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精卫填海,填的不是东海而是大陆泽

发布时间:2022/5/13 18:34:30   
中科医院专家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而这个神话与大陆泽有关。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发鸠山有鸟名精卫,它是炎帝少女所化。炎帝之女女娃游东海,溺而不返,故化为此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精卫填海的故事,最早载于《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隋书?经籍志》把《山海经》列在史部地理类,宋代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将《山海经》置于《经籍考?史考》中地理书之首,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发鸠山在今山西境内,“西山”,指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太行山,那么,“东海”是今天的哪里呢?是指今天我国沿海的东海吗?绝对不是,实际上指的是今天河北宁晋、隆尧、平乡、任县等地这一带的古大陆泽。对此,刘毓庆先生在其《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一文中作了详细阐释:论者多以为东海指祖国东部的大海,这是个不小的误会。发鸠山在今太行山西的山西长子县,距东海有千里之遥,其何以要飞行千里去填海呢?其实这里所谓的“东海”,就是太行山东麓的汪洋大泽。《说文?水部》云:“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上古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是一片汪洋,山中的条条水流皆汇于此。即使黄河之水也流入了这片茫芒水泽之中,其有海之名也是自然的。”既然是“泽”,为什么又冠以“海”名呢?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名字中蕴含着由大海湖演变为沼泽的信息。《春秋感神符》说“后妃恣则泽为海”,说明泽大则为海,在古人的观念中二者是有联系的。精卫所在的发鸠山在太行山西侧,山中漳水流出,即流入太行山东麓的黄河。《北次三经》与“精卫”相邻,就记载了“海泽”。由此可见,《山海经》中的西山当指的是太行山,因为在“海泽”之西,故名“西山”,“海泽”在其东,故得名“东海”。所谓“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当是说衔太行山的木石堙这汪洋之水。虽是神话,但侧面反映了河北平原的地理形势与先民对这个大湖泊的认识。《邢台通史》插图,古大陆泽地区关于“西山”和“东海”大陆泽,我国古代科学家、北宋的沈括奉旨考察河北地区时,曾沿太行山北行,发现山崖之间往往衔有螺蚌壳及鸟卵状石子,横亘石壁如带状,而太行山距海近千里,不应有此种现象。经过细致的观察推理,沈括认为此地为昔日海滨,河流携带的泥土日益堆积,逐渐形成新的陆地,并断定说:“这是古时的海边,现在东面离开大海已有千里之远了。”他又进一步推论说:“所谓大陆,都是浊流冲积而成的。”沈括所说的大陆,主要是指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平原,即古大陆泽地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他认为河北平原是由黄河等浊流冲积而成的。沈括关于水流侵蚀冲积作用的论述,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比西方学者早七百年。古黄河曾经流经大陆泽,大禹治水,首先治理的就是大陆泽,因为大陆泽,是古黄河的腹心。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好看,给我鼓励

李苏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1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