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文明的角度,解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消亡,东汉末年开始的乱世、宋与明的灭亡?刘慈欣《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揭示了一部分道理。人类在宇宙天地间,不断地提高生存适应能力,不断地扩张安全活动范围,就是文明演化的底层驱动力。而文明演化过程,会出现五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野蛮人还没有文明化,便被自然力量淘汰。第二种情况,野蛮人在文明化的初始阶段,彼此之间相互消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主要属于这种情况。第三种情况,出现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心,文明以自然流淌和碰撞汇融的方式扩张,实现体系内野蛮族群的文明化,这是中华文明演化的主线条,包括问题里,中国东汉末期开始的乱世、宋元明清的改朝换代。第四种情况,文明体自身力量失控,比如发生核大战,摧毁生存环境导致自我毁灭;天地环境骤变,文明体没有发展出生存适应能力,因此被自然力量摧毁,比如行星撞地球、冰河期、超级大瘟疫等等。第五种情况,文明体进入大宇宙时代,高纬文明体消灭低纬文明体,或被更高维文明体消灭,这是“黑暗森林法则”的猜想。中华文明的演化逻辑,在大宇宙时代能不能成立,看来刘慈欣是比较悲观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等,是野蛮人之间的互相消灭。它们不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和中华文明对比一下就明白了。中国历史,从神话开始就写满了对自然灾害的治理,比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与各种自然力量的对抗,大洪水、大干旱、极端气候等等。提高生存适应能力,扩张安全活动范围,这条驱动文明的主轴线,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得非常清晰,这是符合正常演化逻辑的。看西方人编写的古埃及、古希腊之类的历史,包括西方早期文明史,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没有底层逻辑,在所有西方记述中,除了发洪水坐船跑路,基本找不到驱动文明的主轴线。而自然力量在文明表述里的缺失,只有两种可能:它们在真正文明化之前,就被自然力量摧毁了,因此无从记述。它们是非常初级的文明,一方消灭另一方,只是野蛮消灭野蛮,于是也无从记述。消灭文明的要么是自然力量,要么是文明本身,野蛮摧毁不了文明。所谓文明,是整体力量强大的象征,可不是讲文明懂礼貌。高度发达的文明体,必然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强大的组织能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强大的工具制造能力……还会产生最适应生存环境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字表达方式、人员组织方式等等,从而构成一个极具生命力的超级系统。这是成功治理自然灾害,人类生存适应能力提升,必然产生的结果。道家、法家、儒家等诸子百家,也是中华文明演化的自然结果。野蛮人族群,意味着人口规模小、组织能力弱、生产能力弱、资源调动能力弱。他们的人口和力量,都不足以摧毁文明体的整个系统,相反,他们必须要文明化,才能获得力量。而文明化了的野蛮人,却已经不再是野蛮人。野蛮人不过是还没有文明化的人类,同样遵循文明演化的底层逻辑,他们要提高生存适应能力,扩张安全活动的范围,就会去遵循那些,最能适应生存环境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等等,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摧毁。比如两千年来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因此我们会看到,中华文明演化的主线条,是围绕文明中心地区展开的,反复卷入野蛮族群从而实现文明化的过程,这才是真实的文明演化逻辑。至于西方史学界所表述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体,一个一个地被野蛮摧毁消失,却诡异地留下一堆超级大部头,一堆作假水平不过关的文物,然后还能神奇的破译文字,甚至搞出一整套精确纪年史,更有各种各样情节丰富的故事……说真的,当小说看看得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