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五年奋进路丰硕成果耀丹朱黄河新闻网长

发布时间:2023/3/21 0:08:11   

新时代号角催人奋进,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长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转型发展步履铿锵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长子县坚持把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构建起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96.24亿元增加到年的.6亿元,年均增长8.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6.37亿元增加到15.95亿元,年均增长20.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1%。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85%。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1%、7.8%。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转型项目加快推进。五年累计实施转型项目个,其中总投资亿元的个转型项目竣工投产。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粮食产量年均2亿公斤以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55个。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全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9.6%,发展万吨以上煤炭洗选企业19家。总投资52.27亿元的山西潞光发电有限公司长子高河2×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风光电一体化,远景风电和朗晴风电等投产运营,竣工投产新能源项目16个,全县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依托全国第一个百万伏级特高压变电站,建成送电线路3条。能交投、新易达、轩阳三大物流产业园持续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商业实体投入运营。“十三五”末,三次产业中一产下降21.6个百分点,三产上升11.2个百分点,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数字化建设全面启航。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数字经济是转型发展的主要业态。长子县积极迎接数字时代,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变革。与山西云时代智慧城市技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成县域运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驾驶舱,数字化在医疗、农业、应急等领域的应用初见成效。精心打造数智“双创”基地,探索形成具有数字经济时代鲜明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将打造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三年内力争引进数字化关联创新孵化、转化项目个以上,电子商务、数字创意等互联网产业项目30个以上,智能制造产业项目10个以上。目前,已有山西云启正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一汽赋界物流有限公司、山西绿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禹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入驻。同时,扎实推动产业数字化,年5月引进网络货运平台项目,当月实现产值万元,截至7月底,产值突破1.3亿元。着力构建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阿里云长治节点,全方位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民生事业节节攀升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五年来,长子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城建、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事业,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全县民生领域累计支出71.14亿元,年均增长14.55%。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开工建设总投资百亿元的城建项目54个,建成42个。棚户区改造方面,全省最大的县级棚户区北大街改造项目和南大街片区还迁入住,东大街、气象站、庆丰等还迁片区建设和东大街立面改造先后竣工,南大街还迁E区、旧东方红地块、同旺南站“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三馆”项目稳步实施。城市路网方面,全省首条县级地下综合管廊投入使用,长子至长治快速通道、长临高速县城连接线、丹朱街、南北街、东西街、慈林街等主干道路完成拓宽改造,鹿谷大街具备通车条件,“六纵六横”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方面,先后建成新热源厂、第三水厂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城乡取水供水工程、燃气综合供应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坚持多管齐下,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清洁取暖等任务,年,全县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天,优良率80.3%。加强河道治理,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和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申村水库周边村庄污水处理项目完成主体,县域内三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严防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双下降”。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新增造林面积12.13万亩,新增县城绿化面积16.8万平方米,精卫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方面,深入推进长治市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新二中、新东方红、鹿谷小学、示范幼儿园、熨台幼儿园、漳源路幼儿园建成并如期招生,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率名列全市前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全省第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与会人员来长子县观摩。医疗方面,医院综合住院楼投入使用,医院住院大楼装修基本完成,共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个,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坚持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防严控,压实责任,精准发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同时,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1万,转移农村劳动力1.98万,稳步提高社保待遇,实现“应保尽保”;40所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用,16所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全县上下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补短板强弱项,实现“首创首成”,成功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长子鼓书《山西面食》《闹红火》摘得中国曲艺牡丹奖,长子县荣获“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五年来,长子县发挥农业大县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后荣获全国十大乡村绿化美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被确定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农业总产值由年的12.29亿元增加到年的20.33亿元,增长65.4%。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长子县围绕形成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产业链,连续十多年出台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3.54万亩,特别是西汉村依托种、养、沼产业,形成了秸秆+养殖+沼气和沼渣(沼液)+绿色有机种植的区域闭合循环模式,在中央电视台《走进乡村看小康》栏目进行直播报道,并在《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大力实施品牌创建,注册省级著名农产品商标22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6个,长子青椒、河岸红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截至目前,全县蔬菜面积达到7.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8万亩、露地蔬菜4.5万亩,畜禽饲养达到万头(只),设施蔬菜面积全市第一。

乡村治理全面推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和农业生产托管试点任务,率先在全省开展了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大力改善乡村环境,建成“四好农村路”公里,完成农村厕所改造5.9万座、清洁取暖改造11.67万户,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94个。在常张乡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工作,不断优化“新农贷”融资平台,目前已为61个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万元。积极开展国家级移风易俗机制创新任务试点县工作,《多元调解带来乡村治理“四降两升”》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坚持精准方略,尽锐出战,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4亿元,出台县级十项扶贫政策,实施八大扶贫工程,现行标准下户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2个重点帮扶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个非重点村派驻了个帮扶单位,帮扶达到全覆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因人因户落实帮扶措施,同时,投资万元实施8个产业项目,开展搬迁脱贫户培训就业,确保帮扶工作稳定持续,脱贫成果不断拓展。

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安全生产大如天。五年来,长子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深化“三零”单位创建,扎实推动安全稳定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健全机制抓安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按照“三管三必管”要求,紧紧压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责任落实倒逼安全工作落实。新组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将蓝天、天龙等社会救援团体纳入应急救援后备力量。建立靠前驻防机制,在石哲镇建成应急救援驻地,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完善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初步构建上下衔接、相互融合的应急安全体系。

严查隐患促生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整改一批安全隐患”实践活动,采取企业自查、部门检查、专家会诊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今年以来,对煤矿、危化品等重点行业开展三轮专家会诊,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完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家次。

严厉打击保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农业农村“三大领域”违法犯罪和突出问题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禁毒攻坚行动,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组建宣传小分队余支,印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10万份。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综治信息平台作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五年来,长子县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明显增强。

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特别在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周四集体学习雷打不动,中心组成员轮流领学讲学,一一作专题交流发言,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工作要求在长子不折不扣传达贯彻。各级党组织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标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四个一”活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功化解农业农村、社保等案件95件,排查整改煤矿、工贸、危化、交通、建筑等的领域隐患条,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建设更加有力

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在全市率先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69名选派干部扎根基层、实践锻炼。推行“三步四循环”工作法,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县乡换届圆满完成。积极启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严格换届程序,严肃换届纪律,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纪律作风建设方面,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聚焦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力度,组织开展“营商环境”和村级党组织专项巡察、供销系统的“机动式”巡察、县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党组常规巡察,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细化出的65项整改内容,已整改到位63项,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有腐必反、有恶必惩,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行稳致远抵浪行,风正扬帆正当时。站在建党周年的新起点上,回首过往奋斗路,开启奋进新征程,长子县广大党员干部将秉承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东风,只争朝夕、主动作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长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长子贡献。(来源:长治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706.html
------分隔线----------------------------