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常识盘点,保你下次考

发布时间:2022/10/31 15:26:12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057.html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常识部分是很多考生最为头疼的部分,而其题量所占的比重充分表明其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常识则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温故才能够更牢固的掌握,下面提供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国学常识条、二十四节气常识、上古神话的成语盘点,你记住了吗?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国学常识条

百家思想15条

第1条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

第2条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

第3条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著作《孟子》

第4条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

第5条孙膑:战国时期人,著作《孙膑兵法》

第6条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

第7条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

第8条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著作《荀子》

第9条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

第10条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

第11条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第12条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

第13条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第14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

第15条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

文史常识56条

第16条《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17条《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第18条《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第19条《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20条《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21条《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

第22条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第23条《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第24条《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第25条《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第26条《尔雅》:第一部词典

第27条《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

第28条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第29条《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

第30条《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

第31条《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第32条《文心雕龙》:刘勰著,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第33条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第34条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第35条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第36条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

第37条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第38条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39条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第40条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41条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

第42条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

第43条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

第44条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

第45条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第46条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

第47条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第48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

第49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第50条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51条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

第52条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

第53条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第54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

第55条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第56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第57条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

第58条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

第59条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

第60条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

第61条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第62条《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

第63条《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

第64条《西游记》:吴承恩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第65条《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著,“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对《红楼梦》影响甚深

第66条《红楼梦》: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第67条《长生殿》:清代剧作家洪升代表作,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第68条《桃花扇》: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创作,主人公为李香君与侯方域,“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第69条《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皇帝组织编写,分为经、史、子、集四目

第70条《聊斋志异》:蒲松龄著,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第71条《儒林外史》:吴敬梓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科技地理11条

第72条《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

第73条《九章算术》:刘徽著,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算法,割圆法

第74条祖冲之:第一个将圆周率准确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近0年

第75条《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农学家,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农书

第76条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泰西水法》,引入欧洲水利技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第77条《禹贡地域图》:裴秀著,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制图六体”

第78条《水经注》:郦道元著,详细介绍了全国的重要河流

第79条《授时历》:郭守敬,比欧洲的历法早了三百多年

第80条《徐霞客游记》:徐霞客著,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第81条《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李约瑟称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第82条《天工开物》:宋应星著,“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医学18条

第83条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第84条《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分《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提出针灸学,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第85条《神农本草经》:东汉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第86条华佗:“神医”,发明麻沸散

第87条张仲景:“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第88条孙思邈,“药王”,著作《千金方》

第89条《唐本草》,唐高宗时修订,最早颁布的官方药典

第90条元丹贡布:吐蕃医学家,编著《四部医典》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

第91条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第92条书法五体: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第93条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赵体)

第94条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序》、《快雪时晴帖》、《黄庭经》等,《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第95条颜真卿:其楷书端庄雄伟,代表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行书《祭侄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第96条顾恺之:精于人像、佛像、鸟兽、山水等,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第97条阎立本:唐代画家,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像》

第98条吴道子:唐代画家,尊称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第99条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

第条文字演变历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备考之二十四节气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厚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各种公职考试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考察青睐有加。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在轻松愉快的“涨姿势”中,又能够做出来看似难实则易的试题,拿到分数。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成就,而且去年又正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这个知识点考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今天小编为你奉上一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赶紧收藏吧!!!

一、申遗成功

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历史渊源

公元前年的殷商时期,有用甲骨文记载,反应四季变化的“四方风”。该篇甲骨文中用四个方向的风为春夏秋冬定义,于是有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最早的渊源。

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将一年清晰的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提出,则是在西汉刘向编著的《淮南子》中。在这部著作中,以天体运行规律为依据,第一次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的方法。

自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按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

三、节气变化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对应起来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个是相对简单的版本,记忆难度相对较小,也基本能够应付一些常见的二十四节气相关题目了,比如对节气进行排序。这个民谣,一共四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每句内含六个节气,四句刚好二十四个节气。同时,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分别是:春、夏、秋、冬,每句中间的一个字连起来也是春夏秋冬,只不过前一个春夏秋冬是“四立”,后一个春夏秋冬是“二分二至”了。看到这些,也有利于大家记忆和对节气进行排序了。

除了常见的对节气进行排序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是考察节气与物候的对应关系,这里也为大家奉上节气与物候的对应关系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掌握,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备考中还是经常能够熟悉下,以此来提高记忆的精度。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关于上古神话的成语盘点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会考到一些成语,而这些成语中不乏关于上古神话的,今天小编就总结一些关于上古神话的公考成语,你都知道吗?不会赶紧背诵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精卫填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也比喻徒劳不自量力。

夸父逐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

炎黄子孙——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天文地理——泛指知识、学问。

娥皇女英——传说娥皇、女英为尧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旧时指姐妹侍奉同一个丈夫。

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尧长舜短——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尧身材高大,舜身量矮小。尧高舜矮,均是圣明的君主。比喻不可以貌取人。

尧天舜日——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尧、舜在位的时期。原用以称颂帝王的盛德。后也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

尧舜千钟——钟:古代酒器。像尧、舜那样一次能饮许多钟酒。比喻人的酒量大。

尧趋舜步——①指如尧舜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②指尧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尧鼓舜木——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鼓:谏鼓;木:箴木。尧门旁设谏鼓,舜门外置箴木。形容君主贤明,能随时接受意见,听取忠告。

一夔已足——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洗耳不闻——比喻不愿意听或不愿过问世事。

洗耳投渊——洗耳、投渊:指尧让位于许由、舜让位北铎的传说。旧时指隐逸的人厌恶听有关政治的事。

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剜肉医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大禹治水——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过门不入——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克绍箕裘——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康衢之谣——康衢:畅通无阻的大道;谣:歌谣。在宽阔畅通的大道上唱着歌谣。多用来比喻太平盛世

天灾人祸——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巴蛇吞象——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一窍不通——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畎亩之中——畎亩:田野。泛指民间。

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至死靡它——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至死不变。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女娲补天——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最后还有后羿射日,然后西王母给他一粒仙丹被他老婆吃了,然后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先说到这里,上古时期其实还有很多成语以及一些典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一找看一看不仅可以当作平时的积累,也可以在忙于刷题的时候适当的放松下,换换脑子一举两得。最后预祝大家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公”。

文、贵州中公事业单位(gzzgsydw)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9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