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是唐代诗人,一生穷困潦倒,从过军,做过小官,也写了大量的诗歌。他的诗歌写出了民间疾苦,边塞生活,最为世人称道。他还写下宫词百首,描绘了宫廷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王建有悲悯情怀,今天飞花君选取他的《精卫词》这首诗,来体会王建悲天悯人的思想。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精卫填海,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山海经》里讲: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简单来讲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话说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一次去东海边玩,溺水身亡了,就化作了精卫鸟,不断衔来树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世人皆觉精卫因复仇而填海的精神值得赞扬,而王建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精卫填海这件事情。他先是明知故问,精卫啊,是谁让你来填塞大海的呢?人们都知道,精卫填海是为了报溺水身亡之仇,王建故意这样一问,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引起了读者对这件事情的思考。接着,诗人围绕精卫填海所用的石子、树枝来展开诗歌。海边的石子,积累成堆,一堆一堆发出青色的光。精卫要把它们填到海里去,同时被精卫填到海里去的,还有从山中衔来的树枝。这样子下去,经年累月,怕这大海也要变成枯池。诗人有一颗悲悯的心,他忍不住问精卫:如果大海填了,海水枯了,海里的鱼龙虾蟹这些水族们不就全完蛋了,可是到底做了什么呢,要这么无辜的死去?这只精卫鸟每一天从早忙到晚,有时候清早去山里衔树枝和石子,到得天快要黑了才返回海上投填。这样辛苦忙碌,山里的树木都没有完整的枝丫了,精卫自己的嘴角也早已经被打磨得伤痕累累。它的羽翼受到风浪的摧残,偶尔会坠落在大海里,又勉强飞起来。就是这样,这只鸟儿也不愿休息片刻啊,是那么执着,那么勇敢。这样有血性的精卫,打动了王建的心。他心里肯定是理解精卫填海的行为的。但精卫为了天海,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这种苦痛也是常人无法忍受得了的。精卫填海,为的是复仇,但填海带来的后果却是伤及无辜,最后还会伤及自身。最后,诗人饱含悲悯地对精卫说:精卫啊,西山的山石树枝还没有被你衔尽,滔滔大海至今依然未被填平。如果你能活过来,我宁愿以死相换!这是多么仁慈的心,多么宽广的胸怀啊!王建的这种悲悯情怀,如此博大,令人动容!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