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时代意蕴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3/4/21 13:18:09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以非凡创造性著称的精神,是以卓绝奋斗著称的精神,是以空前凝聚交融著称的精神,是充满着绵延不绝梦想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科学阐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科学阐释,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以非凡创造性著称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上

就物质文明而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当代中国,物质文明创造更加日新月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无人机技术、AI技术、太空技术等展示综合国力的技术亮相世界,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便利人们生活的技术引领世界潮流。

就精神文明而言,中国不仅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管子、荀子、韩非子等影响至今的伟大思想巨匠,而且产生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和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

就制度文明而言,春秋战国时代产生了郡县制,秦汉确立了郡县制,这不仅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更是中国古代社会进步与发展进程中政治制度建设的一次非凡创新。这一点,英国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插图本)中有精彩评价。他说:“希腊化城市市民和中国农民建立的行政体制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最精妙的两种世俗制度……罗马帝国行政体制在奥古斯都建立后的第7个世纪就土崩瓦解了,而汉朝的行政体制比它早年,却一直延续到年。”这一体制有效地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自信和优越性。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以卓绝奋斗著称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而且体现在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

为了治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早在秦代以前,中国古人就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在隋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在当代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了战略性工程。历时50年论证、十多年建设,年5月3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成功试通水。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了造福亿万中国人民的伟大工程。

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中国古人就创建了很多产业。例如丝绸产业,商代开始出现绮、纱、缣、纨、縠、罗等品种,西周时期产生了用两种以上的彩丝提花的重经织物“经锦”,战国时期丝织品的纹饰从几何纹发展为动物纹,色彩更加丰富,丝织技术日益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众多产业领域奋发进取,在世界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大约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施产业升级计划,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使得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为了使生活更加便利,中国古代就发展了很多市镇。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万,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南宋时期,随着水路交通和商业的发达,长江两岸出现了大批的镇市。临安属县有15个镇市,建康城外有14个镇,江陵府沙市和太平州黄池镇是“客商所聚”的著名镇市,泸州各县也有50多个镇市。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城镇化率从年的52.6%提高到年的59.6%,近8.3亿人口居住在城镇。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发展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以空前凝聚交融著称的精神,既体现在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体现在一次又一次共同书写了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这一特色和有利因素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可以说,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当今中国,各个民族和谐共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华民族在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我们总能化险为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越是遇到困苦,我们民族的凝聚力越是强大。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外来侵略寇急祸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各个民族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充满着绵延不绝梦想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近代以来的奋斗史中,更体现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小康社会的梦想不仅是一个百年梦想,更是千年梦想,是两千年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美好生活日益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华民族的梦想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超越百年、千年,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宏大的梦想不是乌托邦,是能够实现的美好理想,因为中华民族从来都是踏踏实实为梦想而奋斗。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反映了中国人为梦想而奋斗的执着,毛泽东同志的“敢叫日月换新天”、周恩来同志的“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朱德同志的“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的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的豪迈都反映了共产党人为梦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博导辛向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1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