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七下语文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精品
注:若您购买了本专栏,需要电子版的请私信我,免费发文档下载链接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汇编。鲁迅小时候曾对《山海经》念念不忘,但一直无法得到,直到阿长为他买来了四本小小的《山海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去感受书中温情的故事。
1、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深入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学习鲁迅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掌握欲扬先抑及围绕中心安排详略的写法。
3、感受长妈妈的人格美,培养淳朴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①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②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③惶(huáng)急:恐惧、着急。
④掳(lǔ):把人抢走。
⑤诘(jié)问:追问;责问。
⑥惧惮(dàn):害怕。
⑦粗拙(zhuō):粗疏拙劣,不精美。
⑧憎恶(zēngwù):憎恨、厌恶。
⑨霹雳(pīlì):云和地面之间发出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
1、带着下列问题速读课文,完成表格。
(1)文章写了长妈妈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2)这些事分别表现了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体现出作者对长妈妈怎样的感情?
(3)明确本文的写作手法及线索。
明确:
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本文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明确:第一部分(1-2):简介长妈妈。
第二部分(3-12):厌烦长妈妈。
第三部分(13-29):敬重长妈妈。
第四部分(30-31):怀念长妈妈。
第一部分(1-2)
1、文章开头写哪些人称呼“阿长”,又是怎样称呼的?分别含有怎样的感情?
明确:母亲称“长妈妈”——略带些客气;
祖母叫她“阿长”——亲切;
“我”平时叫“阿妈”——亲切;憎恶时叫“阿长”——不礼貌。
第二部分(3-12)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第3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阿长“切切察察”的特点,表现阿长粗俗、好事以及“我”对她的不太佩服。
3、“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细节描写和比喻修辞。把阿长睡觉时的样子比喻成“大”字,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长睡相不好、粗俗,表达“我”对她“不大佩服”(讨厌)。
4、“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第6段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5、长妈妈教给“我”哪些规矩?
明确:正月初一第一句话说什么(吃福橘);
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
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能进去;
饭粒落在地上,要拣起来,吃下去;
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万不可钻过去……
6、“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阿长期待祝愿、渴望平安幸福的急切心情,表现了阿长单纯又迷信的一面。也说明她是个不幸的人,所以热望自己一生平安。
7、“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言描写。一连叠声地说“恭喜”,并且用了四个感叹号,极传神地刻画了阿长获得祝福后欢天喜地、心满意足的情状。
第三部分(13-29)
1、“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第17段这句话中的“伟大的神力”该怎样理解?
明确:“伟大的神力”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出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