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天敌 >> 古文赏析古人的悲慨之美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古人的悲慨之美。什么是悲慨?就是那种壮怀激烈、悲壮沉郁的荡气回肠。这么说,你可能一时理解不了。
那我先问你个问题,看电影,你喜欢喜剧结尾还是悲剧结尾?大多数人喜欢的都是喜剧。不过,我觉得悲剧是一种更高级的美。而悲慨,就是中国人所欣赏的面对悲剧的态度。不是被悲伤打垮,而是勇敢面对、奋力抗争。它也包括我们对于悲剧,不是一味地逃避和拒绝,而是从中体会它给生命带来的丰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你可能听过一个成语,叫作夸父逐日,也叫夸父追日。是的,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一个神话故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段说的是,夸父跟太阳赛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他很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和渭河去喝。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喝,又到北方的大泽湖喝。还没等他赶到大泽湖,就渴死在了半路上。他抛下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这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神话之一,出自《山海经》。《山海经》这本书,你可能在语文课本中听过,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夸父逐日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夸父是个巨人,这个故事里没说他多高,腿多长,但是你看,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和渭河里的水,而且还没喝够,你就知道他是个多伟岸的巨人了。
这段文字里,我要提醒你注意一个字:“走”。你可不能按照现在的意思去理解它,在先秦时代,走跟我们今天的跑是一个意思。夸父可不是慢慢悠悠溜达过去的,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大步奔跑,他想要追上太阳。渴了,他三两步就跑到黄河跟渭河边上,一口气喝干了河水。
夸父“饮于河、渭”,“河”是跟“渭”并列的一条河的名字,“河”在古代专指黄河。
神话对于人类文明来说非常有意义。在科学观念还没有萌芽的时代,人类主要是靠想象来解释世界的。比如,在中国人的创世神话里,有个盘古开天的故事,太阳、月亮、山川河流,地下的矿藏,天上的雨露,都是盘古的身体变来的。再往下,神话还会不断丰富和复杂化,出现越来越多的神话人物和故事,用来解释一年四季、刮风下雨、打雷闪电。
在文明的萌芽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其实是很严酷的一一风吹日晒,虎豹豺狼。人最熟悉的是自然,最需要应对的也是自然的考验,所以,描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起因、场景,就成了远古神话很重要的内容。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关于自然的不同解释,构成了各自的神话体系。
如果对比一下,希腊神话里的神跟中国上古的神话里的神,还真是蛮不一样的。说白了,希腊神话里大部分的神,没有那么高大上,他们更像是人,会小气,会嫉妒,会偷人家东西,会抢人家闺女,吃吃喝喝、谈情说爱。
意大利画家安德烈亚曼泰尼亚的画作《巴那斯山》
但中国的上古神话,全然是一副慷慨激昂的悲剧气质。比如夸父,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里,这个巨人勇敢地追逐太阳,完全是一种挑战极限的状态。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人当然显得渺小,但并不脆弱。而且夸父即便渴死了,他的手杖也会“化为邓林“,变成一片树林。
清代有学者考证,说邓林是桃树林,可也有人不同意。但无论如何,手杖变成树林是肯定的,而从文学欣赏的意义上,我当然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一片桃林。你想象一下,春天的时候挑花灿烂,花开过后,结出甜美多汁的桃子,那多美啊!夸父是渴死的,他的手杖变成可以滋养别人的桃林,这可真让人感动!
为什么我说中国上古神话是慷慨悲歌?夸父渴死,当然是悲剧,可它不是那种哭哭啼啼的悲剧,你想想,这个巨人在大地上咚咚地奔跑,一口气就能喝干黄河水,想起来就觉得特別带劲,是一种生命的伟大,特别让人震撼。而且,在生命的最后,他的手杖也要变成桃林,这个结局的美好和浪漫,冲淡了夸父渴死的悲伤。
同样在《山海经》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精卫填海。故事的主角是个小姑娘,在东海里游玩,淹死了。这个小女娃可不服气,她就变成了一只鸟,白色的头,白嘴红爪,这么一只小小的鸟,为了报复淹死她的东海,每天叼来西山的树枝、石块,发誓要把东海填上。这只鸟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精卫填海故事里的小姑娘,跟巨人夸父一样,运气都不怎么好,在对大自然的挑战中是失败者,甚至失去了生命,但是,他们全都不服输,用自己的方式抗争。好的悲剧,给人带来的心理震荡就是这样的,它不是让你一直悲伤、难过,而是激发你的勇气。
古希腊文明中,悲剧美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如果做个对比,我觉得古希腊的悲剧,比如盗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他们跟夸父一样,都有神力和坚强的意志,但古希腊神话的结尾往往很悲惨,他们终究打不过命运,惨遭失败。古希腊悲剧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
传说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给人类,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而他因此而受到宙斯的处罚,被绑在高加索山,每日忍受风吹日晒和鹫鹰啄食,后被赫拉克勒斯救出。
有了这个对比,你就明白为什么我说中国更推崇的是悲慨,多了一个慷慨的慨,悲剧就被渲染了一抹亮色。
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这两个古代神话传说,今天在汉语里已经凝练成两个成语了。別看它们各自只有四个字,但是人物、动作、对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说汉语干净又凝练,也可以从成语里体会出来。
个人总结:
1、中国上古神话,反映了人跟自然的对抗,这也是中国悲剧的起源。这种悲剧意识,是一种慷慨悲歌,气魄很大。夸父是个勇敢的巨人,为了追逐太阳,渴死在半路上,他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
2、“走”这个字在古代,含义相当于今天跑的意思,成语飞沙走石、奔走相告里的走字,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