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习性 >> 让孩子背诗,不如让孩子画诗
心
画
塾
让孩子背诗
不如让孩子画诗
即使完全不明白诗意
孩子也可以把一首诗背的滚瓜烂熟
因为只要记住词和句就行了
但这种背诵通常只是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而画诗就不一样了
要把一首文字写成的诗
变成画
必须通过形象、色彩、
环境、氛围
等等绘画语言才能实现
而产生这些
首先需要对这首诗
有感受
有理解
有构思
有绘画能力
还需要调动大脑中的很多积累
譬如
自然知识
生活常识
历史知识
日常事物的观察等
不然,很难画出一首诗来
我们一起读陶渊明的《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孩子们和陶渊明一起发现
山海经中的遥远蛮荒的奇异世界
发现上古神话人物的不屈精神
我们一起读《诗经.国风》中的《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我们去发现诗里事物和后面的情感
联系现实中和亲人朋友的情感
两千多年前的诗变得生动而有趣
孩子们用我戏称的“木瓜体”
仿写了他们的诗
感情真挚动人
这难道不比背诵更重要吗
事实上,这首诗只读了一两遍
每个孩子就能轻松的背出来了
因为这首诗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心里
我们一起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再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为孩子们讲述楚霸王的传奇故事
楚汉相争的慷慨悲歌
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
不以成败论英雄
项羽的形象在孩子脑海中变得清晰
我们一起读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从这首歌词的作者李叔同
如何成为了后来的弘一法师
讲到远去的民国时代
再到他的学生丰子恺的画
孩子们感受到了歌里的
离别之情
熟悉的旋律响起
孩子们轻轻哼唱起来
写到人心里的词句
变成了一幕一幕的画面
孩子们不仅画了自己理解的送别
还重新为《送别》填词
把诗画出来的过程是很有趣味的
因为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但它又不是凭空捏造
因为诗提供了一个创造的起点
而诗又是感性的
意象的
只要愿意去发现
每首好诗
都藏着一个世界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画面
与其说我教孩子们画诗
不如说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一首诗
进到这首诗里
看你能够发现什么
在诗句中发现
和诗人一起发现
在心里发现
在生活中发现
只有发现到了才能画出来
在“大吕诗画课”上
我们一起读了很多诗
我们一起到很多诗里畅游和探险
爱上了很多有趣的诗人
被很多情感打动
被很多瑰丽的景象震撼
在这些诗里
发现了很多精彩的画面
发现是多么重要
真切的发现
胜过背诵、灌输和解释
每首好诗
都是一个等待发现的世界
走进诗里
孩子们会看到很多惊奇有趣的画面
孩子在表现他的发现时
想象力、技法全都自动跑来了
大画家毕加索说:
我不创造,我只是发现
我从孩子的诗画中
更加理解了这句话
00:14在音乐声中感受《送别》诗意
00:19孩子朗诵自己写的诗
大吕教画多年,且深爱诗词之美。以诗画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让孩子用中国水墨写意的方式表现诗意与诗境。常有惊喜发现,孩子们对诗的感受力常常超出我的想象。诗和画在孩子笔下浑然一体,童心与诗意水乳交融。诗意画的形式让孩子理解了诗词,更爱画画,也更愿意思考。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尝试诗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