驻扎了一个营,营长姓谢,山东人,全营约四百多人;一个通信排约40余人,总共不到人兵力,准备与日军对抗。8月12日晚战斗打响。谢营长带领全营战士,埋伏在战壕沟里及太白庙的丛林之中,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士兵们有的用机枪扫射,有的用长枪冷打,有的用手榴弹轰炸,战士们顾不上吃喝,拼命地抵抗。埋伏在太白庙的张连长,带领一个连的战士与敌军麈战,他手持一挺机枪,不停地向敌人扫射,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艰苦的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歼灭敌军一百余人。最后,因弹尽粮绝,加之,敌机不停地轰炸,国军将士死亡多人。在这万分危机时刻,谢营长手受重伤,不得不带领剩余的十几个战士从甘塘巷突围出去……
次说二,文化内涵厚重。
古老的历史,众多的遗存,深藏着多类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在千年老街营田街初建时期,刘家山下义南村落就基本成型。据传,太白庙新庙建于明永乐13年;大义塘建于明永乐19年;眼睛塘民居建于明清时期;三门屋建于清乾隆五年,故义南实属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其厚重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五个类型:义善、仁爱、忠诚、贞节、农耕。大义塘、古道、古桥、太白庙蕴涵出义善;遇仙亭、三门屋,抗战蕴涵出仁爱;陈楚林大爷在易八爷家当管家蕴涵出忠诚;两个牌楼蕴涵出贞节;古宅、壕埠头蕴涵出农耕。这些文化的内涵也十分丰富,比如义,就体现在正义、道义、义举、义务、义捐、义卖、义气等方面。善,就体现在善良、仁义、温厚、达观等方面。
再说三,精神传承发力。
义南的历史、遗存所折射出的思想文化成为全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
历史人物辈出。
解放前的历史时期,上至封建社会下至民国,义南就有人在官场、军队任职。如清乾隆礼部尚书吴官保;道光秀才西藏最高法官吴玉藻;民国绥靖公署少校参谋石仲勋(后随程潜部队投诚);伪沅江警察院院长刘扬名(后弃甲归田);国军团职石福庭(后离职归家从教)等。解放后,有任国防科学院院长、少将军衔的钟辉煌;任航空航海部队团职的刘望星、刘立书、陈凯明;任湖南教育出版社主任、副教授的研究生易武等。
吴玉藻生卒不详。道光廿八年中秀才,自幼聪明好学,品行端正,三岁背诵唐诗,十岁吟诗作对,十五岁会试为诸生之冠,十八岁选拔入太学。曾任西藏最高法官。在任期间,与当地姑娘恋爱,当时家人不同意与汉人通婚,地方势力阻挠,妻子背着丈夫手提铜锏,冲杀重围,逃出虎口,丢官弃任,回乡开馆授徒,兴办学堂,培养和教育大批优秀人才,桃李三千,遍及湘中。由于他饱读诗书,流传许多肺腑名联,一日至交病逝,作挽联凭吊,上联曰,君去竟匆匆,哪忍母苦老,儿苦稚,妻苦单,行迹太怆然,恨海难填精卫补,下联曰,我来殊寂寂,堪昔书在座,琴在案,酒在樽,风流尽云散,空山愁听子规啼。对联既出,满座皆惊。又曰,一日晚,妻子纺纱,占口而出,曰,半夜三更纺绵纱,临睡生茴吃几只,当饭当茶能当菜,止干止渴止心剜。又一日,朋友送来几斤猪婆肉,作风趣诗取笑曰,昨日蒙君送,今朝全家欢。柴烧三担满,水煮二锅干,口咬舌头泡,刀砌皮上翻,牙齿三十六,个个不平安。他一生诗联颇多,广为流传并为佳话。
钟辉煌年出生,本村小学启蒙,年高中毕业,年任村团支部书记,年搞宣传队,年恢复高考,在家寒窗苦读,秉烛夜攻,终于不负众望,考上湖北理工大学,就读四年,年分配到湖南国防科技大学,年任二系二00六室主任,年任湖南国防科技大学院长,年进爵,任国防科技学院院长。5年升任为少将军衔。
道德典范涌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文化的滋润,村内道德观念逐步形成、提高和践行,各类道德典型不断涌现:
爱国爱家。抗战时期,涌现出敢与敌军拼生死的两英雄。年农历8月12日,日军侵犯义南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老百姓的无比仇恨。面对暴刑,部分百姓奋起反抗。村民吴军保,50多岁,他孤身一人与敌博斗。鬼子进村后,闯进了陈军保家,陈军保来不及逃生,但他不怕死,叫家人从后门逃走,自己便拿起一个木榔头,躲在门弯里,-一个鬼子兵刚从门口探头而进,他便高举木榔头,对着鬼子的脑袋狠狠一锤,鬼子便应声倒地,连哼都没哼一声就死了,陈军保扔下榔头撒腿便跑,逃出了敌人的魔掌。家住刘家山中门刘的刘白田,30多岁,有一身好武艺,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子。日寇进村后,拿着刀紧追刘白田要砍他的头,他跑到屋前粪氹边,对面两个鬼子迎面而来,挡住了他的出路,刘白田赤手空拳便与鬼子博斗,一只手将一个鬼子甩入粪氹里,另一只手将另一个鬼子打倒在田里,自己飞身逃跑了。
为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铭记历史,圆梦中华,8年5月,义南村在刘家山抗日战壕竖碑建起《义南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弘扬仁善。石德藻,生于光绪癸末年,自幼聪明好学,过目不忘,少年就读太白庙丛馆,一生为人忠厚老实,德高望重,是地方上绅士为人排难解纷、助人为乐、多结善缘的好人。
崇尚民本。陈富海濠埠头人,自幼清贫,勤劳苦干,常年跟菜园石家做长工。晚上回家自己做,年复一年,日新月异,渐渐家有积蓄,买田置地。数年后辞工回家务农,家庭顺利,喂猪猪成象,养牛牛下崽,床上无病人,家里无闲人。数年后,周边的田尽归于囊中,购置田十五石,土数亩,并建有一栋气宇轩昂,高大美观的住房。钟竹松,父子五人是当地富有经济头脑的人,经营项目除农业外,还有南杂店、豆腐店、榨油房和船运。钟老负责打理商店,其他项四子各负其责。五人齐心协力,家庭富裕兴旺。
讲求孝道。陈卜然兄弟五人,母亲病危,卜然长兄下令全家子侄辈,天大的事,不准缺席,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母亲气息奄奄,跪在床前的儿子儿媳众孙们,都泣不成声,长兄卜然手拉母亲的手说,母亲您老一生虽苦,但是儿孙满堂,都到齐了,您老就放心去吧。俄时,老人老泪如泉,握手永诀。
重情重义。石红霞为父尽孝,为兄尽义。父亲癌病,侍奉父亲,从没有半点怨言,体贴入微,细心照料。父亲去世不久,大哥在深圳遇车祸,医院多天昏迷不醒,不省人事,喉咙插管子,鼻子插氧气,流汁喂灌,尿不湿更换,就是她一手料理,对大哥细心照料,无微不至。其实哥哥不是亲哥哥,妹妹不是亲妹妹,红霞是从小被石家收养大的。看到石家现在的景况,生身父母要带她回去,她说怎能忍心离去?养育之恩,杀身难报,生身父母犹似可,养身父母大如天,毅然拒绝了生身父母的要求。
教育事业发展。
义南村,解放前村内无学校,孩子们读书要到村外从馆等地就读。解放初期,村上租借民房作教室;年第一次建校,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个老师,实行复式教学;64年第二次建校,校地移建吴建明屋基地。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村内小学生都在这所学校启蒙,尽管学校简陋,竟走出了钟辉煌、刘望星、陈凯明、刘立书、易武等现代有名望的人才。84年第三次建校,设四个班级,配四名老师。96年第四次建校,这是一所教学楼,命名为义南子弟学校,老师由中学委派。
从史至今,义南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求知、成才的氛围,涌现出俱多拔尖人才。除前所述吴玉藻等历史人物外,还有如吴子田,曾任文书,一生饱读诗书,擅长山水鸟草花类画,书法遒劲有力,笔走蛇龙,诗联一挥而就,堪称当地一贤才。吴六凯,自幼聪明,但因家贫辍学。念过私塾学堂,读过幼学、五字监、三字经、四书,知晓书法,毛笔大字写得漂亮,能熟背诗词。没学木匠会做家具,会装犁,博学多才,人称无师自通。现代有钟辉煌,年高中毕业,年恢复高考,在家寒窗苦读,秉烛夜攻,终于不负众望,考上湖北理工大学,就读四年,年分配到湖南国防科技大学,后留校任职进爵。易武年生,年高中毕业,考入湘潭大学,在湖南师大就读三年研究生毕业,现任湖南教育出版社主任,副教授。
孩子们的学习,除在校学习外,还在家庭形成了一种优良的传学自学的家风。如陈怡根,本人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在他的影响、教育、辅导下,四个子女两个大学,两个高中。现老二老三在广东、湖南机关部门工作。吴棉初,其子吴赞,在祖母易秀珍(旧时读书人)的多措辅导影响下,成为一名大学生,现在长沙设计院工作。杨楚军,是村上最典型的困难家庭,本人腰椎疾病,丧失劳动能力,老伴是脑膜炎后遗症,神志不清、行动不便,原住房是他母亲留给的两间破旧房。但他对独生儿子杨波读书、求学看得“至高无上”。他通过“化缘”、争取社会捐助、学校助学金筹措学杂费,历时七年送儿子读完了吉林工商管理学院、武汉财经政法研究生院的学习。儿子也很有志向、骨气,在校入了党,先后在深圳等两家单位工作,现供职于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文化氛围浓厚。
至七十年代,这里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以户、屋场、村庄为载体的唱戏、玩龙舞狮、耍牛灯马灯等活动常办不衰。唐家塅的玩牛灯,在当地颇具影响,可与营田街玩会媲美。这里有一班乐器齐全、艺术声望极高的器乐队。这里组队参加过社会上的唱样板戏、蓝球龙舟比赛。在大义塘举办过大型龙舟赛。这里还涌现出多类文艺人才,除锣鼓、唢呐、笛子、胡琴等乐器人才外,还有各表演、竞赛节目的领军人物。文人陈怡根还精通营田故事会的鼓乐音律。
这个村,非物质文化手工技艺,如油榨、副食、鞭炮、米粉、刺绣、烧制、木工、油漆等,曾一度兴旺发达。这里的自然环境纯净美丽。如荷花盛开的大义塘,每年的九冬十月一群群雁子、黄鸭、白鹳等水鸟飞到这里栖食。吴家屋后山的竹木葱笼,一到傍晚,百鸟飞来黑压压的一片,在此做窝繁衍生息。
这里形成了生活、岁时、礼仪、生产、社交等多种习俗。制订了村规、族规,部分家庭建立有家规家训。
义南村的底蕴文化,尚可深度挖掘梳理,义南村之质美,还可尽显芳容。因限于史料,暂且粗说这些。纵观所述,现在的义南可说是具备了农业+文化+美景的优势条件,一个真正的美丽、振兴之村正在这里昂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