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天敌 >> 五年级补学文言文精卫填海
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单元教学导引:本单元我们将带领学生走进中外神话。基于神话作品的特点,本单元提出了“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学习要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故事中略写或省略的地方想象补白,抓住神话人物的具体行为体会等方法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说出自己心中的精卫形象,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能说出心中的精卫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大海和小鸟谈话,引入新课
1、提问: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上“无边无际、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等词语进行描述,凸显大海的辽阔。
2、讲述:在东海上空有这样一只小鸟(出示精卫鸟图),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还有一双红色的脚,它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这片大海填平。
3、启发思考:面对这只小鸟,你想问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吗?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阅读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2~3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重点指导“少、溺、湮”的读音。
(3)男、女生比赛朗读。
2、引导学生读出课文恰当的停顿。
(1)根据标点,学生尝试读出课文的停顿。
(2)指名读文,重点强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的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写好易错生字
1、学生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课文。
2、学生逐句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炎帝之少女”的“之”是什么意思?“曰”是什么意思?
(2)指导书写:注意“曰”和“日”的区别,“曰”字要写得扁平一些。
(3)引导:古人说话的语序和现代人有些区别,“女娃游于东海”用现在的说法应该怎么说?(女娃于东海游)“于”的意思是“在”。
(4)点拨:“返”的意思是什么?(返回)“故为精卫”的“为”怎么解释?(成为、变为)
(5)指导书写:“溺”字左边要窄一点,“返”字要先写“反”再写“辶”,最后一笔捺是平捺。
(6)点拨:谁能用动作表演“衔”。
(7)指导书写:写书写时提示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得紧凑一些,特别是中间的“钅”尽量写得纤长些。
3、出示提示,学生概述文意。
炎帝的()。女娃()游泳,(),因此()。精卫常常()。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1、想象女娃的样子、性格等。
(1)出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引导:炎帝有个怎样的小女儿?
2、想象女娃游海心情及东海的景象。
(1)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2)引导:女娃游于东海心情如何?此时她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
3、想象精卫填海的情节。
(1)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2)指导看插图:观察精卫的外形、动作、神态,说说精卫是怎么做的?此刻精卫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
(3)引导:“衔西山之木”时只坚持了一天吗?
(4)点拨:精卫在填海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
①出示句式:
面对狂风巨浪,精卫_______________
面对他人的不解和质疑,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__________________,精卫_________________
②学生根据句式汇报想象。
4、练习完整讲述故事。
五、引导学生感悟形象,朗读背诵。
1、引发讨论,感悟形象。
2、提问:精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联系文中的具体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六、拓展
1、精卫填海词语拓展。
2、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山海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