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生活环境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八单元
1.《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理智分析,避免盲从,少走弯路。
2.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县,西门豹___D__,了解当地人贫穷的原因,他又_____B_____,群众一起惩治巫婆和乡绅、__A__,最后发动群众__C__,发展当地经济。(选填)
A破除迷信B巧使妙计C兴修水利D深入调查
3.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4.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我知道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盲从,聪明机智;《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帮助邺县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修水利;读《纪昌学射》我明白了学习时要有__虚心求教,有恒心,有毅力___;《扁鹊治病》告诉我们要_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5.我打碎了鱼缸,心里真好比是_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6.《扁鹊治病》是___A__(A寓言B童话C神话)故事,讲了扁鹊多次要给_蔡桓侯治病的故事。
7.《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箭的故事。
8.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9.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10.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态(龙钟)
选择词语填空
(1)夏日,荷花开了,(亭亭玉立),非常漂亮。
(2)这篇文章写得(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第七单元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以上诗句中1、2句都是边塞诗。第1、2、3句都表达了爱国情怀,第4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我所知道的爱国诗句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是爱国诗句即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的提示,如《梅兰芳蓄须》写的是梅兰芳不肯为日本人唱戏,蓄须拒演的故事;也可以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楚,如我们以前学过的《普罗米修斯》一课就能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把文章写的几件事连起来,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主要写了周恩来在课上表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伯父告诉周恩来中华不振和周恩来背着伯父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领悟到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这三件事。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了两句诗是对项羽一生的概括,也表达了女词人李清照“活着就要奋发有为,死也要死得英勇壮烈”的人生态度。
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都描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8.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中有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堪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相媲美。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的欺凌却无处说理,感悟到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现状,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10.默写《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清照。
11.《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前两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翰,诗中描写了出征前战士们畅饮,为国建功立业,英勇无畏的画面。
13.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南泥湾开荒的撅头,追寻杨家岭讲话的会场;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14.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_____________;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_________。
15.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意凛然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从上边的词语选择。(合适即可,不必一定拘于答案)
(1)宋朝包拯是一个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官。
(2)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大义凛然,毫无惧色。
(3)古今中外,但凡学问做得好的人,大都是志存高远并有着很高道德修养的人。
(4)抗金英雄岳飞品行高洁,文武双全,一生精忠报国。
(5)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令人敬佩。
第六单元
1.补充八字成语,再选词填空。
A.尺有多短,寸有所长。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E.一言既出,驷马难追F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要记住,__B_,千万不能错过。
(2)不要以为这个小小的错误不要紧,往往就是___C__,酿成大错。
(3)说话一定要注意,因为D.
2.《牛和鹅》中的鹅_高傲自大,开始时“我”在鹅面前非常害怕,后来“我”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课文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你在做出承诺前一定要想清楚,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每个人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一个微小的计算错误将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
6.在大庭广众之下,你一定要记住“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
7.“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告诉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8.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我的老师,立刻弯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了,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第五单元
1.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讲述了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事情,赞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2.《爬天都峰》中的小女孩在老爷爷的鼓舞下,克服了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爬山了天都峰顶,我想对她说“你真棒,会从他人身上汲取理力量,互相鼓励,我也要向你学习.”
3.描写一件事情的六要素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
4.《爬天都峰》的描写顺序是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5.通过学习《麻雀》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想要把事情发生过程中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就要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第四单元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选自课文《精卫填海》。
2.《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体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以及用整个生命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故事,赞美了盘古勇于牺牲(献身)的精神。
3.《普罗米修斯》一文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文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而富有同情心的英雄。
4.“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
5.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嫦娥》一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与《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有关。
7.我们敬佩盘古为了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敬佩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炼石补天,不怕艰难险阻;敬佩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从“天”上盗取火种,并不屈不挠地与宙斯进行斗争,敬佩精卫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
8.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本单元学到的神话人话。
(坚持不懈)的精卫(不辞辛苦)的女娲
(不屈不挠)的普罗米修斯(无私奉献)的盘古
(孤独寂寞)的嫦娥(神通广大)的烛龙神
9.李商隐的《嫦娥》后两句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当中提到的神话人物是嫦娥,她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10.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开天地的盘古,衔着土石发誓填海的精卫_,为人类取来火种的_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补天的女娲。其中我最喜欢精卫。
11.课文《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12.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13.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躯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14.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第三单元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的意思是可爱。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弯弓.表达了作者对傍晚江畔秋色的喜爱之情.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的意思是因为,“此山”指的是庐山.诗句告诉了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的意思是不及,比不上.诗句的意思是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缕缕清香。
4.看到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我不由得念起白居易的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我最近才知道我所居住的村子一年前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我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6.正如宋代诗人卢钺所说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各有长处和短处,不用刻意攀比。
7.俗话说:“立了秋,把扇丢.”可今年立秋过后,依然暑期难销。
8.默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9.《雪梅》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卢钺。前两句是: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10.《暮江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江边的景色的,描写夜晚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因为某些因素,认识得不够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从《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我认识了不肯随遇而安、不辞辛苦的蟋蟀;从《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我知道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和脚的特点,怎样往上爬。这两篇课文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留心观察,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
13.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非常重要,“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一句主要体现的是连续观察;“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一句主要体现的是细致观察。
14.入秋以来,一直下雨,妈妈叮嘱我一定要穿足衣服,因为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5.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月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16.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逐渐”一次不能去掉的原因是:说明爬山虎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去掉用词就不准确了。
第二单元
课文内容:“发现”和“发明”的区别是:发明是结合已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这期间有创造的过程。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的状态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赞美了落在顶楼窗前长满青苔的裂缝里的第五粒豆。因为它发芽、开花,给顶楼里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2.《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主要讲述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各奔前程的故事,其中第五粒落在了顶楼里生病的小女孩的窗前,因为它发芽、开花,努力生长,给小女孩带来了快乐和希望。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呼风唤雨”原指神道士的法力,课文中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力量。文中借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之快、成就之多,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4.阅读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如《蝙蝠和雷达》一课,“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而“为什么第一次实验写得详细,而后两次写得简略?”是针对课文写法来问的,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提问,如“蝙蝠探路”给我们的启发还可以用在生活中什么地方?
5.宋代的陆九渊说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告诉我们: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6.《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千里眼”使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望远镜,“顺风耳”使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电话.
7.《蝙蝠和雷达》通过讲述人类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安全的问题这件事,启发我们要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索。
8.蝙蝠在夜里飞行时嘴巴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9.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1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第一单元
人文主题: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王维
园地:“霎时”“忽然”都是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一刹那、眨眼间等。我能用以上的一两个词来描写天上的云:眨眼间,天上的云都不见了,蔚蓝的天空变得空荡荡的。
1.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2.课文观潮按照潮来之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地名)大潮的壮观。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
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还能写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里抓住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形态来写,写出了大潮的壮观。
5.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6.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7.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8.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9.《鹿柴》一诗中以声音反衬寂静的句子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0.须臾却入海门,卷起沙堆似雪堆。
11.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2.海上的夜是静寂的,是梦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