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在写小说这件事情上,古人的脑洞真是逆天了

发布时间:2023/3/4 23:09:36   
                            

最近,朋友圈里谈论最火爆的影片,无疑就是我们小哪吒了,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刷新了我们对这位古灵精怪的小盆友的认知。毕竟在小编的记忆中,哪吒还是一个人畜无害的稚嫩形象;申公豹也只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是“成见”的石叽舔狗。但不管是哪吒还是申公豹,亦或是敖炳,这些在神话故事里个性鲜明的角色都是古人想象力爆棚的产物,它们塑造着我们在童年时光里对这个世界的奇异想象。

《哪吒传奇》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国最早的小说起源于神话,可以说,充满想象力的神话小品,是我们中国小说的源头。《汲冢琐语》《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小说。《汲冢琐语》是一本主要谈梦验、祥妖、预言吉凶、卜筮占梦,多涉鬼神之书。《山海经》亦为巫祝方士之书,里面珍藏了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都是充满了巨大想象力的作品。其中的山川、动物、人物、河流等,都是想象的产物。即使后来有好事者去考证《山海经》中的山川、河流,有些确有,但那也是处于神话时空中山川、河流,和实有之山川、河流显然有别。

如《南山经》中对九尾狐的描述,“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西山经》中对西王母的描述,“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都是先民质朴的想象的产物,也是他们想象中的世界,是他们想象中的动物、人物。

其实,《山海经》里面所有的重要人物,都是神化了的,多为人神同体、人与兽同体,或者人面鸟身、人面兽身、人面蛇身等等。比如西王母、精卫、夸父、女娲、少昊、共工、刑天、后羿、颛顼等;所有的动物都是奇形怪状的,如“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的猼訑(by)、“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的??(dōng),等等。还有如国名,也充满了想象空间,如羽民国、丈夫国、女子国、无肠国、大人国、君子国、小人国、不死国、三身国、一目国、一臂国等等。《山海经》的想象力很充沛,连司马迁都感慨:“余不敢言也。”

从《山海经》,我们不难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中国最初的文学传统里,没有哪个神话不是人类幻想的产物,没有哪个神话人物不是先民想象缔造的。文学自始至终都在想象和创造着世界,而非表现世界和再现现实。《山海经》对后世的写作,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我想,影响更多的还是在想象力上——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建构这个世界的书写方式。

《汲冢琐语》多是记卜梦的故事,可以说也是想象的产物。因为对梦的描述,更自由,想象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或者说,梦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后来模仿《山海经》的《神异经》《海内十洲经》《汉武帝别国洞冥记》等,其想象力也是很充沛的。《海内十洲记》中对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神神怪怪的描写,《汉武帝别国洞冥记》中所记载的“别国”,都是一片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似神非人、似真非真的异域世界。

到了王嘉的《拾遗记》,想象力更是前所未有的。在《拾遗记》中,已经有了对太空飞行器、潜艇的想象了。如《唐尧》中对太空飞行器的想象:

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忘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瞑亦。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

《秦始皇》中对有关潜水艇“沦波舟”的想象: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入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

想象力的丰饶,也源自对外来文明的开放心态。唐传奇富于想象力,这是因为唐朝是一个文化包容、多元开放、众生平等的社会。按李国文的说法,从历史大框架看,中国历史也分为两截,一个自汉至唐,这个时间段,王朝都主张开放,是睁眼看世界的。这样的文化气度,是气象万千的。“中国文人的想象力,自然也无边无沿,无垠无限,显得大手笔,大文章的华彩万状。”自宋至清,各个时期的王朝都是闭关自守的,是“堵住双耳转身向内”。这样自闭,敌视自由,文人的想象力自然也是跟着萎缩了。

后来中国作家膜拜卡夫卡,但窦维鋈的《阿专师》比卡夫卡的《骑桶人》想象力丰富多了,也更早;书中最富想象力的是,阿专师在备受俗世嘲讽后,骑着那堵破墙飞走了的片段;包括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到的雷梅苔丝骑着床单飞上天的想象,就被很多中国作家追崇,其实在我们宋以前的古典小说中,这种想象已经超出很多很多。比如唐朝的李复言写的传奇集《续玄怪录》,其中《张逢》一文,写了人变成虎,而《薛伟》完全是一篇中国式的《变形记》。人身鱼心的荒诞搭配,比《变形记》更富有想象空间和深刻的人性意义。

再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简直是想象力的大观园。其中《古元之》一文,就是作者通过想象,建构的一个理想的“神国”。“神国”和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成为人们向往的仙境式的理想王国。这两个仙境,并非现实世界的再现,它们完全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西南行,不知里数,山河逾远,欻然下地,已至和神国。其国无大山,高者不过数十丈,皆积碧珉。……四时之气,常熙熙和淑,如中国二三月。无蚊、虻、蟆、蚁、虱、蜂、蝎、蛇、虺、守宫、娱蚣、蛛蠓之虫……又无猫、鼠、猪、犬扰害之类……

——《古元之》节选

宋开始,“多教训”“忌讳渐多”,此后的中国小说,想象力收到了限制。但是依然有天才作家和作品的出现。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为宋以后的中国小说保留了尊严。《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穷极想象的中华民族的小说经典,这些想象包括金箍棒、七十二变、筋斗云、大闹天宫、孙悟空以及猪八戒的出身,以及天气现象比如求雨等。嗣后的《封神演义》,描写的打将鞭、打神鞭,上天入地等等,都极有想象。更为重要的,无论是唐僧的西天取经还是讨伐商纣的历史,都不再是历史实有事实之简单重现,而是作者完全虚构、想象出来的,但这却比真实的历史更动人心魄。

《聊斋志异》中那些漂亮的女鬼,在林语堂先生看来,“是中国人想象力所创造出来最有特色的人物”。林语堂先生当时可能没有看到唐朝传奇吧,唐朝的戴孚在《广异记》中,展现出的奇诡的想象,远远超过了蒲松龄;戴孚不仅写了漂亮的女鬼,还写了妖娆的女狐精、可爱的男狐精,写尽了各类狐精。

从中国古典小说,或古今中外的那些经典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道理,那就是作者首先解决了想象力的问题之后,才产生出卓然传世的伟大作品。

《中国小说的文与脉》

作者:周明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