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以五岳剑派整合视角解读华夏民族形成的沧桑

发布时间:2023/6/14 12:50:57   
北京的最好痤疮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上期我们以五岳剑派合并对比华夏民族融合,总结了三个阶段的对应关系:

本期我们开始讲述第一个阶段:上古三皇时代的民族融合准备期,也是华夏各族群联盟时期,对应于五岳剑派联盟阶段。

上古三皇时代的民族融合准备期(五岳剑派联盟阶段)

大约在一万年前华夏大地上的各族群陆续续续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里需要加点旁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地区,是不是先自豪一下。

新时器时代相对于旧石器时代有什么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多大?

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才能搞明白为什么年前的伏羲时代有了最早形式上的政权,也就是部落联盟,而不是更早的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或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初期。

旧石器时代,人们直接从自然界捡石头或者捡棍子使用,用来狩猎动物或者采摘野果,这种狩猎或采摘的生产模式,完全靠天吃饭,生产力不高,养活的人类数量必然有限。人口数量稀少,部落与部落之间就没有资源争端,大家完全自治就行,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冲突。

新时器时代人们学会了加工和制造工具,可以改造自然条件了,学会了种植粮食和圈养家畜,这样就进入了农耕和畜牧的经济模式,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必然增加大量人口,部落规模会逐渐增加,部落与部落之间就会有资源争端。为了避免争夺资源而导致的无休止厮杀,协调资源利用,共同生存,于是有了部落联盟。

当然这个过程要经历很长时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上古五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发明了种粮食、养殖、盖房子、生火、织布等技能,这些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萌芽期的必要条件,这些技能的发明也极大程度的改变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

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人口增长到了一定规模,为了避免华夏大地发生大规模冲突,或者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应付生存危机,为了共同生存,需要有一个居中全面协调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华夏大地部落联盟的盟主,名字叫“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一万前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经历了两千年的人口缓慢增长才达到了量变到质变的窗口期,年前才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历史由此进入到了伏羲时代,也是部落大联盟时代。

《笑傲江湖》中五岳剑派联盟的诞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为了应付生存危机,江湖新秀五岳剑派相比较古老的少林、武当、昆仑等门派,显得稚嫩而又弱小,面对日月神教的崛起,必须要抱团取暖,才能避免灭亡,所以才有“五岳剑派,同气连枝,一方有难,四方来援”,所以五派之内的人士才会以师兄弟相称,这时的联盟首先是生存的需要。

不管是华夏部落联盟还是五岳剑派联盟,都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也都需要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五岳剑派的每一派都是独立诞生的,其剑法、心法都是独立发展,自成一系的,这个阶段各门派并没有坐在一起商量着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一样,首先是区域内的部落先进行联盟,他们具备相近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需要面对相近的自然灾害,他们发展出了类似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器物制造方式等,这就是最早的区域性文化: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等。

各个区域文化的发展持续了漫长的时间,按照东、西、南的方位,阶段性的融合形成了三大上古族群:古羌族群、东夷族群和苗蛮族群(史书称三苗)。

当然华夏大地上不是只有这三大族群,而是这三大族群影响最大,也最典型,在我们今天的汉民族中,这三大族群所占的成份最大。

为什么三大上古族群没有中原原生族群呢?这是因为中原地处各族群冲突最激烈地区,民族融合的巨大浪潮掩盖了中原原生族群的特点,也只能以融合后新生的华夏族的名义存于世间,华夏本身就包含着中原原生族群。而三大上古族群的核心地域都在偏远地区,总有后裔会长期存在,我们也能根据其后裔来溯源其上古信息,而中原原生族群,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关于中原之于中国,可以类比中东之于西方,中东地区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一带,是西方文明融合和族群融合最激烈的地区。这一地区中,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苏美尔人、亚述人在今天还能找到他们的后裔吗?不能,不仅找不到他们的后裔,就连他们的文字也早早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三大上古族群是区域性地方部落大融合的阶段性结果,显然,融合还会继续,在三大上古族群地理上的结合部位-中原地区及其周边(华北平原),逐步融合形成了胎儿阶段的华夏族。

之所以是胎儿阶段,是因为这时华夏族没有正式诞生,而是在孕育的过程中。这时的各大族群并没有发生比较深入的融合,仍然保持了各自鲜明的特点。相对的例外发生在上古三大族群地理上的结合部位,因为大家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区别,会导致比较多的争端,不过,应该也是有限度的争端。

恰恰这个地理结合部位又是中国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面积最大的区域-华北平原,谁都想在这个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地上争得一席之地,相应的加剧了争端。而争端是融合最好的催化剂,这也是华夏民族会形成于中原地区的最直接原因了。

有相对其它区域更多的争端,这就更需要“王”来协调争端,甚至需要“王”来长期驻留。伏羲和炎帝最初的都城都在宛丘(陈地),这地方刚好就处在三大上古族群交汇的点位上,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时的华夏部落盟和王岳剑派联盟何其相象,同气连枝但没有合并,但可以“一方有难,四方来援”,遇到巨大自然灾害,各族共同面对,比如女娲治水;有了发明创造,在各族间广泛传播,比如“上古五氏”的发明创造,共同提高各族群的福祉。

这个时期的主旋律是文明要素的发明创造,华夏先祖们面对自然环境,从来没有听之任之,也不祈求神的恩赐,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造奇迹,后们把他们的伟绩形成了一系列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燧人取火、精卫填海、女娲治水、有巢构木等等。总之,这个时期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冲突,没有历史记载的战争,也没有神话传说的大战。

古籍中记载三皇时期的“王”都是德才兼备的大贤,伏羲有神圣之德、女娲有好生之德、神农有厚土之德。他们的贤德广布天下,他们的发明创造广传天下,让当时的人们终于有了尊严的生活,人们感念他们的功德,华夏大地上的各族群共尊“三皇”为的创世之神、正神。

在流传于世的传说中,“三皇”的活动范围都很大,伏羲、女娲、炎帝都曾经活动于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河南淮阳有太昊陵、甘肃天水有伏羲庙、山东济宁有伏羲庙、河南驻马店有伏羲帝陵、湖北襄阳有伏羲摩崖石刻、甘肃天水有女娲庙、山东济南有女娲庙、辽宁牛河梁有女娲庙、湖南长沙有炎帝庙、陕西宝鸡有炎帝陵、山西高平有炎帝陵,河南商丘有炎帝陵,湖北随州有炎帝陵、湖南会同有常羊山、河南沁阳有神农山、湖北张家界有神农架等等。

“三皇”活动范围广的原因,有部落迁徙的可能,有躲避天灾的可能,有战争的可能等等,最大的可能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的不同时期首领的共同称呼,甚至也不是一个部落,而是同一个帝号南北族群都在用。

不管什么原因,他们的活动轨迹没有超出古羌、东夷、苗蛮(三苗)三大上古族群的地理范围,三大上古族群共尊三皇为祖先、创世正神,不正是他们惠及天下的仁德所致。各个族群有了共同的精神支柱,这就为民族融合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结合中国上古神话传说,这一过程从年前的伏羲时代开始,到最后一任炎帝神农氏结束,持续了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段时期内完成了华夏文明最初的构建,也为民族融合完成了准备条件。

伏羲、女娲和神农在三皇时代团结了华夏各个部落,使华夏各部有了密切的交流,这时期开始有了都城,开始了最早的封禅泰山。

这时期创立了共同的民族图腾-龙: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

这时期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这时期有了最早的文字符号,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原始记录方式,也方便了族群之间的交流和知识传递,向文字形成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这时期制定了历法,有了指导农业生产的时令节气,有了统一的时间概念。

这时期确定了五谷种植、驯化家畜、织布做衣、开辟市场、确定五音始有音乐、武器制造、陶器制造、开始有了中医草药。。。。。。

这个时期的所有发明创造中,最伟大的是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华夏古代文明所有可以站在人类巅峰的智慧皆是从此开始,甚至可以说中国之所以称之为中国,也是从伏羲的“先天八卦”开始。

总之,这个时期华夏大地上的各个族群,逐渐开始有了共同的文明特征,结束了各自独立发展的草莽时代,进入了文明曙光的时代,开始有了共同的首领、共同的图腾、共同的历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始终会迎来族群大融合的历史时期。

《笑傲江湖》的武侠世界里五岳剑派开始成立了联盟,有了共同的盟主,共同应对了几次日月神教的大举进攻,共同度过了危机阶段,之后华山派因为内乱实力大衰,联盟领导权从华山派过渡到了嵩山派,一家独大的现状让左冷禅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开始有了合并五岳剑派的想法。

本期结束,下期将介绍华夏形成第二阶段:上古五帝时代的华夏民族形成期(五岳派初步整合期),敬请期待。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网友们,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8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