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李焕文长篇小说泰山石敢当出版发行齐

发布时间:2023/2/8 16:43:47   

近日,长篇小说《泰山石敢当》,由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出版,全书91万字,分上、下两册。

小说以泰山文化为背景,通过讲述石敢当降妖除魔,广布平安,对光明正义的追求,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幽暗曲折和世事的吊诡奇谲。

小说的主线是石敢当降妖除魔:一是除心魔,二是降妖魔。除心魔:石敢当克劫难、勇杀盗墓贼、智换学银、救乡亲、破金桥银桥神话、巧揭香税案、东岳庙打擂、摆空城计、追国宝、银针行医、地狱查案……在这一系列的故事中,石敢当历经劫难,努力追查事件的真相,寻找幕后黑手蒙面人,成长为一个敢作敢当的少年英雄,从而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幽暗曲折。降妖魔:石敢当诛杀魑山魔、魅水魔、魍土魔、魉风魔,火烧肥遗,大汶口降服九头狐……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石敢当降妖除魔、保平安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从而揭示了世事的吊诡奇谲。

小说的副线,是石敢当、钟碧霞对正义的向往与追求,肥遗、天虎、九头狐、魑魅魍魉对权力的追求和破灭,相互交织贯穿始终。

最后传言石敢当要来人间除掉最大的恶魔,借吴义君之口点出最大恶魔。至此,两条线索重合,为该书画上了句号,也留下想像的空间。以此来点题,多方呼应,使故事浑然一体,并使本书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泰山石敢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表现的“吉祥平安文化”体现了人们渴求驱邪扶正、平安祥和的心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泰山文化的重要载体。泰山石敢当的形象不但遍布华夏,而且流传到世界各地,包括东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欧洲和美国、巴西等地,成为世界人民特别中国人民的平安图腾。小说的出版,填补了泰山石敢当这一神话传说在国内的空白。

泰山文化博大繁杂,泰山自古以来就被喻为神山,涉及到神话人物众多,如盘古、女娲、嫦娥、黄飞虎、碧霞元君、吕洞宾、精卫、王母娘娘等。天庭、人间、地狱三界,在泰安进一步表象化:以蒿里山为中心的奈河以西地带象征地狱;奈河以东至泰山脚下地带象征人间;从山脚下到玉皇顶象征天庭。地狱的入口是蒿里山,古语“魂归蒿里”即是这里。小说尊重历史传说,力求做到客观体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作,将三界融为一体,把中国的重点神话、魔界人物汇集在一起,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性与可读性。

全书大故事讲得曲折、跌宕,却不失流畅,故事情节大都展现得比较完整;小故事多达数百,不落窠臼,讲出了各自的不同,取舍得当,叙述、描写得颇为生动。

小说共计写有人物(包括妖魔、鬼怪)八百二十余位,其中主要人物十九位,次要人物二十七位,提及人物一百三十九位。主要人物石敢当,从一个胆大敢为少不更事的孩童,随着故事的层层推进,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少年英雄,成为老百姓心目中扶正祛邪、保民平安的正义化身。围绕着“除恶魔易,祛心魔难”,小说对石敢当这一形象,做了立体性的刻画,难能可贵。其他如钟碧霞、天虎、吴义君、碧霞元君、黄飞虎、肥遗、九头狐、吕洞宾、魑魅魍魉等,也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人物之外,几个边角人物,如冯玲、陶春云、许四海、赵宁氏、王小翠、刘群恩、刘群德、慕容光等,着墨寥寥,多者数百字,少者仅有几句话,看了眼前一亮,心里感触颇多。

作者李焕文是一名机关干部,十几年来,利用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泰山石敢当神话传说的创作,数易其稿,形成这部厚重的长篇巨制。该题材在全国独一无二,与泰山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泰安的风土人情做好了有机结合与传承,堪称是一部泰安地区民俗大全、百科全书。

济南出版社慧眼识珠,把出版该书定位为精品工程,进行精心打造。从编辑、出版、宣传及后续开发方面对《泰山石敢当》一书进行了整体策划,聘请著名书法家亓汉友为本书题写书名,国画金奖画家李兆虬根据本书石敢当学艺一节,创作了石敢当形象作为封面。

该书近日在各地新华书店向读者发行。

李焕文,男,岱岳区人,年9月生,长期从事财政工作,业余从事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人在九五》《转型与阵痛》《泰山石敢当》《挑山工》。《泰山石敢当》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9月初正式发行。《挑山工》即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预计11月正式发行。

石敢当的来历

关于石敢当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传说。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石敢当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样式,有浅浮雕的;有圆雕的;有的刻有八卦图案;有的什么装饰也没有,只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

石敢当的用意从最初的压不祥,辟邪发展到驱风、防水,辟邪,止煞、消灾等多种功效。宋代出土的唐大历五年(年)的石敢当上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石敢当的作用。

明初姜准《岐海琐谈》:“人家正门及居四畔,适当巷陌、桥梁冲射,立一石刻将军,半身埋之,或树石刻‘泰山石敢当’字,为之压禳。”

《抗战画刊》年第22期上的画图《泰山石敢当,勇士敌难冲》,把泰山石敢当绘成一位抗日战士的形象。

年12月,中国政府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名列其中。

在京城的胡同小巷,经常可以见到在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的外墙或院墙的墙壁上,嵌有一块写着“泰山石敢当”的长方形青石。

此石碑作何用呢?原来,早先在北京居民的建筑里有一个规矩,凡是面对街头巷口均建庙宇,偶有不建庙的,就在院墙或房屋的墙壁上砌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碑,作为镇物。

泰山区杨家庄七圣堂发现的石将军和石婆婆造像,这两方造像差不多大小,而石婆婆的造像是目前泰安发现的唯一一方女性石敢当形象。

王耀武说: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能改这五个字,不管在黄山或庐山。泰山石敢当是指泰山住的那个叫石敢当的人,可以驱邪降魔,所以许多人便用他的名字来吓唬鬼怪。

泰山石敢当是远古人类对灵石崇拜的遗俗。“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以泰山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泰山石敢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

石敢当的历史

泰山石敢当是“石敢当”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其本义就是:灵石可以抵挡一切。从民俗学来说,这源于古人对石头的原始崇拜。远古人类曾用石斧、石刀、石镰来猎兽、采掘、种植、取火、自卫……从艰难的洪荒时代顽强地生活下来。“石敢当”,正是对石头崇拜的流风余韵,是民俗学上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镇宅石上出现“石敢当”字样是在唐朝末年。据宋代人王象之《舆地碑目记》记载:宋代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县令张纬维修县治,出土一块石碑,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诸字,是国内石敢当出土的最早的实物史料。

在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在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有的加上了“泰山”二字。在传播中,石敢当和泰山石敢当同时存在。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字样的石刻,如“石将军”“石大夫”等,清代、民国年间以及当代,则以“泰山石敢当”为主。石敢当习俗,历经各代,达于今日。清代以来,在泰山周边还出现了祭祀石敢当的庙宇——石大夫庙,同时存在庙会“石大夫会”,还有以石敢当为题材制作年画的。

石敢当习俗经历了“石敢当”到“泰山石敢当”的发展,除了西藏和新疆,泰山石敢当习俗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流传到东南亚各国以及朝鲜、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唐人街。它的职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箔…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

石敢当的现实意义

由泰山石敢当不难想到“重于泰山”、“稳如泰山”“安如泰山”和“泰山压顶”这些成语的内涵,并由此增加几分对泰山的敬意。泰山石敢当作为一种中国民间习俗,所包含的“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的“平安文化”,反映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认知,因此它可以广泛传播;现代人仍然有泰山石敢当信仰的民俗存在,说明广大民众从古至今渴求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泰山石敢当这种民俗事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具有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另外,泰山石敢当习俗为中国广大地区和众多民族所认同并远及海外,其传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因此,它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在国内外广大地区的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石刻和造像,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有那些在中国民间口头传承的神话故事和中国民间艺人创作的神话戏曲等,都充分表现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创造力。

泰山石敢当的“平安”文化内涵,与现实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源于泰山,遍布全国,传播海外,具有世界意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1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