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王源把陶渊明的诗唱成歌,知道其中故事的才
近日,在央视《经典咏传唱》的节目上,王源凭借一首《读山海经》获得评委一片好评,观众更是对此赞不绝口。
其实,王源的这首歌是改编自陶渊明同名诗《读山海经》,其诗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待。
无可否认,王源歌唱得确实好,但诗中的故事更是精彩绝伦,你都知道吗?
1、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指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
《山海经》里的“北山经”讲到一座名字叫发鸠的山峰,山里有一只鸟,样子看起来像乌鸦,但是头上有花纹,嘴巴是白色的,爪子是红色的,发出的声音和“精卫”同音,这只鸟的就是精卫鸟,传闻她以前是炎帝的小女儿。但是炎帝的女儿应该是人形才对,怎么会是一只鸟呢?
原来,精卫以前去东海游玩的时候发生了意外,淹死在东海里了,后来就变成了精卫鸟。变成精卫鸟后,她不想别人也像她一样发生这种意外,于是叼来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东海填平。但是东海何其大,怎么是她一人之力就能够填平的呢?当然精卫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但不会因为自己力量弱小就放弃自己的目标和志向。
2、刑天舞干戚
这句诗说的是刑天大战天帝的故事。
当年天下未定,天庭神位相争尤为激烈,许多势力为了争夺神位大打出手。其中相争最激烈的要数天帝和刑天的战争了。刑天和天帝为了抢夺神位,之间展开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最终,刑天不敌天帝,被天帝砍下头颅。头颅被天帝埋在常羊山里。找不到自己头颅的刑天,于是化乳头为眼睛,肚脐变成嘴巴,拿着盾牌和大斧头,继续和天帝作战。
刑天最终的结果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告诫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就像陶渊明所说的“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设在昔心,良辰待。”也许你当下真的过的不易,但千万不要放弃,只要事情未成定局,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等到良辰美景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