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繁衍 >> 上海滩真正的老大,杜月笙见他也要退避三舍
如果说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有什么人是让蒋介石和戴笠都害怕忌惮的,那这个人一定是王亚樵。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沈醉亲口承认的。
沈醉曾经说过:“这个人的行动的确使蒋介石感到害怕。那个时候连蒋介石、戴笠都怕的人,是值得写入历史的。”沈醉所指的这个人,就是王亚樵。
王亚樵在那个时候是上海滩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在他风头最盛的时候,上海滩上著名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见到他都要绕着走。
从王亚樵来到上海滩开始,一直到他49岁毙命,他的一生除了创建了大名鼎鼎的斧头帮、杀得上海滩的黑道无人敢惹以外,还曾多次策划参与暗杀活动。
图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
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都是他的刀下亡魂;日本派遣军的最高司令、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也是死在他的暗杀之下,日本公使重光葵还被他炸掉了一条腿。
就连在南京举行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汪精卫为蒋介石挡下的三枪,也是王亚樵对蒋介石诸多暗杀中的一次。
王亚樵是复杂的,也是神秘的,华克之说他是个“乱七八糟的好人”,而美国记者弗雷特·安娜则认为他是一个“匪夷所思,目标不明”的人物,“他似乎同所有的政治家为敌,似乎要面对全世界而唯独显示他个人的力量。”
图
王亚樵挚友华克之
只有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最为中肯:“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他也是唯一一个得到毛主席如此赞扬的“黑帮老大”。
早期经历
年2月14日,王亚樵出生在安徽合肥。王亚樵的父亲读过几年书,懂一些医学知识,所以留在乡里成为了一名村医。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亚樵也上了私塾,只不过在科考的时候名落孙山,便只能回乡教书。
图
清末学堂
年武昌起义爆发,22岁的王亚樵立即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和年轻人们一起抄乡绅家,用作军饷。后来反动派开始镇压,王亚樵的一个朋友在反抗的时候牺牲了,王亚樵便孤身逃到了南京。
那个时候的王亚樵“一套破西装,一根自由棍,口留小胡,奔走不遗余力。卧稻草,吃残饭”,颇有侠士风范。
在南京没多久王亚樵又被袁世凯通缉,无奈只能离开南京逃往上海,他的传奇人生也就此开始。
李鸿章的后辈李少川曾经对王亚樵说:“上海滩的这些孬种,向来欺软怕硬,见到血就怕了。只要拳头硬,上海滩就是为你这种英雄而建立起来的。”
图
军阀袁世凯
李少川的一席话让王亚樵茅塞顿开,此后他便带领着兄弟们拿起斧头,打拼天下。
他们先是暴力接管了安徽会馆,并以此为据点,成立了“斧头帮”,赚取利益、收买打手如此循环。
后来“斧头帮”越做越大,需要的经费也越来越多,王亚樵便带着兄弟们一起敲诈有钱人,也就免不了经常要和上海当时的“三大亨”对上。
“三大亨”权衡利弊以后得出结论“千万不要去碰这伙亡命之徒,王亚樵的人咱惹不起躲得。”
图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王亚樵在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名气也越来越大。不过王亚樵有一颗难得的爱国之心。
暗杀日本军官
“淞沪抗战”开始以后,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扩张之路变得越来越艰难,和频频受挫的日本侵略军相比,我十九路军官兵则越战越勇。
日军多次调整作战策略,更是数次更换主帅,想要在战场上将我军一举击败。
年2月29日,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奉命亲临上海吴淞口,在“出云”舰上坐阵,指挥日本侵略军对十九路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图
抗日战场
当时的王亚樵身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斧头帮”的帮主那样简单了,还是为“上海抗日救国决死军”幕后的总指挥。
这是一支抗日救国的队伍,其中还出现了很多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人物。
当王亚樵听说白川义则正在舰上指挥作战的消息以后,立即从“决死军”挑选出一批“水鬼”,让他们身负炸弹潜入水中。
这些“水鬼”趁敌人不备靠近了“出云”舰,将身上的炸药系数绑在了军舰的底部,随后又悄悄的离开了。
“轰隆”一声炸弹被引爆,可是只是将敌军的军舰炸得抖了抖,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损伤。
图
日本驱逐舰在上海海港
不过王亚樵的行动还是成功地震慑了白川义则,使他匆忙搬到陆地上继续指挥。
在“上海抗日救国决死军”中还有一个暗杀的组织,叫做叫“铁血锄奸团”,主要作用就是暗杀汉奸和日本人的。
在这个组织中有一个小青年叫做胡阿毛,以前做过王亚樵的司机。
有一次胡阿毛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被日军看到,日军还以为这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所以并没有把他放在眼中,强迫他为自己开车。
那是一辆装满了武器弹药的重型卡车。胡阿毛佯装屈服于他们,做了他们的司机,等都车来到黄埔江边的时候,突然加大油门,将车开进了黄浦江中,胡阿毛壮烈牺牲。
图
日军运输物资
胡阿毛的牺牲让王亚樵十分痛心,亲自为胡阿毛写了一篇悼念词,其中一句这样说道:“飞车黄浦,杀倭身亡,春秋义名,忠国何伤!”
胡阿毛的爱国事迹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胡阿毛举行完葬礼以后,王亚樵还为胡阿毛的家中送去了一大笔安置费,并且保证一定帮助胡阿毛奉养他的母亲。
王亚樵将胡阿毛牺牲的罪行全部放在了日本人的头上,下定决心要和日本人决一死战。
后来中日双方停火,狂妄自大的日本人竟然要在中国的领土上面庆祝“淞沪战争胜利祝捷大会”,日本侵略军这一做法激怒了王亚樵,王亚樵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白川义则血债血偿。
图
日本“淞沪祝捷大会”现场
王亚樵和人商议在日军的“祝捷”大会上面刺杀白川义则,想法很好,可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困难,那就是日本人的“祝捷”大会不允许中国人参加。
不过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会被禁止,部分台湾人可以进去,还有朝鲜人也可以进。于是王亚樵等人便计谋和朝鲜人安昌浩商量暗杀的事情。
王亚樵知道安昌浩有很大的几率会帮助自己,因为安昌浩的手下有一个叫做“独立觉”的爱国组织,而王亚樵曾经资助过安昌浩等人。
果然,安昌浩听完王亚樵的计划以后当即表示:“日本是我们共同敌人,对付日本,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图
朝鲜独立运动家安昌浩
他们制定了一个严密的计划,通过炸弹来刺杀白川义则,炸弹由王亚樵提供,安昌浩负责实施爆炸。
“庆祝大会”当天,朝鲜志士尹奉古、金天山(金九)等人装扮成日本侨民的样子,手中提着藏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进入会场。
上午九点整,宴会正式开始了,白川大将、日本公使重光葵等十几名日本军政要人来到了会场,白川义则在众人的掌声中走向讲台,发表演讲。
朝鲜志士尹奉古就在主席台附近的草地上,看到白川义则站上讲台开始演讲以后尹奉古就假装喝水,将定时炸弹启动,随后偷偷的离开了会场。
图
尹奉吉赴义前的宣誓仪式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炸弹爆炸,白川义则当场被炸死,重光葵也被炸掉一条腿,其他的十几名日本军官也是死得死伤的伤。
这场刺杀十分成功,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开始抓捕尹奉古、金天山等人,最后尹奉吉、安昌浩不幸被捕,被日本人残忍地杀害了。
而一同实施刺杀行动的金天山侥幸被王亚樵保护了起来,没有受到日本人的迫害。
这场爆炸案虽然让日本人愤怒不已,可是因为事先有中国人不准参加的规定,所以日本人就算再生气也不能将中国人怎么样。
图
尹奉吉宣誓文
年7月23日,王亚礁派人行刺朱子文,没想到混乱中错刺了宋秘书,蒋介石听到消息以后下令一定要将王亚樵这个心腹大患除掉。
可是没有想到王亚樵逃到了香港,在香港再次竖起了反蒋的大旗。
暗杀蒋介石
年2月28日下午,蒋介石在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扣押了立法院长胡汉民,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两广的地方实力派不满蒋介石的做方法,致电蒋介石宣布另立政府。王亚樵也站在两广一方。
图
演讲中的蒋介石
后来广东方面的人向王亚樵提议:“利用京沪一带势力杀蒋锄奸,以为报复。”
王亚樵稍加思索,觉得这个方法值得一试。为了支持王亚樵行动的顺利,广东方面还派人给了王亚樵20万元的经费。
年6月,蒋介石一直都在庐山办公。王亚樵以为刺杀的机会了来了,便派出龚春蒲、肖佩伟、陈成等化装成游客上山,监视蒋介石的一举一动,并且趁机将其击杀。
有一天蒋介石的车突然疾驰下山,陈成正在路边碰到,来不及多做反应,陈成急忙掏出了身上的炸弹想要趁机丢进蒋介石的车中。
图
民国时期街上的汽车
可是蒋介石的卫士反应十分灵敏,看到陈成有异样的举动以后立即就开枪将他射杀了,陈成的暗杀行动失败了。
陈成的同伴龚春蒲、肖佩伟听到了枪声急忙赶来一看,发现陈成被一枪爆头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蒋介石的车已经飞奔下山,龚春蒲、肖佩伟知道事情已经败露,急忙撤离。
陈成的暗杀行动虽然没能成功,却仍旧让蒋介石心惊不已,如果不是卫士反应及时恐怕蒋介石已经命丧陈成之手了。
蒋介石将带来叫来,命令戴笠迅速破案,并告诉戴笠一定要封锁消息,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图
戴笠和蒋介石合影
戴笠怀疑到了王亚樵的头上,便在沪杭一线放出口风:“王亚樵如有谋害我领袖之举动,我必杀他!”
王亚樵本就是个“亡命之徒”,戴笠地威胁他当然不会放在心上,而是一直想到时该如何向两广方面交代,毕竟这次刺杀失败了。
碰巧这个时候财政部长宋子文要来上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王亚樵的注意力。
宋子文也是蒋氏集团的核心人物,就算不能将蒋介石杀死,如果价格宋子文杀掉也算是对两广方面的兄弟有个交代。
图
宴会上的蒋介石
这样想着,王亚樵便找来兄弟商议刺杀宋子文的相关事宜。
本来王亚樵等人计划在火车站刺杀宋子文,可是由于宋子文下车以后始终都被人簇拥着,王亚樵等人没有办法下手。
好在火车站的候车室中王亚樵等人还留了一手。因为当天宋子文和秘书唐腴胪都穿一身白哔叽西服,戴白色拿破仑式帽子,只是宋空着手而唐却夹看一个公文皮包。
等到众人走出站口,等候在外面的人还以为有包的那个是宋子文,所以开枪将宋子文的秘书唐腴胪击杀。
图
宋子文和人合影
虽然王亚樵的行动失败了,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仍旧让蒋介石震怒不已。
宋子文在上海车站遇刺未遂的消息传到南京,当局震动,蒋介石更为心惊,训斥戴笠要不惜一切代价抓获王亚樵。然而王亚樵此时正潜居香港谋划着下一步的反蒋活动。
“错”刺汪精卫
年,王亚樵来到福州参加李济深等人组织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不久失败,王亚樵便跟随着李济深等人前往香港避难。
蒋介石将王亚樵视作是眼中钉肉中刺,戴笠对他的追杀也是一刻不停,但是王亚樵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存在,所以他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刺杀蒋介石。
图
工作中的李济深
在香港,王亚樵常与帮会成员商议,王亚樵的好友华克之建议在南京办一家通讯社,这样便可以取得记者的身份,而记者在当时的行动要稍自由些,这样刺杀蒋介石的几率也更大些。
王亚樵觉得华克之的建议很好,便争取了胡汉民的支持,成功地在南京办起了一家名为“晨光”的通讯社。
华克之任社长,张四明(玉华)、贺坡光、孙凤鸣3人为采访记者。
年10月初,国民党计划召开六中全会,并且向社会上发出了消息。
图
蒋介石正在开会
开会一定会有记者,他们准备了许久的身份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华克之等人看出时机已到,便积极准备刺杀行动。
孙凤鸣表示:“我愿意深入虎穴,誓死锄奸。”随后,他们通过和国民党党部工作的人员联系,获得了一张入场券。
会议的前一天晚上,华克之与张、贺等设宴送别孙凤鸣。孙风鸣举杯高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众人都知道这次刺杀行动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听到孙风鸣的话,众人都忍不住落下泪来。
图
演讲中的蒋介石
11月1日晨7时,孙凤鸣持入场证进入了会场。
在国民党的高官都站在会议厅门前列队准备照相的时候,孙凤鸣本来以为可以动手,可是几番查找以后,孙凤鸣发现蒋介石和汪精卫并不在其中,只得作罢。
原来汪精卫见蒋介石没来,便急步上楼去请蒋,只是不知道蒋介石是否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愿下楼,还对汪精卫说道:“今天秩序不好,说不定要出事,我决定不参加照相了,也希望你不必出场。”
汪精卫一时间觉得为难,既然蒋介石不愿,他也只能自己只身前去了,便和蒋介石商议:“各中委已列队等候先生,如果我再不去参加,将不能收场,我一定要去。”说完转身就下楼了。
图
蒋介石和汪精卫合影
来到合影的地点,汪精卫对一众等候蒋介石的人说道:“蒋先生有事不来了,我们照吧。”
说完就自顾自地坐下了,等到拍完照,孙凤鸣也没有看到蒋介石,眼看着汪精卫也要走了,孙凤鸣心中焦急万分。
形势情急,由不得再犹豫,孙凤鸣迅速从大衣内抽出手枪,高喊着:“枪毙卖国贼!”对着汪精卫就开了三枪。
人们惊吓得连忙四处逃窜,孙凤鸣也被按倒抓捕。听到声响,蒋介石连忙赶来,却看到了正倒在血泊之中的汪精卫。
图
汪精卫和蒋介石合影
蒋介石赶紧上前扶起汪精卫,还没来得及做什么,汪精卫的妻子便闻讯赶来。
看到丈夫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样子,陈璧君瞬间怒火攻心,对蒋介石大喊道:“蒋先生,你不叫兆铭干就明讲好了,何必下此毒手!”
陈璧君早就疑心蒋介石要对汪精卫不利了,看到眼前的场景,自然而然地将所有错处都归在了蒋介石的身上。
第二天,李宗仁、白崇禧打来电报兴师问罪,蒋介石有口难言好不恼火,立传戴笠来见,大发雷霆,蒋介石怒拍桌子,大声命令道:“限你三个月内破案!办不好你也不必干了!”
图
蒋介石和部下合影
戴笠立即着手调查,最后从入场证中得知孙凤鸣是“晨光”通讯社的记者,便前往通讯社抓捕共犯,可是等戴笠到了以后才发现此处早已是人去楼空了。
办公桌上留下一封信,封面写着:“留给来人们”,信笺上写的是:“本社之事与郭智谋、吴璜、周希龄三君毫无关系,特此声明。”
孙凤鸣被折磨致死,仍旧没有透露出只言片语,他死了以后,戴笠唯一的一条线索也就断了。
可是戴笠心急如焚,因为这可是蒋介石交办下来的,如果办不好一定没有他好果子吃。
图
戴笠和人合影
这下戴笠便利用自己职权上的便利在全国的范围内找寻凶手,兜兜转转,找到了王亚樵的身上。
沈醉曾经帮助戴笠追查过这件事,沈醉表示:
“实际上,当时戴笠和我都知道,孙凤鸣要刺杀的人主要是蒋介石,并不是蒋精卫,只不过是因为蒋介石没有出场,孙凤鸣才刺杀了汪精卫。所以戴笠认为这些人不除,蒋介石的安全就无法保证。戴笠就千方百计地派人暗杀王亚樵。”
魂断梧州
为了捉拿王亚樵,戴笠亲赴香港与英警谋商,并派出大批特务混迹在香港各个角落。
图
特务头子戴笠
此时在香港的王亚樵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了,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之前因为李济深曾经和他们打过招呼,所以对王亚樵颇为关心,可是随着时局的变化,他们觉得王亚樵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便对他弃如敝履,不再那么上心了。
王亚樵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并不好,所以向李济深请教出路,最好能将自己介绍进共产党。
李济深便帮王亚樵写了一封推荐函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德等人,信上表示当今各派势力都有与蒋苟合之可能,而唯独中共与蒋决不妥协,思前想后,愿率随从投奔延安,请求收纳等语。
图
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总司令合影
王亚樵把元钱和两封信交给余亚农、张献廷,嘱他们去延安,一定要把这封信亲手交给周恩来。
王亚樵看到军统的魔爪已经在眼前摇晃,深知香港已非久留之地,便在年2月中旬携带眷属和部份骨干成员,秘密离开香港,乘船经西江去梧州。也就是他丧命的地方。
因为以前戴笠和王亚樵是好友,戴笠经常和各式各样的美女纠缠在一起,王亚樵嘲笑戴笠只会嫖娼,不像自己那样能吸引良家女子。
甚至还说出了:“宁吃鲜桃半口,不拣烂杏一筐。”这样的话。
图
戴笠和人合影
戴笠便想到了利用王亚樵部下的妻子余婉君使出美人计,趁机抓捕王亚樵。
余婉君找到王亚樵以后哭诉自己的遭遇,王亚樵心生怜悯便将她单独安排在一处。
戴笠知道王亚樵已经上当便让余婉君叫王亚樵来到她的住处,王亚樵不疑有他,也没有带随从,便只身来到了余婉君的家,被早已埋伏在此处的戴笠抓获。
几十名军统特务一拥而上,王亚樵他身中数枪,刀伤无数,就连脸皮也被军统割下拿去找蒋介石邀功了。
图
斧头帮成员,前排中为王亚樵
很多人说王亚樵是“天生反骨”,生在战争年代的他便四处征战,生在和平年代就会四处制造战争。
这样的话笔者不知道对与不对,但是好与坏,历史自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