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习性 >> 炎黄子孙从何而来,黄帝和炎帝之间又是
想要真正捋顺上古史,当前还做不到,在没将整个上古史的脉络还原出来的情况下去论述炎黄关系,总会存在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这里仅是以现有的相对可靠的材料去推导一下炎黄之间的关系,以下的观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基本都论述过,为了避免啰嗦,某些细节会一带而过。
提个要求:请先放下已认知的来自《帝王世纪》关于上古的所有说法。
“炎黄子孙”是近现代才出现的词汇,而古人多讲“三皇五帝”,认为“三皇五帝”才是华夏的祖先,也就是不限于炎帝和黄帝。
“三皇五帝”之说不晚于先秦,《左传》提及“《三坟》、《五典》”,据说这些典籍里记载的就是三皇五帝的事迹。
我们今天讲的黄帝其实是文化上的黄帝,可上溯到战国早期。田齐搞稷下学宫,其推崇的黄老之学就是黄帝文化兴起的源头,相关著作合称《黄帝书》,而在此之前,黄帝只是众多上古部族的首领之一,是包括妫姓在内的多个部族共同祭祀的祖先。
也就是说,田齐丰富了黄帝,同时也让黄帝失真了,就像儒家推崇尧舜,也让尧舜失真了一样。
有些人认为黄帝不存在,是伪造的,这种说法是武断且偏激的,伪造祖先并能得到集体认同才是真正不可思议的事情,怀疑是可取的,但随意否定就不可取了,否定已经成为共识的概念是要基于证据的。
田齐之所以推崇黄帝,是因为黄帝的确是田齐的祖先,而非攀附。
田氏是舜的后裔,舜是帝颛顼之后。
《左传·昭公八年》有:“陈,颛顼之族也。”
而《纪年》和《山海经》都讲颛顼是黄帝之后,那么,战国田氏的脉络也就清晰了,关键节点如下:
黄帝—颛顼—慕—瞽瞍—舜—胡公—田完
田氏篡齐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加黄帝的影响力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黄帝的影响力,准确地说是《黄帝书》的影响力,在战国时期黄帝成为“三皇五帝”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故太史公曰:“百家言黄帝”。
而炎帝的崛起大约是在西汉中晚期,并在汉晋之际被认定为黄帝的兄弟,在《史记·五帝本纪》里,炎帝还是负面形象,是作为黄帝的对手而出现的,但《汉书》里就有不一样的说法了。
《汉书·王莽传》有:“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祇畏,敢不钦受!”
显然,炎帝在汉代崛起其实同汉高祖是有一定关系的,炎帝在战国时期亦称赤帝,在五德学说中对应火,刘邦在芒砀山起义的时候有斩白蛇一说,白对金,赤对火,而火能克金,也就有了斩白蛇的刘邦为赤帝子之说,作为赤帝子的后裔,汉室抬高赤帝(炎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自汉代开始,黄帝和炎帝在“三皇五帝”中被突出出来,成为被提及最为频繁的两位上古之帝,同时也逐渐失真。
那么,真实的炎帝到底是谁呢?
如果抛开汉代及其后世学者的附会和曲解,历史上真实的“炎帝”有两个,一个是《山海经》炎帝,一个是《史记》炎帝,《山海经》炎帝是《史记》炎帝的先祖,关于这一点我在此就不过多论证了,建议大家自己阅览《山海经》和《史记·五帝本纪》。
顺便也要说一下,神农氏与炎帝合体不早于西汉,可查到的最早的记载也出现在《汉书》中。
《汉书·律历志》有:“炎帝《易》曰:“炮牺氏没,神农氏作。”言共工伯而不王,虽有水德,非其序也。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
所以大家在读《史记·五帝本纪》的时候,建议不要将神农氏和炎帝看作同一角色,这样逻辑上也就通了。
先简单聊几句神农氏。
神农氏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密切相关,因为无法准确追溯神农氏一族曾经用过哪些称谓,构成怎样的演变脉络,所以《史记》里的神农氏其实是对该族群的统称,代表的是一个“王权”,而不是单一的部落或氏族,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也就是说,仰韶文化可能经历了多个部族的轮替,但他们都属于共同文化,存在继承关系,这里是用神农氏来代指所有了,仰韶文化前后持续了两千余年,所以这里的神农氏也持续了两千余年。
以现在的考古结论来对照,仰韶文化发源于距今年前的渭水流域,扩张到黄河中游,而炎帝属于大汶口文化的一支,大汶口文化发源于海岱地区,时间大致也是距今年左右,但其后裔真正壮大是自祝融开始的,对应的就是起源于距今年左右的屈家岭文化,也就是说,屈家岭文化的前驱之一是大汶口文化。
所以在古文献中的叙述顺序是:神农-炎帝-黄帝,故《史记·封禅书》有:“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当然,他们是否真的曾经到过泰山封禅,这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山海经》炎帝要比黄帝久远得多,其发源地在东部沿海地区,《精卫填海》里的那个淹死于东海的女娃就是《山海经》炎帝的女儿,而《山海经》炎帝的后裔祝融“降居江水”,这就是共工和后土族系。
《山海经》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左传》有:“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共工与后土一族发展而来的是稻作农业,而最早的“江水”指的是长江中游流域,也就是今天流经江汉平原的那一段。
需要补充的是:上古时期的祝融有两位,一位是炎帝后裔,一位是颛顼后裔,前者为《礼》所载的三皇之一,在江汉平原;后者为高辛氏火正,在河南新郑(《左传》)。
共工是由江汉平原向北扩张的一股势力,打败了黄河流域的以神农氏为首的诸多部族,这才是《史记·五帝本纪》所载的“炎帝欲侵陵诸侯”事件,也就是说,这里的“炎帝”对应的是共工,所以《汉书》里讲炎帝即是共工:“言共工伯而不王,虽有水德,非其序也。以火承木,故为炎帝。”《国语》里称之为“共工氏之伯九有也”。
比较颠覆大家认知的结论是:共工要比黄帝更古老,这也是解读上古史的关键。
《管子》有:“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
先是共工,然后才是黄帝。
不仅共工要早于黄帝,共工的后裔后土同样早于黄帝,而真正与黄帝同时代的其实是后土的后裔——夸父。
《山海经》有:“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是巫觋群体以巫的视角来记载上古传说,明确地记载后土的后裔夸父与蚩尤一同被黄帝的部下应龙杀死。
也就是说,《史记》所载的“炎帝欲侵陵诸侯”的“炎帝”其实是共工,而同黄帝战于“阪泉之野”的“炎帝”其实是夸父,这其实就是将炎帝一系符号化了。
从时间上来讲,“共工氏伯九有”对应的是考古学上的屈家岭文化北向扩张,协同大汶口文化挤压仰韶文化,形成的庙底沟二期文化。
蚩尤和末代炎帝北渡黄河之后,在冀北的逐鹿败给了来自燕山及北太行山一带的黄帝部族,末代炎帝的失败(阪泉之战)导致蚩尤和炎帝的分裂,蚩尤驱逐了末代炎帝成为了新的部族联盟首领,也就是《五帝本纪》所载的“(蚩尤)不用帝命”,这个“帝”就是末代炎帝,但蚩尤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这就是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体现的是考古学上的红山文化后裔南下,同大汶口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之间的冲突,所以战场会在燕山与北太行山的交汇地。
涿鹿之战标志着北方黄帝部族的崛起,但黄帝并未打败共工的后裔——共工氏,黄帝甚至都没到过中原,先秦文献中涉及的黄帝,其活动区域都在西北地区,赤水和昆仑,其衣冠冢亦在桥山。
黄帝一族直至帝颛顼时期才入主中原,帝丘自帝颛顼而来,自此与共工氏纠缠了数百年之久,而黄帝族系的衰落始于周族入主中原。
崛起于渭水的姬姓周族的祖先来自于东方,关于这一点,所有的古文献都可以达成共识,姬姓始祖后稷(弃)的出生传说在山西。
姬姓其实是姜姓的分支,姬姓的始祖母姜嫄亦是炎帝后裔,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后来融入的外族血统,姬姓周族可追溯的最早祖先同样是来自东方的炎帝,而非黄帝,他们也是农耕族群,即:姬姜同源。
通过上面的简单论述,炎帝和黄帝的关系也就明了了,炎帝代表的是来自东方的农耕文化,其出现在中原地区的时间要比来自北方的渔猎文化更浓烈的黄帝部族早一些,而传说中的那位具体的炎帝要比黄帝早得多。
顺便说一下,如果按血统来看,来自东方的炎帝要比来自北方的黄帝对现代中国人的血统贡献更大,将“炎”放在前面,称之为炎黄子孙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农耕族群在繁衍生息上要比渔猎、游牧等族群更具优势。
黄帝当然不是游牧族群,但按《史记》所载,黄帝一族似乎是一种游耕和渔猎相混杂的部族,迁徙很频繁。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