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国内童书没创意没想象力全是说教是时候打破

发布时间:2023/7/23 22:48:25   

美国作家比尔斯说过,偏见是一种飘忽不定,无根无据的观念。

我刚刚带小勋看书时,突然又想到了这句话。在小勋五岁前,如果你问他最喜欢哪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肯定会说:大卫,卡梅利多,卷毛老师等这些国外经典读物里的人。

因为以前我给他买的书都是国外童书,至于国内本土的故事书,我连考虑都没有考虑过。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对国内童书的偏见太深了。

在我的刻板印象里,国内的童书大多缺乏创新,且说教意味浓厚。而直接买国外经典童书,基本上不会踩坑,那些故事不止情节有趣又幽默,并且道理也全藏在故事里,而非采用平铺直叙的说教口吻。

那我是什么时候发现这是一种偏见的呢?

是因为有一次老师发过来一份小学生必读书目,要求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我给小勋选的是《长大以后做什么》,看完后完全打破了我的偏见。

不管里面的情节设置也好,绘画风格,语言风格也好,我发现相对于国外绘本,他其实更有自己的魅力,至少很多地方不需要我过多解释,小勋就能get到笑点。

我开始逐渐选择国内童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而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故事就是中国文化里的魂。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看过一段话非常有感触。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不信上帝,否认一切。不,中国人是有信仰的,那就是我们永远坚信人定胜天,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真善美。

比如那些神话传说: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故事,都讲述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明知磕不过,偏要死磕。

国外推崇自由个性的发展,国内更注重团结合作。在新时代的中国,孩子在自由发展个性,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学会和理解中国魂同样重要。

比如这套《中国经典童话绘本·中国篇》,里面的故事可能现在很多小朋友都没听过,但事实上它们已经流传了很多年。

我看完觉得很可惜,这么好的故事为什么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中国也有好故事,也希望以后的小朋友一说起童话,不止想到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也能想到虎姑婆和十二生肖等。

《中国经典童话绘本·中国篇》的作者和绘者都是台湾省的优秀童书作家和插画家,他们从原汁原味的中国民间故事中精心挑选,并且经过精心改编,最终做了这一套书。

里面包括了卖香屁,虎姑婆,人参娃娃,李田螺,白贼七,通兽草,好鼻师,十二生肖的故事这8个传统民间故事。

下面我从童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这套童话书:插画和立意。

首先大家都知道,孩子对一本绘本的喜爱度很大程度取决于,里面的插画是否符合他的审美。或者说里面的图片能否勾起他的兴趣。

从这两点上来说,《百年经典童话童话绘本·中国篇》是完美的做到了。

1·书的插画风格不一致,有的是纸雕艺术形式;有的是中国传统水彩画形式;还有的是皮影戏形式。

最令我惊奇的皮影戏式的插画图片。小时候,看到有放皮影戏的,我最喜欢跑到后台看操作者是怎么操作,又是怎么制作皮影小人的。

我那会就觉得很神奇,几根小杆子便可以把小小的皮影人操作得栩栩如生。这次看到皮影小人出现在绘本中,简直一下勾起了我的儿时记忆,也没有想过居然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给绘本画插图。

当然啦,不管是哪种形式,都有着浓浓的中国风。让孩子读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的图画美。

2.图画和文字的比例是孩子过度到自主阅读的最好选择。很多家长都有一个烦恼,就是自己读书给孩子听,孩子很乐意。但是要他自己阅读,他便开始犯懒,不想看书,哪怕那些字他都认识。

小勋也有这个问题,不过后来我知道原因了。孩子不想自主阅读要么是文字太多,孩子一看就犯怵;要么是剧情没意思,吸引不了孩子;要么是插画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实际的剧情推动意义。

这次看这套童话书,小勋完全做到了自主阅读,并且还总是边看边哈哈大笑。可见,孩子并不是不想自己看书,而是没有选到合适的书。

这套书的插画和文字比例是真的恰恰好,不像绘本,只看图片也能看懂意思。又不像有的图画书,只有几张和剧情不甚相关的插画,其余全是通篇的文字。

它每一页都配有图画,并且是通过精心绘制的图画,每一幅图画和当页的剧情相关,但又不至于通过图画就导致剧透。

所以,这样的方式无形中给孩子设置了悬念,他会想知道“这又怎么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以寻求答案。

接下来再来说立意,其实立意很老套,无非就是好人有好报的故事。可对于树立三观期间的孩子来说,恰恰需要这样的故事来影响孩子。

比如:《卖香屁》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并且懂得感恩。遇到问题时不要怨天尤人,要学会试着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好运就会来临。

再比如:《虎姑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嘱咐,不能轻易和陌生人说话,遇到危险时,要学会向身边的人求助,懂得保持冷静。

还有《通兽草》的故事则是说,心地善良,机智勇敢的人,会比自私自利/愚蠢贪婪的更加幸运。

看到了吗?他们传达给孩子的道理不就是我们反反复复告诉孩子的内容吗?可是用故事的方式讲出来,一定比父母唠叨一百遍更管用。

更何况,这些可不是简单的“小故事大道理”那样的作品,它们每一个故事的剧情都七转八折,完全令你想象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虽然在一开始就知道坏人会被打败,可到底是怎么打败的呢?你一定猜不到。

《百年经典童话绘本·中国篇》不仅适合拿来做睡前故事,也可以给孩子当作过度到自主阅读的桥梁。

也许你看完这套书后,也会改变对中国童书的偏见,进而选择到更多适合中国小朋友读的中国书。

偏见来源于不了解,打破偏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了解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3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