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明明蜀汉的实力明显低于曹魏,为什么诸葛亮
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大将关羽在北伐曹魏的战斗中高歌猛进,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困曹仁。此时的盟友孙吴却背信弃义,乘机夺取荆州,关羽被迫败走麦城,被吴军俘虏并杀害。
章武元年,痛失二弟的刘备倾蜀汉之全力,亲率大军攻打孙吴,在夷陵之战中被孙吴大将陆逊打败。期间,张飞也被属下所杀。
接连的打击让刘备身心俱疲,一病不起。
(刘备剧照)章武三年春,奄奄一息的刘备在病榻上老泪纵横,紧紧地攥着诸葛亮的手,泣不成声地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刘备就这样壮志未酬,带着满腔遗憾,撒手人寰,追随关、张而去。
刘备死后,诸葛亮经过五年的励精图治,修生养息,国力日盛。
建兴六年,诸葛亮开启了他悲壮如史诗般的数出祁山,五伐曹魏的北伐征程。
此时的蜀汉,虽国力有所恢复,但和曹魏相比,仍无法与之抗衡。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蜀汉人口不及曹魏的四分之一,军队不及十分之一(除去留守各地的兵力,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兵力只有区区8万)。
其二,曹魏占据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蜀汉独处益州,偏安一隅,资源匮乏。
其三,刘备死后,蜀汉人才凋零,“三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五虎上将只剩已垂暮之年的赵云。而曹魏人才济济,战将如云。三军统帅司马懿能力卓越,才智超群。大将如曹休、曹真、曹洪等身经百战,赫赫有名。
那么,在蜀汉各方面明显不如曹魏的情况下,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倾力北伐呢?
第一,诸葛亮忠于刘备遗愿。
这种忠诚表现在白帝城托孤之际。
(白帝城托孤)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诸葛亮曾泪流满面的许下承诺:“臣当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正是因为他有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有精忠报国的忠贞气节。他感恩刘备的赏识,决不会辜负刘备所托。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他愿意肝脑涂地,舍生忘死。
这种忠诚还表现在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中。
诸葛亮北伐之前,曾给刘禅上书《出师表》,为了兴盛蜀国,也是为了“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寥寥数语,诸葛孔明的忠贞跃然纸上。
《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对蜀汉忠诚的最好注释,“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襟”。
第二,诸葛亮忠于自己的理想。
当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之时,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如管仲辅佐齐桓公一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一代霸业。幸得刘备赏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给了他名扬天下,实现抱负的机会,他岂能轻易放弃。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献上《隆中对》。既为刘备规划了蜀汉政权的战略路线,也是给自己设定了理想目标,那就是治国安邦,匡济天下。
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和抱负,北伐曹魏是唯一的出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第三,诸葛亮忠于自己的职责。
(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既有托孤重臣之责,也有蜀汉宰相之任。他为了保证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内治国家,外讨魏吴,尽人臣本分,履宰相之责。
蜀国在诸葛亮的治下,民风淳朴,一派繁荣。《三国志》载:“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后方稳定,民富国强,于是诸葛亮就“奖赏三军,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的份内职责。
第四,诸葛亮天生具有悲情英雄的基因。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悲情英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刑天舞干戚等。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胸怀舍我其谁的霸气。他们勇于挑战,知难而进;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何尝不知道“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艰难;又何尝不明白蜀汉孱弱,魏吴强大之现实。但他仍然义无反顾,至死不悔。
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写照。
第五,北伐是形势所迫。
一是关羽大意失荆州,极大地压缩了蜀汉的生存空间。
荆州对于蜀汉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拒汉、沔,东联吴会,西通巴蜀”。荆州进可攻魏,退可取吴。失去荆州,蜀汉两路出兵的计划就无法实现。而且荆州地处江汉平原,富饶肥沃,鱼米之乡,可为蜀汉提供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
二是“益州疲弊”。
刘备自创业以来,多年征战,人口凋零,物资匮乏,独处一隅。如果不向外扩张,安于益州的弹丸之地,早晚会被魏吴吞并。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虽然最终还是败了,但他践行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也成就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