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区县社科南宋爱国志士谢翱

发布时间:2023/2/5 15:48:50   

谢翱(-),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志士,字皋羽,号晞发子,福建长溪人,后徙浦城。谢翱出生书香世家,幼承家学,素有大志,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辩证传》《晞发集》《天地间集》等。南宋末年,蒙古南侵,宋室危亡,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开府募兵于福建南平。谢翱时年28岁,国家危亡之际,他倾尽家资,募兵八百,以布衣从戎赴国难。投兵文天祥帐下,与文天祥结为莫逆之交,被任命为谘议参军,随文天祥转战闽、粤、赣等地,以忠勇血战,历经四月,后文天祥兵败被俘,谢翱只身流落江湖拒不降元,后谢翱隐居桐庐白云源芦茨村。公元年,谢翱患肺疾,不幸病逝于杭州,终年47岁。

南宋爱国志士谢翱音频:00::03

谢翱与桐庐的关系

一是隐居芦茨,组建汐社。南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勤王抗元,兵败被俘,关于大都(北京),始终坚贞不屈,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拒绝忽必烈招降,最后壮烈殉国。谢翱闻讯,悲不能禁,遂离妻别子,离闽入浙,隐姓埋名,往来与杭、睦、婺之间,结交宋遗民邓牧、方凤、严侣、吴思齐等人,在桐庐芦茨村,组织成立“汐社”,以诗歌为武器,继续组织志士抗元。

芦茨村古称白云村,是唐代诗人方干故里。北宋名臣范仲淹曾访方干故里,对方氏后裔的崇学家风大加赞赏。有宋一代,芦茨村曾出了18位方姓进士,是一个文风很重的地方。宋末元初,芦茨村崇文重教的风气依然浓厚,谢翱便寄迹于芦茨村,从事私塾教育谋生。谢翱选择在芦茨村隐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此地远离闹市,西北可上梅城、金华,东南可下桐庐、杭州,往东过马岭可以到浦江,地理偏僻,风光优美,进退可守,可广结同仁志士,远离官府追捕。

时南宋已经灭亡,谢翱作为一个文人,难以起刀兵抵抗元朝,但是在精神气节上,他宁死不降。元初,江浙各地还有大批南宋遗老,在精神上拒不降元。在谢翱的倡导下,他们从金华、睦州、浦江、桐庐、杭州各地汇聚芦茨村,成立了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文艺组织——汐社。为何要叫“汐社”?也是有深刻内涵的,因钱塘江潮水,每月十五日,如期上涌到钓台之下,便不再往上,月月守时守信。谢翱希望同仁志士们,勿忘国耻,要像钱江潮水一样守信,每月相聚于此,共商复国大计,体现了当时南宋爱国遗民志士们的深厚爱国情怀。

二是西台恸哭,矢志不渝。元至元二十八年()十月,文天祥殉国十周年之际,谢翱暗邀吴思齐、严侣、方凤、冯桂芳等人登严子陵西台恸哭祭奠文天祥,并写下千古爱国名篇《登西台恸哭记》(入选《古文观止》),并留言:“吾死必葬于此!”谢去世后,其友按他遗嘱,真将谢翱安葬在西台对岸的严陵坞村,实现了谢翱生前的愿望。至今在谢翱恸哭的西台石亭上镌刻着一副楹联“生为信国流离客,死结严陵寂寞邻”,表达了谢翱与严子陵西台的深厚情缘。

谢翱的《登西台恸哭记》文词慷慨悲怆,充满着一股充塞天地的爱国精神。为躲避元朝官府的追捕,文中人物假借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臣颜真卿、颜杲卿等名,借古喻今,痛悼文天祥抗元殉国的爱国精神,详细记录了谢翱和汐社骨干成员登严子陵西台哭祭文天祥的始末。从中可以知,谢翱经常梦见文天祥,每见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当年跟文天祥分别时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曾于姑苏吴王夫差台、绍兴越王台哭祭文天祥。今时则登严子陵西台哭祭,用竹如意击石而歌曰:魂朝往兮何极?暮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毕,竹石俱碎,闻者俱伤。

谢翱一哭成名,千古流芳,他哭的是正气凛然、宁死不降的文天祥,哭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大宋王朝,这是中华民族千古不泯的爱国精神,是一种铁骨铮铮的民族脊梁。谢翱一哭,硬生生从严子陵手里分得了一个西台,至今流传!

三是归葬严陵,百世流芳。至元二十七年,谢翱泪尽,以肺疾逝于杭州,终年47岁。方凤、吴思齐等汐社好友,按谢翱生前遗嘱,将其安葬在严子陵钓台对岸严陵坞,以诗稿殉葬,墓碑刻“粤谢翱之墓”,墓联“泪滴参军骨,江流报国心”,墓右筑“许剑亭”。“许剑亭”典出春秋时期延陵季子吴季札“季子挂剑”,许剑徐君的故事,以此表达谢翱与众志士誓不负约,抗元到底的壮志和决心。

谢翱墓相关情况:谢翱矢志不渝的爱国气节一直广为后人传诵,明清两代多年来,谢翱墓历经官方多次扩修,与严子陵钓台一起成为历代文人、名士凭吊怀古的胜地,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凭吊,抒发家国情怀。他的《登西台恸哭记》至今仍铭刻在西台之上,光照千秋。

元末,青田刘基流遇桐庐,途经富春山时,特地拜谒了子陵祠和谢翱墓,并在《题谢皋羽传后》写诗道“此士今安在,金石可销心不改。应将魂魄化精卫,衔取南山填北海”,民国时期,叶浅予、周天放著《富春江游览志》将谢翱墓录入其中,叶浅予并拍摄谢翱墓旧照一张流传。

严子陵钓台对岸严陵坞村谢翱墓旧照(叶浅予摄)

年至年,富春江水电站经历动工兴修、停工缓建、复工续建、竣工发电。富春山一带水位因之上升了近20米。由于对谢翱墓缺少保护措施,许多附属建筑没入江水之中。其中“破四旧”运动加剧了对谢翱墓的破坏,时至今日已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上世纪80年代,规划重建严子陵钓台时,曾一度将建复谢翱墓列入规划,但因隔江相对,有一定距离,后搁置作罢。近几年来,严陵坞村纳入富春江镇慢生活体验区,原民居改为民宿,谢翱墓相关遗址、遗迹、残留碑石等几乎无存。

时至今日,谢翱后裔最多的聚集地广东省揭阳市,早在年就耗资千万,建成谢翱纪念堂,福建霞浦也编辑出版了谢翱文史专辑,甚至长溪和霞浦之间还发生了争夺谢翱名人归属的事情,谢翱在福建和广东等地已经视作爱国民族英雄。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揭阳市谢翱嫡系后裔约20万人,占桐庐县一半人口,每年谢氏后裔举行纪念谢翱活动。数年前,揭阳市政协主席谢喜龙一行、福建霞浦文史委一行曾专门来桐庐寻访祖先墓未果。谢翱以一介布衣,为国尽忠守节,此等爱国精神千古彪炳。

来源/桐庐区社科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1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