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形状 >> 山海经为什么被定义为神话书籍
对神话感兴趣的朋友应该知道,《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甚至描述的生物,我们也只有在神话小说、奇幻电视里看到,所以,在大家的印象里都认为《山海经》是一部神话书籍。
其实,经过近代学者的研究发现,《山海经》是中国的第一部地理志。由于书中记载的事物离现在太过久远,另外成书年代应该是在商代甲骨文之前,这导致了翻译过程中出现失却或者不准确的一面。
中国古籍有很多,但自周秦以来,由于人们对这本书内容独特,风格迥异不能理解,而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小说最古者”。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座山,条水道,多位历史人物,多个神怪异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山,经过研究学者统一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
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
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然而由于太过久远,整理书籍或者翻译的时候有所偏差,或者经过大自然的地壳运动等,一些地貌发生了改变。也使书籍中的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符。
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
古代中国也一直没有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司马迁把《禹本纪》和《山海经》二书并论,可知这二书内容大致相同。《禹本纪》是记载大禹事迹的书籍,在郦道元的《水经注》(六世纪前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有: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郦道元注“《禹本纪》与此同。”可见,《禹本纪》在郦道元时期(南北朝时期),这本书还存在,此后未见有任何记载,至此失传。
只有一本《山海经》存世,足见其珍贵。
由于司马迁在作《史记·五帝本纪》和《史记·夏本纪》时,因二书中均记载有“怪物”,所以没有被作为正书资料使用。这两本在古代学术地位并不高,而《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又被大大推后,有很多人认为它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期的作品,有人甚至说它是伪书。
《山海经》一书历来不被重视,除了数千年来人们对该书所记载的“怪物”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外,对它的地理没有准确的做出考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两个原因,最后一个是比较重要的。
根据研究《山海经》的学者发现,自西周以来,人们没有把商代以来的中国与商代以前的中国区分开来。商代以来的中国是在今日的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商代以前的中国是在今日云南西部,而不是在黄河流域。
如今部分学者认为《山海经》的最大价值是源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
《山海经》对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部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等)记录较少,而对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记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
正因《山海经》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所以普遍认为它的真实性要大打折扣,它一对七大类中国上古神话做了程度不同的记录;二又留下了关于神话世界空间的可靠的文字根据;三又保存了大量的凝聚着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占,蕴含着潜在的神话学价值。
所以,人们更普遍倾向于《山海经》是一部神话作品。
#洪荒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