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又叫“六波罗蜜”,是指证得般若智慧的六种方法。六度之一,是“布施”。布施分为财布施、无畏布施和法布施三类。财布施是施舍钱财物品。无畏布施教人勇敢,不畏惧灾难、死亡等。法布施,又名智慧布施,即向他人布施知识进行教化。三种布施中,法布施最上,无畏布施其次,财布施为下。
布施,须做到“三轮体空”。即:
一、施者空。布施者不可存有“我在布施”“我在助人”等念头,若有“我”识,则施者不空。
二、受者空。布施者不能存有受施者须感谢回报之念想,若有此念想,则受者不空。
三、施物空。布施者不可对所施舍之物念念不忘,《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记载:“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里讲的“不住相布施”,就是三轮体空的意思,只有三轮体空,布施的功德才能像无限宇宙一般无量无边。
禅宗祖师达摩从印度初到中国时,当朝梁武帝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颁布了一道圣旨,令所有州府县每年必须建寺、度僧若干,达不到指标,就要问责,他还施舍钱财无数。
武帝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
达摩答道:“并无功德。”
梁武帝很惊讶,也很不服,他问:“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说:“净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意思是你这样做最多得到一点小小的福报,就是下辈子继续投胎为人,或者再好一些——投胎为天人,但还是在六道中轮转,仍然没有脱离生死轮回。
这下梁武帝生气了,厉声问:“与朕对面者,何人?”达摩回答得十分巧妙:“不识。”梁武帝念念不忘自己“造寺度僧布施”的功德,不能做到三轮体空,所以功德不多,福报不大。
《金刚经》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中说:“‘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贪著就是执著于自己所做的福德,念念不忘,这是背离佛法大义的。
关于无畏布施,《旧杂譬喻经》中记载了一个鹦鹉救火的故事:从前有一只鹦鹉,飞到一座山中,山里的百鸟畜兽相亲相爱,从不互相残杀。鹦鹉心里想,这里虽好,但不可久留,我还是应该回自己的家,于是便飞走了。鹦鹉离开几个月后,这座山起火了,熊熊大火烧得非常猛烈,鹦鹉远远地看到火光,便钻入水中,用翅膀吸附了水,飞到空中把水洒下去,想扑灭大火,就这样一次次地取水救火。
天神看到这一情景,对鹦鹉说:“你怎么这么傻!这么大的火,岂能被你小小的翅膀所携带的水扑灭?”
鹦鹉说:“我知道我扑不灭,可我曾客居此山,山中的百鸟畜兽都很仁慈善良,相处如亲兄弟。我不忍心看着它们被大火烧死啊!”
天神被鹦鹉的诚意所感动,就降了一场大雨,把火扑灭了。
故事中英勇无畏的鹦鹉,令人不由得联想起中国古代神话中“精卫填海”的故事。这两只小鸟,都有着大无畏的精神,它们的勇敢,也一直激励着世人,不放弃,不畏惧,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