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形状 >> 戏说女人,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世界是女人创造的!假如,不是一个名叫女娲的美少女创造天地,而是粗俗男人猪八戒捏土成人,那么,满世界就是猪头三,多么黑暗的人间啊。女娲按照自己的容颜,设计了世间男女众生万物,才有了今天缤纷多彩男欢女爱的世界。感恩女人吧!
嫘(lei)祖,重要的不是因为她的丈夫叫黄帝;而是因为她,才有了养蚕和丝绸。丝绸对中华文明中的贡献、对野蛮外邦的进化作用,地球人都知道!当年,裹着粗布的默罕默德和耶稣,站在他们的坐标上,仰望着美丽的东方,心心念念的幻想着,某天能穿上中国的丝绸,多么快意人生啊!
黄道婆,听起来是一个老人的名字。别忘了,每个老太太都曾拥有娇艳欲滴的韶华青春,而她更是与众不同。少年时期,历经苦难的黄道婆,饱尝生存的艰辛而疲于奔命,但这不妨碍智慧光芒的闪耀。原本只能成为粗布和棉絮的农产品棉花,被黄道婆改造成色彩斑斓的服装产业化。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经不起较真儿的推敲,老太太需要一根绣花针,干么不去买一根儿,而非要把铁棍子磨成针?这个安排在李白少年时期的故事意境深远。把大诗人李白教育成才是众所周知的价值,如同精卫填海一样,更重要的是说明女人能持之以恒重复单调的工作。细细想来,这种坚持的品质是人类最需要也最难健全的素养,女人却大多拥有。否则,李白当年遇到磨针的是老爷子而不是老太太了。
人类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做饭的通常是煮妇,她们历经数十载,烟熏火燎,柔嫩肌肤变成黄瓜皮依然初衷不改,经她们之巧手磨破的铁锅远过于老太太的铁棒绣花针;即便顶级厨师是男性,但喂养顶级厨师生存的还是女人!各位朋友,除了感恩还能说啥?女人的伟大是文化,是传统,也是从俗的生活。
有美就该有丑,多情也需要无情来衬托。嫦娥奔月故事的存在并不是想说女人不靠谱,而是说天仙美人不靠谱,家里的黄脸婆虽然有拿不出手的嫌疑,但贴心、暖心、放心,如此“三心级”女人才是生活的主旋律;这样品来,守着家里的黄脸婆认真鉴赏,也能读出几分姿色来。即便真有国色天香的嫦娥,也是远在月亮之上,无关日常生活,何况她还不能专情。嫦娥奔月的内涵其实是歌颂女人史诗的续篇,用来反思生命的印子,终极目的是赞美女人。
从上面这些普及流传的文化故事中,可以看出,世界是女人创造的,衣食是女人供养的,智慧是女人传播的!可为什么古代中国会歧视妇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